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雾化芯结构、雾化器以及电子雾化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2425437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2-24 13:38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雾化芯结构、雾化器以及电子雾化装置,雾化芯结构包括:发热组件,发热组件包括导电发热体以及贴合导电发热体外侧面设置的导液件;过油支架,过油支架内设有用于容纳发热组件的雾化腔;过油支架上设有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第一电极针,第一电极针的一端与导电发热体的一端均插入第一凹槽中,且第一凹槽中的第一电极针与导电发热体紧挨;第二电极针,第二电极针的一端与导电发热体的另一端均插入第二凹槽中,且第二凹槽中的第二电极针与导电发热体紧挨。本申请解决了现有雾化装置中的发热丝会发生移动而不能与内包棉完全贴合,既影响发热丝的使用寿命,又影响雾化效果的问题。果的问题。果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雾化芯结构、雾化器以及电子雾化装置


[0001]本申请涉及雾化
,特别涉及一种雾化芯结构、雾化器以及电子雾化装置。

技术介绍

[0002]传统的雾化装置在组装雾化芯时,雾化芯中的发热丝是没有固定住的,因此在电极插入雾化装置中与发热丝两端接触连接的过程,发热丝会发生移动导致一部分发热丝未与内包棉贴合,这样发热丝在发热时未与内包棉贴合的发热丝就会干烧,影响发热丝的使用寿命,而且内包棉各处吸附的烟油不能被完全加热,雾化效果不好。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雾化芯结构、雾化器以及电子雾化装置,解决了现有雾化装置中的发热丝会发生移动而不能与内包棉完全贴合,既影响发热丝的使用寿命,又影响雾化效果的问题。
[0004]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一种雾化芯结构,包括:
[0005]发热组件,所述发热组件包括导电发热体以及贴合所述导电发热体外侧面设置的导液件;
[0006]过油支架,所述过油支架内设有用于容纳所述发热组件的雾化腔;
[0007]所述过油支架上设有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
[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雾化芯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发热组件(10),所述发热组件(10)包括导电发热体(11)以及贴合所述导电发热体(11)外侧面设置的导液件(12);过油支架(20),所述过油支架(20)内设有用于容纳所述发热组件(10)的雾化腔(21);所述过油支架(20)上设有第一凹槽(22)和第二凹槽(23);第一电极针(31),所述第一电极针(31)的一端与所述导电发热体(11)的一端均插入所述第一凹槽(22)中,且所述第一凹槽(22)中的所述第一电极针(31)与所述导电发热体(11)紧挨;第二电极针(32),所述第二电极针(32)的一端与所述导电发热体(11)的另一端均插入所述第二凹槽(23)中,且所述第二凹槽(23)中的所述第二电极针(32)与所述导电发热体(11)紧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雾化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极针(31)的一端与所述导电发热体(11)的一端紧挨形成第一连接体,所述第一连接体与所述第一凹槽(22)过盈配合;所述第二电极针(32)的一端与所述导电发热体(11)的另一端紧挨形成第二连接体,所述第二连接体与所述第二凹槽(23)过盈配合。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雾化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发热体(11)为金属发热丝。4.一种雾化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40);外壳(50),所述外壳(50)设于所述底座(40)上,所述外壳(50)具有出雾通道(51);如权利要求1

3任一项所述的雾化芯结构,所述雾化芯结构设于所述外壳(50)内,且所述雾化腔(21)与所述出雾通道(51)连通;所述过油支架(20)与所述外壳(50)之间形成储液腔(52),所述过油支架(20)具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家太周胜文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赛尔美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