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池箱及其电池模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429140 阅读:5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2-24 18:3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电池箱及其电池模组,电池模组包括电芯,沿前后方向堆叠;端板,布置在电芯组的前后两端;加热膜布置在电芯组的左侧面、右侧面中的至少一个上,用于加热电芯;加热膜上设置有薄弱部分,薄弱部分上设有贯穿加热膜两侧的孔或缝;或者薄弱部分上设有减薄膜厚的减薄凹陷;薄弱部分沿垂直于电芯的排列方向延伸,且与两相邻电芯的堆叠位置相对。加热膜上的薄弱部分更容易变形,从而在加热膜受到外力时会使加热膜中位于薄弱部分两侧的部分相互远离,通过薄弱部分的拉长变形来减弱交变膨胀力对加热膜的影响,使加热膜在受到外力作用时更容易变形,在不更换加热膜材料的前提下能够提高加热膜的变形能力,降低生产成本。降低生产成本。降低生产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池箱及其电池模组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电池箱及其电池模组。

技术介绍

[0002]现有的新能源汽车是以随车安装的电池箱为能源,电池箱中的电芯放电以驱动新能源汽车的电动机运转。而现有的电池箱在使用时会受到环境温度的影响,以锂离子电池为例,低温下,电池放电能力极差,即使满电情况,车辆的驱动能力也会大打折扣;另外,低温充电十分影响动力电池的使用寿命,因为在低温下,电池内部带电离子的传导能力差,电荷在负极材料结构内部的转移和嵌入能力也差。如果低温正常电流充电,大量锂离子堆积到负极表面无法嵌入,电子沉积在电极表面会形成锂单质堆积;而锂金属又非常容易发生晶体不均匀生长的现象,枝晶生长到足够规模,就可能刺穿隔膜,造成正负极之间直接连通而在电芯中形成内短路。
[0003]为解决电池箱受外界环境温度干扰而影响运行的问题,技术人员提出了在电池箱内的电池模组中增加能够向电芯提供热量的加热膜。加热膜通过胶粘的方式固定在电芯的侧面上,通电时自身发热能够将热量传递至电芯,以提高电芯的工作温度。但是在电芯自身充放电时,会发生对应的热膨胀,粘接在模组上的加热膜会受到模组膨胀力带来的交变拉扯,以至于加热膜在受到交变拉扯时会被拉长,当交变拉扯力大于加热膜的承受极限时,加热膜会被拉断,产生安全隐患。现阶段,为解决加热膜在交变拉扯力作用下易损坏的问题,技术人员会使用强度高、弹性形变能力强度的材料来制作加热膜,但是这种方式会提高电池箱及电池模组生产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池模组,以解决现有电池模组中采用高强度的加热膜来保证其弹性形变能力而导致生产成本高的问题;本专利技术另外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使用该电池模组的电池箱,具有生产成本低的优点。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中的电池模组采用如下技术方案:电池模组,包括:电芯,设置多个,多个电芯沿前后方向堆叠形成电芯组;端板,布置在电芯组的前后两端;加热膜,布置在电芯组的左侧面、右侧面中的至少一个上,用于加热电芯;加热膜上设置有上下延伸的薄弱部分,所述薄弱部分上设有贯穿加热膜两侧的孔或缝;或者薄弱部分上设有减薄膜厚的减薄凹陷;所述薄弱部分沿垂直于电芯的排列方向延伸,且与两相邻电芯的堆叠位置相对。
[0006]其有益效果在于:电芯在充放电时,相邻的两电芯会沿着相互远离方向膨胀,因为电芯的侧面与加热膜相对固定,当交变膨胀力传递至薄弱部分处时,因为孔或缝在加热膜上形成的开口能够变大、减薄凹陷使膜厚变薄而更容易变形,从而在加热膜受到外力时会
使加热膜中位于薄弱部分两侧的部分相互远离,通过薄弱部分的拉长变形来减弱交变膨胀力对加热膜的影响,使加热膜在受到外力作用时更容易变形,在不更换加热膜材料的前提下能够提高加热膜的变形能力,降低生产成本。
[0007]进一步的,有至少一对在电芯排列方向上相邻的薄弱部分满足:一个薄弱部分上的孔或缝或减薄凹陷靠上设置,另一个薄弱部分上的孔或缝或减薄凹陷靠下设置。
[0008]其有益效果在于:相邻的薄弱部分满足一个薄弱部分上的孔或缝或减薄凹陷靠上设置,另一个薄弱部分上的孔或缝或减薄凹陷靠下设置,当加热膜受到交变膨胀力的影响时,加热膜靠上的部位变形量与加热膜靠下的部位的变形量相对均衡,避免出现加热膜被拉伸呈梯形或倒梯形等形状,以及在加热膜中出现应力集中而使加热膜意外断裂,提高加热膜抵抗交变膨胀力的强度。
[0009]进一步的,在电芯排列方向上相邻的两薄弱部分均满足:一个薄弱部分上的孔或缝或减薄凹陷靠上设置,另一个薄弱部分上的孔或缝或减薄凹陷靠下设置。
