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折叠装置和柔性屏移动终端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2429515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2-24 18:36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显示终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折叠装置和柔性屏移动终端。折叠装置包括第一连接板、第二连接板以及导向机构;导向机构包括第一基座、第一滑动轴以及第二滑动轴,第一连接板与第一滑动轴连接,第二连接板与第二滑动轴连接;第一基座的一侧设置有第一导向槽,另一侧设置有第二导向槽,第一滑动轴滑动安装于第一导向槽内,且可绕自身轴线转动,第二滑动轴滑动安装于第二导向槽内,且可绕自身轴线转动;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朝相向转动的情况下,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朝相互靠近的方向滑动;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朝背离转动的情况下,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朝相互远离的方向滑动。折叠装置使得柔性屏不会被撕扯和出现褶皱。和出现褶皱。和出现褶皱。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折叠装置和柔性屏移动终端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显示终端
,具体涉及一种折叠装置和柔性屏移动终端。

技术介绍

[0002]近年来,柔性屏技术取得重大的发展和突破,而柔性屏手机作为移动通信设备的一个新兴的发展方向,越来越受到消费者的青睐,也成为手机厂商角力的重要领域。现有技术通常使用折叠装置辅助柔性屏的折叠,但是在柔性屏的闭合和展开过程中,折叠装置会使得柔性屏出现拉扯和褶皱,不能保证柔性屏工作的可靠性和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折叠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折叠装置会使得柔性屏出现拉扯和褶皱,不能保证柔性屏工作的可靠性和寿命的问题。
[0004]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柔性屏移动终端,具有可靠性高,寿命长的优点。
[0005]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折叠装置,包括第一连接板、第二连接板以及导向机构;其中,
[0006]所述导向机构包括第一基座、第一滑动轴以及第二滑动轴,所述第一连接板与所述第一滑动轴连接,所述第二连接板与所述第二滑动轴连接;
[0007]所述第一基座的一侧设置有第一导向槽,另一侧设置有第二导向槽,所述第一滑动轴滑动安装于所述第一导向槽内,且可绕自身轴线转动,所述第二滑动轴滑动安装于所述第二导向槽内,且可绕自身轴线转动;
[0008]在所述第一连接板和所述第二连接板朝相向转动的情况下,所述第一连接板沿所述第一导向槽滑动,所述第二连接板沿所述第二导向槽滑动,所述第一连接板和所述第二连接板相互靠近,以使所述第一连接板和所述第二连接板相对折叠;
[0009]在所述第一连接板和所述第二连接板朝背离转动的情况下,所述第一连接板沿所述第一导向槽滑动,所述第二连接板沿所述第二导向槽滑动,所述第一连接板和所述第二连接板相互远离,以使所述第一连接板和所述第二连接板展开。
[0010]优选地,所述第一导向槽和所述第二导向槽对称设置在所述第一基座的两端;
[0011]所述第一导向槽为弧形槽,一端靠近所述第一基座的上表面,另一端远离所述第一基座的上表面且位于所述第一基座的内部。
[0012]优选地,所述第一导向槽和所述第二导向槽在所述第一基座中截面上的正投影部分交叠。
[0013]优选地,所述导向机构还包括第一传动件和第二传动件;
[0014]所述第一传动件的一端与所述第一连接板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一滑动轴连接;
[0015]所述第二传动件的一端与所述第二连接板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二滑动轴连接。
[0016]优选地,所述折叠装置还包括第一弹性件和第二弹性件,所述第一弹性件和所述第二弹性件均与所述第一基座连接;所述第一连接板和所述第二连接板展开为展平状态时,
[0017]所述第一弹性件与所述第一滑动轴抵接,为所述第一滑动轴提供第一偏压力,所述第一偏压力使所述第一连接板保持展平状态;
