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拉挂面的加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2428700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2-24 18:33
一种手拉挂面的加工方法,包括:和面;一次饧面;渐缩压延;二次饧面;一次拉条和三次饧面;二次拉条和四次饧面;一次拉面和五次饧面;二次拉面;晾面;切断。本发明专利技术的优点是:用渐缩压延的方式取代了传统制面的压面切割工序,不仅提高手拉挂面的加工效率、降低劳动强度、可实现工厂的批量连续自动化生产,并且避免了对已经形成的面筋网络的破坏,提升手拉挂面的口感。感。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手拉挂面的加工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手拉挂面的加工方法,属于食品加工


技术介绍

[0002]手拉挂面是一种传统的中国面食,是以小麦粉添加盐、水混合,经挤压、饧面、拉面、悬挂干燥后切制成一定长度的干面条。手拉挂面爽滑劲道、美味可口,耐煮耐泡,便于储存、保质期长,是深受大家喜爱的方便主食。传统的手拉挂面的加工步骤一般包括和面、一次饧面、压面、割条、二次饧面、拉条、三次饧面、二次拉条、上杆、四次饧面、一次拉长、五次饧面、二次拉长、下杆、裁切包装,这样一整套步骤做下来耗时较长,其中在压面、割条过程中劳动强度大、操作复杂,难以实现工厂批量连续自动化生产,且割条时面团的切割面大,破坏已经形成的面筋网络,影响手拉挂面的口感。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手拉挂面的加工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
[0004]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手拉挂面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和面:将小麦粉、饮用水、食用盐按1:(0.46-0.5):(0.04-0.06)的重量比例称取后,将饮用水和食用盐充分搅拌融合后和小麦粉一起加入和面机中,在室温为22℃至30℃的条件下混合搅拌15-30分钟;(2)一次饧面:将步骤(1)和好的面团置于密闭容器内,保持温度22℃-30℃,静置0.5-1.5小时;(3)渐缩压延:将步骤(2)饧好的面团逐渐压薄、压窄至截面边长为4-6厘米的A长条;(4)二次饧面:在该A长条表面涂抹植物油后盘圈放入面盆中,静置0.5-1.5小时;(5)一次拉条和三次饧面:将饧发好的A长条进行揉搓拉伸至直径为16-22毫米的B长条;然后进行三次饧面:将B长条盘圈放入盆中,静置1小时;(6)二次拉条和四次饧面:将饧好的B长条进行揉搓拉伸至直径为6-10毫米的C长条,然后缠绕到两根平行且间隔放置的面杆上,两面杆之间距离为150-200厘米;进行四次饧面:将缠绕有C长条的面杆置于22℃-30℃的空间内静置1小时;(7)一次拉面和五次饧面:将缠绕有饧发好C长条的一根面杆固定,拉伸另一根面杆,采用断续拉伸的方式,每次将C长条拉长150-220厘米,每次拉伸的间隔时间为1-2秒,断续拉面力度不宜过快以避免拉断;拉伸完成的两面杆距离为500-800厘米,形成A面条;进行五次饧面:将缠绕有A面条的面杆置于22℃-30℃的空间内静置1小时;(8)二次拉面:将缠绕有饧好的A面条的一根面杆固定,拉伸另一根面杆, 用力均匀连续拉面,将面条拉至所需直径的B面条后固定两面杆;(9)晾面:将B面条晾干至含水率为12%-15%,晾干方法包括自然干燥或采用晾干设备;(10)切断:将晾干的B面条用切面机切割至所需长度。
[0005]所述的步骤(3)中,将饧好的面团分别经多组上下压辊、左右压辊逐渐压薄、压窄。
[0006]所述的步骤(9)中的晾干设备包括风扇和除湿器,风扇可以增加空气的流通,除湿器可以快速除去湿气,使得面条的晾晒更加迅速。
[0007]本专利技术的优点是:用渐缩压延的方式取代了传统制面的压面切割工序,不仅提高手拉挂面的加工效率、降低劳动强度、可实现工厂的批量连续自动化生产,并且避免了对已经形成的面筋网络的破坏,提升手拉挂面的口感。
