【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具有带平衡定子的电致动器的阀组件
[0001]本公开总体上涉及电致动器中的定子设计和操作,并且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具有电致动器定子的阀组件,该定子被成形为限制由于阀组件中的电枢的运动而位移的流体的高速流动。
技术介绍
[0002]许多不同的泵设计用于传输和加压流体。在例如用于内燃机的燃料系统的背景下,电子控制的高压燃料泵很普遍,并且对燃料(例如柴油燃料)加压以喷射到发动机气缸中。已经表明,高压燃料喷射方式对于减少排放操作是有效的。在一种设计中,高压燃料泵供给所谓的共轨,该共轨提供流体贮存器,其储存一定量的加压燃料以输送至多个燃料喷射器。在其他设计中,燃料泵单独地与燃料喷射器相关联,称为单体泵。
[0003]为了实现对这种泵内的移动部件的高水平控制,使用例如螺线管致动器的电致动器来控制阀定位和流体连接。当施加电流时,螺线管产生磁场,该磁场可以产生具有足够能量的局部力来致动燃料系统硬件内的部件。工程师多年来一直在试验各种不同的电致动器和泵设计。随着压力的不断增加以及对燃料喷射量、燃料喷射速率和其他特性的控制,燃料泵内的电致动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阀组件,包括:与阀座可操作地相关联的阀构件,所述阀构件可沿着中心轴线在第一打开位置和第二关闭位置之间移动,在所述第一打开位置所述阀构件与所述阀座间隔开,在所述第二关闭位置所述阀构件接合所述阀座以密封所述阀组件的开口;电致动器,所述电致动器包括定子和联接到所述阀构件的电枢;所述定子包括环形外定子部分和环形内定子部分,以及在所述外定子部分和内定子部分之间径向地形成的环形通道;第一径向通道在所述外定子部分的外表面和所述环形通道之间延伸穿过所述环形外定子部分;且至少一个第二开口设置在所述定子的与所述第一径向通道相对的一半上的所述环形外定子部分内;所述定子沿着平分所述第一径向通道并垂直于所述中心轴线的线磁性对称;绕组和端子组件,所述绕组和端子组件包括设置在所述环形通道内部并位于所述外定子部分和所述内定子部分之间的导电绕组以及电连接到所述绕组的导电端子,所述绕组和端子组件的一部分延伸穿过所述第一径向通道;以及所述电枢包括电枢板,所述电枢板限定了电枢中心轴线,所述电枢中心轴线与所述中心轴线共线,并且可在静止位置和致动位置之间移动以响应所述电致动器的能态的变化而改变所述阀构件的位置,所述电枢板包括面向所述定子的顶部电枢表面。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阀组件,其中所述至少一个第二开口包括在所述外定子部分的外表面与所述环形通道之间延伸穿过所述环形外定子部分的第二径向通道,所述第二径向通道与所述第一径向通道径向相对。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阀组件,还包括绝缘包覆模制件,其包住所述绕组并且设置在所述环形通道中。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阀组件,其中所述外定子部分包括外定子端面且所述内定子部分包括内定子端面,并且所述外定子端面和所述内定子端面位于共同的平面中。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阀组件,其中所述绕组和端子组件还包括线轴组件,所述绕组缠绕在所述线轴组件上。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阀组件,其中所述至少一个第二开口包括在所述外定子部分的外表面与所述环形通道之间延伸穿过所述环形外定子部分的第二径向通道,所述第二径向通道与所述第一径向通道对齐并位于所述中心轴线的相对侧上。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阀组件,其中所述定子具有上表面和下表面,所述下表面被设置成比所述上表面更靠近所述电枢板,并且所述定子的下表面是径向对称的。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阀组件,其中所述定子具有上表面和下表面,所述下表面被设置成比所述上表面更靠近所述电枢板,所述下表面关于穿过所述第一径向通道并与所述中心轴线相交并垂直于所述中心轴线的二等分线对称。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阀组件,其中所述外定子部分的外表面关于所述二等分线对称。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阀组件,其中所述定子关于所述二等分线对称。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阀组件,还包括嵌件模制体,其围绕所述定子延伸并且进入所述第一径向通道和所述第二径向通道中的每一者中。12.一种阀组件,包括:
与阀座可操作地相关联的阀构件,所述阀构件可沿着中心轴线在第一打开位置和第二关闭位置之间移动,在所述第一打开位置所述阀构件与所述阀座间隔开,在所述第二关闭位置所述阀构件接合所述阀座以密封所述阀组件的开口;电致动器,所述电致动器包括定子和联接到所述阀构件的电枢;所述定子包括环形外定子部分和环形内定子部分,以及在所述外定子部分和内定子部分之间径向地形成...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