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用正极活性物质及其制造方法、以及使用正极活性物质的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
技术介绍
小型化电子设备的主电源或备用电源需要具有高能量密度的二次电池。锂离子二次电池具有高电压和高能量密度,因而非常适于上述用途。其中,特别是关于以LiNiO2等锂镍复合氧化物用作正极活性物质的高能量密度锂离子二次电池的研究开发非常活跃。Solid State Ionics第80卷(1995年)(非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将LiOH·H2O与Ni(NO3)2·6H2O湿式混合后,在空气中烧结得到的锂镍复合氧化物Li1-xNi1+xO2。在Li1-xNi1+xO2中,锂的占有位置上存在过剩量x的镍。而且报告了:x的值越小,放电容量越高。还公开了用Li1-xNi1+xO2作正极活性物质的二次电池,在相对于Li/Li+极为3.0至4.5V之间进行充放电后,初次放电时具有220mAh/g的放电容量。还公开了上述二次电池的充放电容量在仅重复进行10次左右充放电后,下降至200mAh/g。此外,在日本特开平7-105950号公报(专利文献1)中记载:使用LiNiO2时,以往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正极活性物质,用于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其特征在于包括,含镍碱金属复合氧化物,在该复合氧化物的一次粒子的表面上有裂缝。
【技术特征摘要】
JP 2006-11-22 316185/2006;JP 2006-12-6 329798/20061.一种正极活性物质,用于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其特征在于包括,含镍碱金属复合氧化物,在该复合氧化物的一次粒子的表面上有裂缝。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正极活性物质,其特征在于,所述含镍碱金属复合氧化物的组成用下述通式(1)表示:Liw-xNaxNi1-y-zMnyMezO2 (1)式(1)中,0.9≤w≤1.1,0≤x≤0.05,0≤y≤0.34,0≤z≤0.34,Me是选自Co、Fe、Cu、Al、Mg、Ti、Zr、Ce以及Y中的至少一种元素。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正极活性物质,其特征在于,所述一次粒子的平均粒径是1~50μm。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正极活性物质,其特征在于,所述含镍碱金属复合氧化物实质上未形成二次粒子。5.一种正极活性物质的制造方法,该正极活性物质用于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其特征在于包括下述步骤:通过将一次粒子的平均粒径为1~50μm的含镍钠复合氧化物与含有锂的熔融盐混合,从而发生钠和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南野哲郎,
申请(专利权)人: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