附图说明
[0008]图1是本专利技术在加工过程中的面团被渐缩压延过程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09]本专利技术一种手拉挂面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和面:将小麦粉、饮用水、食用盐按1:(0.46-0.5):(0.04-0.06)的重量比例称取后,将饮用水和食用盐充分搅拌融合后和小麦粉一起加入和面机中,在室温为22℃至30℃的条件下混合搅拌15-30分钟。
[0010](2)一次饧面:在和面的过程中,面粉与水充分混合,蛋白质吸水膨胀形成面筋,由于揉搓的外力作用,面筋中的蛋白质大分子处于一种纠缠状态,分子中存在有较大的内应力,因此需要通过饧面实现消除内应力和蛋白质分子空间的结构重构,即:将步骤(1)和好的面团置于密闭容器内,保持温度22℃至30℃,静置1小时,面粉中的蛋白质大分子充分实现结构重构。
[0011](3)渐缩压延:将步骤(2)饧好的面团M分别经多组上下压辊1、左右压辊2进行逐渐压薄、压窄至截面边长为4-6厘米的A长条3(如图1所示)。
[0012](4)二次饧面:在该A长条表面涂抹植物油后盘圈放入面盆中,静置0.5-1.5小时。盘盆过程中涂抹植物油实现A长条之间不相互黏连。二次饧面使A长条中的面筋网络充分形成。
[0013](5)一次拉条和三次饧面:将饧发好的A长条进行揉搓拉伸至直径为16-22毫米的B长条;然后进行三次饧面:将B长条盘圈放入盆中,静置1小时。三次饧面使面条拉伸过程中被损坏的面筋网络再次形成。
[0014](6)二次拉条和四次饧面:将饧好的B长条进行揉搓拉伸至直径为6-10毫米的C长条,然后缠绕到两根平行且间隔放置的面杆上,两面杆之间距离为150-200厘米;进行四次饧面:将缠绕有C长条的面杆置于22℃-30℃的空间内静置1小时。四次饧面使得面条中的孔隙更多且更加的均匀,制作的面条更有筋道。
[0015](7)一次拉面和五次饧面:将缠绕有饧发好C长条的一根面杆固定,拉伸另一根面杆,采用断续拉伸的方式,每次将C长条拉长150-220厘米,断续拉面力度不宜过大,拉伸完成的两面杆距离为500-800厘米,形成A面条;进行五次饧面:将缠绕有A面条的面杆置于22℃-30℃的空间内静置1小时。
[0016](8)二次拉面:将缠绕有饧好的A面条的一根面杆固定,拉伸另一根面杆, 用力均匀连续拉面,将面条拉至所需直径的B面条后固定两面杆。
[0017](9)晾面:将B面条晾干至含水率为12%-15%,晾干方法包括自然干燥或采用晾干
设备,如风扇和除湿器进行除湿,风扇可以增加空气的流通,除湿器可以快速除去湿气,使得面条的晾晒更加迅速。
[0018](10)切断:将晾干的B面条用切面机切割至所需长度。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手拉挂面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和面:将小麦粉、饮用水、食用盐按1:(0.46-0.5):(0.04-0.06)的重量比例称取后,将饮用水和食用盐充分搅拌融合后和小麦粉一起加入和面机中,在室温为22℃至30℃的条件下混合搅拌15-30分钟;(2)一次饧面:将步骤(1)和好的面团置于密闭容器内,保持温度22℃-30℃,静置0.5-1.5小时;(3)渐缩压延:将步骤(2)饧好的面团逐渐压薄、压窄至截面边长为4-6厘米的A长条;(4)二次饧面:在该A长条表面涂抹植物油后盘圈放入面盆中,静置0.5-1.5小时;(5)一次拉条和三次饧面:将饧发好的A长条进行揉搓拉伸至直径为16-22毫米的B长条;然后进行三次饧面:将B长条盘圈放入盆中,静置1小时;(6)二次拉条和四次饧面:将饧好的B长条进行揉搓拉伸至直径为6-10毫米的C长条,然后缠绕到两根平行且间隔放置的面杆上,两面杆之间距离为150-200厘米;进行四次饧面:将缠绕有C长条的面杆置于22℃-30℃的空间内静置1小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柳先知孙高康王伟纪德林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海科佳智能装备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