锂离子电容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42404 阅读:28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锂离子电容器,其能量密度、输出密度高且安全性好。该锂离子电容器具有:正极(1),其由可以可逆地掺杂锂离子和/或阴离子的物质构成;以及负极(2),其由可以可逆地掺杂锂离子的物质构成,并且具有含有锂盐作为电解质的非极性有机溶剂电解液,其特征在于,所述正极(1)和负极(2)隔着隔板层叠或卷绕,正极(1)的面积小于负极(2)的面积,且在层叠或卷绕状态下,正极面包含在负极面内。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能量密度、输出密度高的高容量锂离子电容器。技术背景近年来,提出了负极使用石墨等碳材料,正极使用LiCo02等含 有锂的金属化合物的电池。该电池是在电池组装后,通过充电从正极 的含有锂的金属化合物向负极供给锂离子,进而放电中锂离子从负极 回到正极的所谓摇椅型电池,由于负极不使用金属锂而仅锂离子参与 充放电,因此被称为锂离子二次电池,以与使用金属锂的锂电池相区 另U。这种电池,其优点是具有高电压、高容量、良好的安全性能。此外,由于环境问题日益突出,开发太阳能发电和风力发电的 清洁能源的储存系统,以及用于代替燃油汽车的电动车辆用或者混合 动力车辆用的电源成为了热点。另外,最近的电动车窗及IT相关设备等车载装置及设备要求髙性能化、高功能化,从能量密度、输出密 度方面来说需要新的电源。作为与这样的高能量密度、高输出性能的应用对应的蓄电装置, 近年来,将锂离子二次电池和电气双层电容器的蓄电原理组合而成 的、被称为混合型电容器的蓄电装置正受到关注。作为其中之一,提 出了负极使用碳材料的有机电解质电容器,其在可以吸附、释放锂离 子的碳材料中,预先用化学的方法或电化学的方法使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锂离子电容器,其具有:正极,其由可以可逆地掺杂锂离子和/或阴离子的物质构成;以及负极,其由可以可逆地掺杂锂离子的物质构成,并且,具有含有锂盐作为电解质的非质子性有机溶剂液,其特征在于,所述正极和负极隔着隔板层叠或卷绕,正极的面积小于负极的面积,并且在层叠或卷绕的状态下,正极面实质上包含在负极面内。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田崎信一永井满田口博基松井恒平高畠里咲小岛健治安东信雄羽藤之规波户崎修
申请(专利权)人:富士重工业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