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软骨组织工程支架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32431528 阅读:5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2-24 18:4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软骨组织工程支架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它包括如下步骤制备:将生长因子荷载到纳米颗粒上,得到载生长因子的纳米颗粒;然后对其进行表面处理,使其表面具有可反应的活性基团;将带活性反应基团的聚乙二醇水溶液与如下1)和/或2)混合,得到荷载生长因子A和B的水凝胶;1)载生长因子A的纳米颗粒和载生长因子B的纳米颗粒;2)载生长因子A和生长因子B的纳米颗粒;在荷载生长因子A和B的水凝胶上荷载生长因子C,即得到软骨组织工程支架;其中,生长因子A、生长因子B和生长因子C均为促进软骨再生的生长因子,且各不相同。本发明专利技术支架模拟天然软骨组织结构与功能,荷载多种生长因子协同表达作用于软骨修复和再生。因子协同表达作用于软骨修复和再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软骨组织工程支架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软骨组织工程支架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属于组织工程支架制备领域。

技术介绍

[0002]对于软骨组织工程而言,生物可降解的支架起着支持并诱导细胞生长和繁衍、规定再生组织形状和大小,并最终和机体组织结合在一起的作用,与细胞和生长因子一起成为组织工程的三大要素。目前,虽然有许多采用不同材料支架的软骨组织工程研究报道,但是由这些支架获得的软骨组织与先天软骨组织的结构和功能相比仍有差距。因此,要形成与先天软骨具有相似结构和功能的组织工程软骨,就必须要求支架能提供类似先天软骨对细胞所提供的物理和生物化学微环境,使细胞快速生长和繁衍。
[0003]PEG水凝胶具有非免疫原性、优异的亲水性能和良好的生物相容性等优点已被广泛用于生物医用应用,但由于其小尺寸三维网状结构孔隙使细胞难于进入生长,对蛋白存在抗粘附性使细胞难以在其上粘附生长,以及良好的亲水性使其载有的生长因子迅速释放,所以使PEG水凝胶作为组织工程支架并不理想。
[0004]聚乙交酯(PLA)、聚丙交酯(PGA)、聚己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软骨组织工程支架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将生长因子荷载到纳米颗粒上,得到载生长因子的纳米颗粒;所述生长因子包括生长因子A和/或生长因子B;所述载生长因子的纳米颗粒包括载生长因子A的纳米颗粒、载生长因子B的纳米颗粒和/或载生长因子A和生长因子B的纳米颗粒;(2)对所述载生长因子的纳米颗粒进行表面处理,使其表面具有可反应的活性基团;(3)将带活性反应基团的聚乙二醇水溶液与经步骤(2)处理的如下1)和/或2)中所述载生长因子的纳米颗粒混合,得到荷载生长因子A和B的水凝胶;1)所述载生长因子A的纳米颗粒和所述载生长因子B的纳米颗粒;2)所述载生长因子A和生长因子B的纳米颗粒;(4)在所述荷载生长因子A和B的水凝胶上荷载生长因子C,即得到软骨组织工程支架;其中,所述生长因子A、所述生长因子B和所述生长因子C均为促进软骨再生的生长因子,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纳米颗粒为生物可降解纳米颗粒;所述生物可降解纳米颗粒具体为聚内酯;所述聚内酯选自下述任意一种单体形成的均聚物和/或至少两种单体形成的共聚物;所述单体包括乙交酯、L-乳酸和己内酯;所述聚内酯的纳米颗粒的粒径为300~700纳米;所述促进软骨再生的生长因子选自转化生长因子-β1、骨形态蛋白-2、胰岛素样生长因子和碱性成纤维生长因子中的至少一种。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将所述生长因子荷载到所述纳米颗粒上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所述生长因子水溶液与所述聚内酯的二氯甲烷溶液混合形成W/O乳液;然后将W/O乳液加入质量百分浓度为0.25~1%的聚乙烯醇水溶液中,得到粗双乳液;所述粗双乳液在0.15~1.5MPa压力下通过多孔玻璃膜进行挤出精制,得到均一的乳液;所述均一的乳液在水中搅拌后依次经离心、洗涤、冷冻干燥,得到所述载生长因子的纳米颗粒;所述生长因子水溶液的浓度具体为50ng/ml~500μg/ml;所述聚内酯二氯甲烷溶液的浓度具体为0.01~0.03g/ml;所述生长因子水溶液与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沈红吴德成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