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精确测量灌注桩沉渣厚度的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2423282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2-24 13:3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精确测量灌注桩沉渣厚度的装置,运动轴垂直固定在底板上,运动轴的顶端固定了防脱落板,运动轴的中部活动连接压重板,压重板可以沿着运动轴上下运动,压重板的两端固定绳子。构造环套在防脱落板(1)与压重板(6)之间的运动轴(7)上,具有一定的高度和厚度;放射小板的一端固定在压重板(6)上,另一端活动连接在构造环上,可以沿着构造环上下滑动,连接环用来连接放射小板,给放射小板提供环向刚度。该装置触及沉渣顶后,在压重板的作用下,放射小板和压重板一起向下运动,直至吊绳绷紧。将该装置吊出钻孔,读取放射小板下移的长度即为沉渣厚度。该装置简单、易操作,可以精确测量沉渣厚度。可以精确测量沉渣厚度。可以精确测量沉渣厚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精确测量灌注桩沉渣厚度的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精确测量灌注桩沉渣厚度的装置,属于建筑工程


技术介绍

[0002]在建筑工程领域,常常会涉及钻孔灌注桩。灌注桩孔底沉渣指钻孔和清空过程中沉淀或塌孔留下的,未被循环泥浆带走的沉淀物,一般是较粗颗粒,沉渣厚度即沉渣的层高。钻孔灌注桩的沉渣厚度,规范有明确要求,一般应不超过50~200mm。但沉渣厚度不易精确测量。现在常用的欧美大地沉渣厚度测量仪利用的是声波原理,测量精度不可控。因此,急需设计一种精确测量灌注桩沉渣厚度的装置,来提高沉渣厚度测量的精度。
[0003]申请号为CN202110395811.6的专利技术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钻孔灌注桩沉渣厚度精确检测装置,包括一体成型的配重部和中空管,中空管底部打磨锋利以便于穿入沉渣中,在所述中空管内贴合的设置有匹配的指示盘,且所述中空管内腔可贴壁收纳泥浆沉渣用于顶起指示盘,在所述中空管的侧壁上开设有竖直的开口,以平衡中空管内泥渣压力。本专利技术的钻孔灌注桩沉渣厚度精确检测装置能够快速、准确测量桩基沉渣厚度。
[0004]申请号为CN202110279652.3的专利技术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灌注桩沉渣厚度测量尺及其使用方法,属于沉渣厚度测量
本专利技术包括外壳筒体,外壳筒体的外圈间隔设置有支撑架;所述的外壳筒体内部设置有转动轴,转动轴的外圈环绕设置有软纸刻度尺,软纸刻度尺的外圈设置有硬质触片,硬质触片的底部安装有触杆。本专利技术改变仅凭施工经验判断沉渣厚度的错误惯例,通过触杆顶尖接触持力层,触杆会接触硬质触片,从而带动接触硬质触片、软纸刻度尺一起相对外壳筒体运动,当相对运动结束时,指示器所对应刻度括号内的数值即所测沉渣厚度,具有快速便捷、准确地测量沉渣厚度,提高检测效率和测量精度的优点。
[0005]申请号为CN202110214139.6的专利技术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沉渣厚度检测装置及其检测方法,具有钎杆,所述钎杆下端为尖状结构,所述钎杆上端设有牵引绳,所述钎杆的侧壁上至少制作有一排垂直布置的定位齿,所述定位齿从钎杆底部向上延伸;所述钎杆上套装有圆形触盘,所述触盘与钎杆滑动连接,所述触盘沿径向方向对应每一排定位齿设有一组限位机构,所述限位机构与钎杆上的定位齿相对设置;本专利技术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无法检测沉渣厚度或测量沉渣厚度不准确的问题;本专利技术具有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测量精准,提高检测效率;适用范围广,可适用于不同规格的泥浆护壁成孔灌注桩测量沉渣厚度。
[0006]但是上述装置结构较为复杂,精确的问题未彻底得到解决。

