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回收污水余热的供暖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2426227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2-24 13:3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回收污水余热的供暖系统,包括:污水罐通过污水管路与高温污水源连接;至少一个换热器,换热器的污水进水端和供暖进水端分别连接污水处理装置和供暖回水管路,换热器的供暖出水端和污水出水端分别连接供暖装置和污水处理器;至少一个第一检测装置,用于检测输入至供暖装置的供暖水的温度和压力;控制装置用于调节污水管路和供暖回水管路中的液体压力和液体流量;控制器连接第一检测装置和控制装置,预设有第一温度标准值和第一压力标准值。有益效果在于,本系统能够根据测得的温度和压力调节控制装置,对供暖水的温度和压力自动调节,使得输入至供暖装置的水温和水压都能满足对应的供暖标准。和水压都能满足对应的供暖标准。和水压都能满足对应的供暖标准。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回收污水余热的供暖系统


[0001]本技术属于供暖
,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回收污水余热的供暖系统。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经济的发展,为了实现可持续性发展,提高国民的生活水平,我们必须节约资源,能源循环发展;工业生产中的污水均会经过一系列的处理过程才能达到排放标准,实现污水的循环使用,降低能源的消耗。而对于高温污水,进入污水处理系统之前需要降低温度,其所携带的热量,需要另一种介质将其交换出来。若对此部分热量没有回收利用,将是能源的一种不小的浪费。
[0003]因此,如何能够更加有效的对污水余热进行利用,成为目前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不足,通过在供暖回水管路上设置对应的温度传感器和压力传感器,并利用控制器接收温度传感器传来的温度信号,根据温度信号对设置在污水管路上的电控阀门的开度进行控制,以及根据压力信号对设置在供暖回水管路上的水泵的功率进行调节,这样使得输入至供暖装置的供暖水的水温和水压都能满足对应的供暖标准,进而避免供暖出现忽冷忽热的情况。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6]一种回收污水余热的供暖系统,包括:
[0007]污水罐,所述污水罐通过污水管路与高温污水源连接;
[0008]至少一个换热器,所述换热器包括相互连通的供暖进水端和供暖出水端,以及相互连通的污水进水端和污水出水端,所述污水进水端和所述供暖进水端分别连接所述污水罐和供暖回水管路,所述供暖出水端和污水出水端分别连接供暖装置和污水处理器;
[0009]至少一个第一检测装置,每个所述第一检测装置设置在所述供暖装置和每个所述换热器之间的所述供暖回水管路上,用于检测输入至所述供暖装置的供暖水的温度和压力;
[0010]控制装置,所述控制装置设置在所述污水管路和所述供暖回水管路上,用于调节所述污水管路和所述供暖回水管路中的液体压力和液体流量;
[0011]控制器,所述控制器连接所述第一检测装置和所述控制装置,所述控制器内预设有第一温度标准值和第一压力标准值,所述控制器能够根据所述第一检测装置测得的温度和压力调节所述控制装置,并通过所述控制装置将所述供暖水的温度和压力自动调节至所述第一温度标准值和所述第一压力标准值。
[0012]优选的,还包括集热管,所述集热管设置在所述污水管路中,所述集热管与储水仓的一端连通,所述储水仓的另一端与所述供暖回水管路连通。
[0013]优选的,所述集热管设置在所述污水管路中的中上部,所述集热管在所述污水管路内呈蛇形布置。
[0014]优选的,所述第一检测装置包括:
[0015]第一温度传感器,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用于检测所述供暖水的温度生成第一温度信号;
[0016]第一压力传感器,所述第一压力传感器用于检测所述供暖水的压力生成第一压力信号。
[0017]优选的,所述控制装置包括:
[0018]电控阀门,所述电控阀门设置在所述污水管路上靠近所述高温污水源的一侧;
[0019]第一水泵,所述第一水泵设置在所述供暖回水管路上位于所述供暖进水端的外侧,所述第一水泵的两端均设有第一阀门;
[0020]所述控制器根据所述第一温度信号控制所述电控阀门以及根据所述第一压力信号控制所述第一水泵。
[0021]优选的,所述控制装置还包括第二水泵,所述第二水泵设置在所述污水罐和所述污水进水端之间的所述污水管路上,两端均设有第二阀门,所述第二水泵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
[0022]优选的,所述控制装置还包括至少一个第三阀门,每个所述第三阀门设置在所述污水出水端和所述污水处理器之间的所述污水管路上。
[0023]优选的,在所述污水出水端和所述污水处理器连通的管路上设有第二检测装置,所述第二检测装置包括有第二温度传感器和第二压力传感器,所述第二温度传感器和所述第二压力传感器分别用于检测第二温度信号和第二压力信号并输出;
[0024]所述第二检测装置连接所述控制器,所述控制器根据所述第二温度信息控制所述第三阀门。
[0025]优选的,在所述污水罐和所述电控阀门之间的所述污水管路上设有第三检测装置,所述第三检测装置包括有第三温度传感器和第三压力传感器,所述第三温度传感器和所述第三压力传感器分别用于检测第三温度信号和第三压力信号并输出;
[0026]所述第三检测装置连接所述控制器,所述控制器根据所述第三压力信号控制所述电控阀门。
[0027]优选的,在所述供暖回水管路上设有第四检测装置,所述第一水泵设置在所述第四检测装置和供暖进水端之间,所述第四检测装置包括有第四温度传感器和第四压力传感器,所述第四温度传感器和所述第四压力传感器分别用于检测第四温度信号和第四压力信号并输出;
[0028]所述第四检测装置连接所述控制器,所述控制器根据所述第四温度信号控制所述电控阀门以及根据所述第四压力信号控制所述第一水泵。
[0029]本技术的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在于:
[0030]通过在供暖回水管路上设置对应的温度传感器和压力传感器,并利用控制器接收温度传感器传来的温度信号,根据温度信号对设置在污水管路上的电控阀门的开度进行控制,以及根据压力信号对设置在供暖回水管路上的水泵的功率进行调节,这样使得输入至供暖装置的供暖水的水温和水压都能满足对应的供暖标准,进而避免供暖出现忽冷忽热的情况。
附图说明
[0031]通过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示例性实施方式进行更详细的描述,本技术的上述以及其它目的、特征和优势将变得更加明显,其中,在本技术示例性实施方式中,相同的参考标号通常代表相同部件。
[0032]图1示出了本技术一个实施例的回收污水余热的供暖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0033]图2示出了本技术另一个实施例的回收污水余热的供暖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0034]附图标记说明:1、污水管路;2、电控阀门;3、污水罐;4、换热器;4