[0018]所述第二弹性件与所述第二滑动轴抵接,为所述第二滑动轴提供第二偏压力,所述第二偏压力使所述第二连接板保持展平状态。
[0019]优选地,所述折叠装置还包括中间壳体和同步机构,所述同步机构用于使所述第一连接板和所述第二连接板同步运动,所述同步机构包括第二基座,所述第一基座和所述第二基座均设于所述中间壳体内。
[0020]优选地,所述导向机构具有两个,两个所述导向机构对称设置在所述中间壳体的两端;
[0021]所述同步机构具有两个,两个所述同步机构对称设置在所述中间壳体中,且两个所述同步机构位于两个所述导向机构之间。
[0022]优选地,所述同步机构还包括第一同步体、第二同步体和齿轮组件,所述第一连接板与所述第一同步体滑动连接,所述第二连接板与所述第二同步体滑动连接;
[0023]所述第一同步体与所述第二基座转动连接,所述第二同步体与所述第二基座转动连接;
[0024]所述第一同步体和第二同步体均与所述齿轮组件连接,所述齿轮组件使所述第一同步体和所述第二同步体同步转动,且转动方向相反。
[0025]优选地,所述第一同步体的转动轴线和所述第二同步体的转动轴线重合,所述转动轴线位于所述第二基座上表面的外侧。
[0026]优选地,所述第一连接板具有平行于所述转动轴线的第一中心线,所述第一中心线在所述第一连接板所在平面的投影与所述转动轴线在所述第一连接板所在平面的投影之间的距离为L1,所述第一滑动轴在所述第一连接板所在平面的投影与所述转动轴线在所述第一连接板所在平面的投影之间的距离为D1,L1与D1的和为第一预设值,且所述第一连接板和所述第二连接板展开过程中,L1减小,D1增大;
[0027]所述第二连接板具有平行于所述转动轴线的第二中心线,所述第二中心线在所述第二连接板所在平面的投影与所述转动轴线在所述第二连接板所在平面的投影之间的距离为L2,所述第二滑动轴在所述第二连接板所在平面的投影与所述转动轴线在所述第二连接板所在平面的投影之间的距离为D2,L2与D2的和为第二预设值,且所述第一连接板和所述第二连接板展开过程中,L2减小,D2增大。
[0028]优选地,所述同步机构还包括第一滑块和第二滑块,所述第一滑块的上表面与所述第一连接板连接,所述第二滑块的上表面与所述第二连接板连接;
[0029]所述第一滑块与所述第一同步体直线滑动连接,所述第二滑块与所述第二同步体直线滑动连接。
[0030]优选地,所述第二基座包括中间基座、第一保持基座和第二保持基座,所述中间基座位于所述第一保持基座和所述第二保持基座之间,所述中间基座、所述第一保持基座和所述第二保持基座均与所述中间壳体固定连接;
[0031]所述第一同步体两端分别与所述中间基座和所述第一保持基座旋转连接,所述第一同步体两端分别设有第一圆弧滑槽和第一圆弧轨道两者之一,所述中间基座与所述第一同步体连接的一端、及所述第一保持基座与所述第一同步体连接的一端设有所述第一圆弧
滑槽和所述第一圆弧轨道两者另一;
[0032]所述第二同步体两端分别与所述中间基座和所述第二保持基座旋转连接,所述第二同步体两端分别设有第二圆弧滑槽和第二圆弧轨道两者之一,所述中间基座与所述第二同步体连接的另一端、及所述第二保持基座与所述第二同步体连接的一端设有所述第二圆弧滑槽和所述第二圆弧轨道两者另一。
[0033]优选地,所述同步机构还包括第一保持组件和第二保持组件;
[0034]所述第一保持组件设于所述第一同步体内,且具有向所述第一同步体外伸出的趋势,所述第二保持组件设于所述第二同步体内,且具有向所述第二同步体外伸出的趋势;
[0035]所述第一保持基座上设有第一保持槽和第二保持槽,所述第二保持基座上设有第三保持槽和第四保持槽;
[0036]所述第一连接板和所述第二连接板相对折叠时,所述第一保持组件伸出所述第一同步体并卡入所述第一保持槽内,所述第二保持组件伸出所述第二同步体并卡入所述第三保持槽内;
[0037]所述第一连接板和所述第二连接板展开时,所述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折叠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连接板(1)、第二连接板(2)以及导向机构(3);其中,所述导向机构(3)包括第一基座(301)、第一滑动轴(3021)以及第二滑动轴(3031),所述第一连接板(1)与所述第一滑动轴(3021)连接,所述第二连接板(2)与所述第二滑动轴(3031)连接;所述第一基座(301)的一侧设置有第一导向槽(3011),另一侧设置有第二导向槽(3012),所述第一滑动轴(3021)滑动安装于所述第一导向槽(3011)内,且可绕自身轴线转动,所述第二滑动轴(3031)滑动安装于所述第二导向槽(3012)内,且可绕自身轴线转动;在所述第一连接板(1)和所述第二连接板(2)朝相向转动的情况下,所述第一连接板(1)沿所述第一导向槽(3011)滑动,所述第二连接板(2)沿所述第二导向槽(3012)滑动,所述第一连接板(1)和所述第二连接板(2)相互靠近,以使所述第一连接板(1)和所述第二连接板(2)相对折叠;在所述第一连接板(1)和所述第二连接板(2)朝背离转动的情况下,所述第一连接板(1)沿所述第一导向槽(3011)滑动,所述第二连接板(2)沿所述第二导向槽(3012)滑动,所述第一连接板(1)和所述第二连接板(2)相互远离,以使所述第一连接板(1)和所述第二连接板(2)展开。