技术实现思路

[0007]为了克服现有的检测灌注桩沉渣厚度的设备结构复杂,操作繁琐的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精确测量灌注桩沉渣厚度的装置,可以精确测量沉渣厚度,且结构简单,易于操作。
[0008]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0009]一种精确测量灌注桩沉渣厚度的装置,从上至下包括防脱落板、构造环、连接环、放射小板、压重板、运动轴、底板。
[0010]运动轴垂直固定在底板上,运动轴的顶端固定了防脱落板,运动轴的中部活动连接压重板,压重板可以沿着运动轴上下运动,压重板的两端固定绳子。防脱落板可以防止该装置被拆散,构造环带有一定的高度和厚度。
[0011]构造环套在防脱落板与压重板之间的运动轴上;放射小板的一端固定在压重板上,另一端活动连接在构造环上,可以沿着构造环上下滑动,连接环用来连接放射小板,给放射小板提供环向刚度。
[0012]前述的精确测量灌注桩沉渣厚度的装置,所述的压重板的两端固定吊环或打孔,绳子一端系在该吊环或孔上,设灌注桩钻孔深度为H,吊环(5)或孔至孔顶的高度为h,则绳长为H

h。
[0013]前述的精确测量灌注桩沉渣厚度的装置,所述的压重板中部有贯通孔,且孔径略大于运动轴的直径,压重板通过该贯通孔套接在运动轴上,可以沿着运动轴上下运动。
[0014]前述的精确测量灌注桩沉渣厚度的装置,所述的放射小板以运动轴对称布置,数量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0015]前述的精确测量灌注桩沉渣厚度的装置,所述防脱落板、压重板、底板均以运动轴为中心,两端对称。
[0016]所述的一种精确测量灌注桩沉渣厚度的装置在触及沉渣顶后,在压重板的作用下,放射小板和压重板一起向下运动,直至吊绳绷紧。将该装置吊出钻孔,读取放射小板下移的长度即为沉渣厚度。
[0017]有益效果:本技术提供的一种精确测量灌注桩沉渣厚度的装置,通过读取放射小板一端在构造环下移的长度反应沉渣厚度,操作简单、数据直观,可以精确测量沉渣厚度。
附图说明
[0018]图1为本技术一种精确测量灌注桩沉渣厚度的装置测量前组装图;
[0019]图2为本技术一种精确测量灌注桩沉渣厚度的装置测量后示意图。
[0020]附图中主要附图标记的说明:防脱落板

1、构造环

2、连接环

3、放射小板

4、吊环

5、压重板

6、运动轴

7、底板

8。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更近一步的说明。
[0022]实施例1
[0023]图1为本技术一种精确测量灌注桩沉渣厚度的装置测量前组装图,图2为本技术一种精确测量灌注桩沉渣厚度的装置测量后示意图。参照图1

2所示,一种精确测量灌注桩沉渣厚度的装置,从上至下包括防脱落板、构造环、连接环、放射小板、吊环、压重板、运动轴、底板。
[0024]运动轴7垂直固定在底板8上,运动轴7的顶端固定了防脱落板1,防止该装置被拆散。运动轴7的中部固定压重板6,压重板中部有贯通孔,且孔径略大于运动轴的直径,压重
板6通过该贯通孔套接在运动轴7上,可以沿着运动轴7上下运动。
[0025]压重板6的两端设置了吊环5,吊环上系着绳子,绳子的另一端手持。若灌注桩钻孔深度为H,吊环5至孔顶的高度为h,则吊环5上所系绳长为H

h。
[0026]构造环2套在防脱落板1与压重板6之间的运动轴7上,具有一定的高度和厚度。
[0027]放射小板的一端固定在压重板6上,另一端活动连接在构造环上,可以沿着构造环上下滑动,处于平衡考虑,放射小板对称布置两个或两个以上。(放射小板的与压重板6之间的角度根据实际需要调整)连接环用来连接放射小板,给放射小板提供环向刚度。
[0028]使用方式如下:
[0029](1)该装置使用前,在地面进行组装完毕,记录放射小板4在构造环2的初始位置;
[0030](2)缓慢下吊该装置,直至吊绳达到孔顶。
[0031](3)该装置触及沉渣顶后,在压重板6的作用下,放射小板4和压重板6一起向下运动,直至吊绳绷紧。
[0032](4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精确测量灌注桩沉渣厚度的装置,其特征在于,从上至下包括防脱落板、构造环、连接环、放射小板、压重板、运动轴、底板;运动轴(7)垂直固定在底板(8)上,运动轴的顶端固定了防脱落板(1),运动轴(7)的中部活动连接压重板(6),压重板可以沿着运动轴(7)上下运动,压重板的两端固定绳子;构造环(2)套在防脱落板(1)与压重板(6)之间的运动轴(7)上;放射小板的一端固定在压重板(6)上,另一端活动连接在构造环上,可以沿着构造环上下滑动,连接环用来连接放射小板,给放射小板提供环向刚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精确测量灌注桩沉渣厚度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压重板的两端固定吊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斌李方林吴鸿昇裴荣江王玉玺张羽兵张思雨顾笑王雨萌王寿涛钱斌陈涛徐洪俊周呈
申请(专利权)人:国网江苏省电力工程咨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