[0010]其有益效果在于:相邻的薄弱部分满足一个薄弱部分上的孔或缝或减薄凹陷靠上设置,另一个薄弱部分上的孔或缝或减薄凹陷靠下设置,当加热膜受到交变膨胀力的影响时,加热膜靠上的部位变形量与加热膜靠下的部位的变形量相对均衡,避免出现加热膜被拉伸呈梯形或倒梯形等形状,以及在加热膜中出现应力集中而使加热膜意外断裂,提高加热膜抵抗交变膨胀力的强度。
[0011]进一步的,电芯组的左侧面和右侧面均设置有加热膜,左侧的加热膜和右侧的加热膜上与同一对相邻电芯堆叠位置相对的两个薄弱部分中,一个上的孔或缝或减薄凹陷靠上设置,另一个上的孔或缝或减薄凹陷靠下设置。
[0012]其有益效果在于:这样布置能够使电芯左侧的加热膜与电芯右侧的加热膜被交变膨胀力拉开变形的位置在上下方向上错开,避免出现电芯在上下方向上一端紧绷,另一端放松的情况,使加热膜能够承受更高的交变膨胀力。
[0013]进一步的,加热膜与电芯粘接固定。
[0014]其有益效果在于:加热膜与电芯粘接固定,无需其他辅助连接的结构件,能够降低生产成本,同时通过粘接实现两者固定,操作效率高,省时省力。
[0015]进一步的,加热膜上的薄弱部分与相邻电芯堆叠位置之间存在间隔,薄弱部分上的孔或者缝与所述间隔相通。
[0016]其有益效果在于:加热膜上的薄弱部分与相邻电芯堆叠位置之间存在间隔,此处无需另外专门注入粘接剂,可以采用机械涂胶的方式来完成加热膜与电芯的粘接固定,进而提高装配效率。
[0017]进一步的,相邻的电芯之间粘接固定。
[0018]其有益效果在于:电芯之间粘接固定,无需其他辅助连接的结构件,能够降低生产成本,同时通过粘接实现电芯固定,操作效率高,省时省力。
[0019]进一步的,薄弱部分中的缝或孔在垂直于电芯排列方向上的至少一个端部具有圆弧边缘,以防止加热膜在该端部撕裂。
[0020]其有益效果在于:在孔或缝中设置圆弧过渡的圆弧边缘,在加热膜被拉拽变形时,卸圆弧过渡段没有尖锐边角,能够有效防止加热膜在孔或缝对应位置处撕裂,提高加热膜抵抗交变膨胀力的能力。
[0021]进一步的,加热膜与电芯组粘接固定,加热膜前后两端中至少一端为可动端,加热膜的前后两端分别通过连接件连接在两端的端板上,连接件具有限制加热膜端部向远离电芯组方向移动的挡止结构,与可动端连接的端板为可动端连接端板;可动端和/或可动端连接端板上设有与连接件在前后方向上滑动配合的长孔或者长槽,以使可动端与可动端连接端板能够沿前后方向上相对移动。
[0022]有益效果:加热膜的前后两端分别通过连接件连接在两端的端板上,连接件上的挡止结构能够防止可动端翘曲,提高加热膜的固定效果,挡止结构能够与可动端挡止配合,使加热膜端部不翘曲,同时可动端或者挡板上的长孔使可动端与端板能够相对移动,便于安装且能够适应电芯膨胀时可动端连接端板的移动。
[0023]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中的电池箱采用如下技术方案:电池箱,包括:箱体;电池模组,安装在箱体内,电池模组包括:电芯,设置多个,多个电芯沿前后方向堆叠形成电芯组;端板,布置在电芯组的前后两端;加热膜,布置在电芯组的左侧面、右侧面中的至少一个上,用于加热电芯;加热膜上设置有上下延伸的薄弱部分,所述薄弱部分上设有贯穿加热膜两侧的孔或缝;或者薄弱部分上设有减薄膜厚的减薄凹陷;所述薄弱部分沿垂直于电芯的排列方向延伸,且与两相邻电芯的堆叠位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电池模组,包括:电芯,设置多个,多个电芯沿前后方向堆叠形成电芯组;端板,布置在电芯组的前后两端;加热膜,布置在电芯组的左侧面、右侧面中的至少一个上,用于加热电芯;其特征在于,加热膜上设置有上下延伸的薄弱部分,所述薄弱部分上设有贯穿加热膜两侧的孔或缝;或者薄弱部分上设有减薄膜厚的减薄凹陷;所述薄弱部分沿垂直于电芯的排列方向延伸,且与两相邻电芯的堆叠位置相对。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模组,其特征在于,有至少一对在电芯排列方向上相邻的薄弱部分满足:一个薄弱部分上的孔或缝或减薄凹陷靠上设置,另一个薄弱部分上的孔或缝或减薄凹陷靠下设置。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模组,其特征在于,在电芯排列方向上相邻的两薄弱部分均满足:一个薄弱部分上的孔或缝或减薄凹陷靠上设置,另一个薄弱部分上的孔或缝或减薄凹陷靠下设置。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模组,其特征在于,电芯组的左侧面和右侧面均设置有加热膜,左侧的加热膜和右侧的加热膜上与同一对相邻电芯堆叠位置相对的两个薄弱部分中,一个上的孔或缝或减薄凹陷靠上设置,另一个上的孔或缝或减薄凹陷靠下设置。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俊刘汉祥吴云川侯守林曹海月付卫东
申请(专利权)人:郑州深澜动力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