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折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向槽(3011)和所述第二导向槽(3012)对称设置在所述第一基座(301)的两端;所述第一导向槽(3011)为弧形槽,一端靠近所述第一基座(301)的上表面,另一端远离所述第一基座(301)的上表面且位于所述第一基座(301)的内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折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向槽(3011)和所述第二导向槽(3012)在所述第一基座(301)中截面上的正投影部分交叠。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折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机构(3)还包括第一传动件(302)和第二传动件(303);所述第一传动件(302)的一端与所述第一连接板(1)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一滑动轴(3021)连接;所述第二传动件(303)的一端与所述第二连接板(2)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二滑动轴(3031)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折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折叠装置还包括第一弹性件和第二弹性件,所述第一弹性件和所述第二弹性件均与所述第一基座(301)连接;所述第一连接板(1)和所述第二连接板(2)展开为展平状态时,所述第一弹性件与所述第一滑动轴(3021)抵接,为所述第一滑动轴(3021)提供第一偏压力,所述第一偏压力使所述第一连接板(1)保持展平状态;所述第二弹性件与所述第二滑动轴(3031)抵接,为所述第二滑动轴(3031)提供第二偏压力,所述第二偏压力使所述第二连接板(2)保持展平状态。6.根据权利要求2-5中任一项所述的折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折叠装置还包括中间壳体(5)和同步机构(4),所述同步机构(4)用于使所述第一连接板(1)和所述第二连接板(2)同步运动,所述同步机构(4)包括第二基座,所述第一基座(301)和所述第二基座均设于所述中间壳体(5)内。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折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机构(3)具有两个,两个所述导向机构(3)对称设置在所述中间壳体(5)的两端;所述同步机构(4)具有两个,两个所述同步机构(4)对称设置在所述中间壳体(5)中,且两个所述同步机构(4)位于两个所述导向机构(3)之间。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折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同步机构(4)还包括第一同步体(404)、第二同步体(405)和齿轮组件,所述第一连接板(1)与所述第一同步体(404)滑动连接,所述第二连接板(2)与所述第二同步体(405)滑动连接;所述第一同步体(404)与所述第二基座转动连接,所述第二同步体(405)与所述第二基座转动连接;所述第一同步体(404)和第二同步体(405)均与所述齿轮组件连接,所述齿轮组件使所述第一同步体(404)和所述第二同步体(405)同步转动,且转动方向相反。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折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同步体(404)的转动轴线(0)和所述第二同步体(405)的转动轴线(0)重合,所述转动轴线(0)位于所述第二基座上表面的外侧。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折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板(1)具有平行于所述转动轴线(0)的第一中心线,所述第一中心线在所述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建锋汤海舰周虎
申请(专利权)人:汕尾比亚迪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