1、供暖进水端;4

2、供暖出水端;4

3、污水进水端;4

4、污水出水端;5、第一水泵;6、污水处理器;7、第一温度传感器;8、第一压力传感器;9、控制器;10、第一阀门;11、第二水泵;12、第二阀门;13、第二温度传感器;14、第二压力传感器;15、第三阀门;16、第三温度传感器;17、第三压力传感器;18、第四温度传感器;19、第四压力传感器;20、供暖回水管路;21、供暖装置。
[0035]图中虚线表示有线或无线电连接。
具体实施方式
[0036]下面将更详细地描述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虽然以下描述了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然而应该理解,可以以各种形式实现本技术而不应被这里阐述的实施方式所限制。相反,提供这些实施方式是为了使本技术更加透彻和完整,并且能够将本技术的范围完整地传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回收污水余热的供暖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污水罐,所述污水罐通过污水管路与高温污水源连接;至少一个换热器,所述换热器包括相互连通的供暖进水端和供暖出水端,以及相互连通的污水进水端和污水出水端,所述污水进水端和所述供暖进水端分别连接所述污水罐和供暖回水管路,所述供暖出水端和污水出水端分别连接供暖装置和污水处理器;至少一个第一检测装置,每个所述第一检测装置设置在所述供暖装置和每个所述换热器之间的所述供暖回水管路上,用于检测输入至所述供暖装置的供暖水的温度和压力;控制装置,所述控制装置设置在所述污水管路和所述供暖回水管路上,用于调节所述污水管路和所述供暖回水管路中的液体压力和液体流量;控制器,所述控制器连接所述第一检测装置和所述控制装置,所述控制器内预设有第一温度标准值和第一压力标准值,所述控制器能够根据所述第一检测装置测得的温度和压力调节所述控制装置,并通过所述控制装置将所述供暖水的温度和压力自动调节至所述第一温度标准值和所述第一压力标准值。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供暖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集热管,所述集热管设置在所述污水管路中,所述集热管与储水仓的一端连通,所述储水仓的另一端与所述供暖回水管路连通。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供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集热管设置在所述污水管路中的中上部,所述集热管在所述污水管路内呈蛇形布置。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供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检测装置包括:第一温度传感器,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用于检测所述供暖水的温度生成第一温度信号;第一压力传感器,所述第一压力传感器用于检测所述供暖水的压力生成第一压力信号。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供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装置包括:电控阀门,所述电控阀门设置在所述污水管路上靠近所述高温污水源的一侧;第一水泵,所述第一水泵设置在所述供暖回水管路上位于所述供暖进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峰王登峰李成嵩李朗马召清徐修斯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