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热膜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417174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2-24 13:24
本申请涉及一种隔热膜,属于胶粘材料领域,其包括基层、耐磨面层、底层以及隔热层,基层固定设置于耐磨面层和隔热层之间,底层设在在隔热层远离基层一侧,所述隔热层包括金属隔热层和光折射层,光折射层固定在基层背离耐磨面层一侧,金属隔热层设置在光折射层背离基层一侧,光折射层中设置有密布的封闭泡孔。本申请解决了现有的隔热膜反光率较高,容易造成光污染的问题,具有能减小隔热膜造成光污染的可能性的效果。能性的效果。能性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隔热膜


[0001]本申请涉及胶粘材料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隔热膜。

技术介绍

[0002]隔热膜是一种能阻隔热能的传递的复合膜,因而可以大大提升隔热、保温的效果,降低空调等制冷设备的能耗,因此,被广泛地应用于交通工具和建筑物上,如汽车、阳台、玻璃幕墙等等。
[0003]目前市场隔热膜主要是添加反射性的物质,如金属粒子等,通过真空喷镀或磁控溅射技术将铝、金、铜、银等金属制成多层至密的高隔热金属膜层,金属材料中的外壳层电子一般没有被原子核束缚,当被光波照射时,光波的电场使自由电子吸收了光的能量,而产生与光相同频率的振荡,此振荡又放出与原来光线相同频率的光,称为光的反射。这些金属层会选择性的将阳光中的各种热能源,包括红外线、紫外线及可见光热能反射回去,从而有效起到隔热的作用。
[0004]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专利技术人认为金属粒子的隔热膜虽然具有较好的隔热效果,但是其突出的缺点是反光率较高,容易造成光污染,影响视觉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了减小隔热膜造成光污染的可能性,本申请提供一种隔热膜。
[0006]本申请提供的一种隔热膜,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0007]一种隔热膜,包括基层、耐磨面层、底层以及隔热层,基层固定设置于耐磨面层和隔热层之间,底层设在在隔热层远离基层一侧,所述隔热层包括金属隔热层和光折射层,光折射层固定在基层背离耐磨面层一侧,金属隔热层设置在光折射层背离基层一侧,光折射层中设置有密布的封闭泡孔。
[000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基层起到支撑作用,耐磨面层和底层对隔热层起到保护作用,光和热量经过耐磨面层后到达光折射层,由于封闭泡孔既能对光产生折射效应,并且由于内部中空导热性更差,因此,光折射层既能提高隔热性,又能将部分光折射,从而减少到达金属隔热层的光,使得金属隔热层反射的光减少。光到达金属隔热层后,金属隔热层将阳光中的各种热能源,包括红外线、紫外线及可见光热能反射回去,从而有效起到隔热的作用。同时,经过金属隔热层反射的少量光再次经过光折射层,再次被泡孔折射,进一步减小反射的光量,从而减小隔热膜造成光污染的可能性。
[0009]选的,所述耐磨面层为丙烯酸层。
[00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丙烯酸层非常坚韧,耐刮擦,不易产生刮痕,既能提高对隔热层的保护效果,还能提高耐热膜整体的美观度。
[0011]可选的,所述底层包括基体层和重晶砂层,基体层为丙烯酸层,基体层固定在金属隔热层背离光折射层一侧,重晶砂层镶嵌在基体层中。
[00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丙烯酸层作为基体层能底层提高强度,重晶砂层镶嵌在
基体层中能提高基体层的表面的粗糙度,减小基体层背离光折射层一侧粘贴使用时脱落的可能性。
[0013]可选的,所述底层还包括玻璃纤维层,玻璃纤维层固定在基体层中。
[00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玻璃纤维层固定在基体层中能提高基体层的韧性,使得隔热膜产生撕裂的趋势时,除了要克服撕裂隔热膜本身的力,还需克服扯断玻璃纤维的力,从而减小隔热膜开裂的可能性。
[0015]可选的,所述基层为聚氨酯层。
[00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聚氨酯层透明而且有非常强的抗冲击能力,在受到外来冲击力的影响下,基层能起到阻挡冲击减少外来伤害的作用,同时,基层还能够有效的过滤阳光和外面车辆远光中的眩光,使用更舒适安全。
[0017]可选的,所述金属隔热层为铝层或银层。
[00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铝、银等金属分子通过溅射的方式涂布在光折射层上,铝、银对阳光中的红外线反射能力更强,由于红外线是主要的热量来源,从而进一步提高隔热的效果。
附图说明
[0019]图1是为了展示本申请实施例隔热膜结构的剖视图。
[0020]附图标记说明:1、基层;2、耐磨面层;3、底层;31、基体层;32、重晶砂层;33、玻璃纤维层;4、金属隔热层;5、光折射层;51、泡孔。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以下结合附图1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0022]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一种隔热膜。
[0023]参照图1,一种隔热膜,包括基层1、耐磨面层2、底层3以及隔热层,基层1固定设置于耐磨面层2和隔热层之间,底层3设在在隔热层远离基层1一侧,隔热层包括金属隔热层4和用于折射光的光折射层5,光折射层5固定在基层1背离耐磨面层2一侧,金属隔热层4设置在光折射层5背离基层1一侧,基层1对耐磨面层2、底层3以及隔热层起到支撑作用,耐磨面层2和底层3对隔热层起到保护作用,光和热量经过耐磨面层2后到达光折射层5,由于光折射层5对光产生折射效应,从而减少到达金属隔热层4的光,使得金属隔热层4反射的光减少。光到达金属隔热层4后,金属隔热层4将阳光中的各种热能源,包括红外线、紫外线及可见光热能反射回去,从而有效起到隔热的作用。同时,经过金属隔热层4反射的少量光再次经过光折射层5再次被折射,进一步减小反射的光量,从而减小隔热膜造成光污染的可能性。
[0024]基层1可为聚氯乙烯层、聚乙烯层、聚丙烯层、聚苯乙烯层或聚氨酯层等,此处选用聚氨酯层,因为聚氨酯层透明而且有非常强的抗冲击能力,在受到外来冲击力的影响下,基层1能起到阻挡冲击减少外来伤害的作用,同时,基层1还能够有效的过滤阳光和外面车辆远光中的眩光,使用更舒适安全。
[0025]耐磨面层2可为聚乙烯层、聚乙烯层或丙烯酸层等,由于丙烯酸层非常坚韧,耐刮擦,不易产生刮痕,既能提高对隔热层的保护效果,还能提高耐热膜整体的美观度,此处选
用丙烯酸层作为耐磨面层2。
[0026]底层3包括基体层31、重晶砂层32和玻璃纤维层33,基体层31为丙烯酸层,基体层31固定在金属隔热层4背离光折射层5一侧,重晶砂层32镶嵌在基体层31中,用于提高基体层31的表面的粗糙度,减小基体层31背离光折射层5一侧粘贴使用时脱落的可能性。玻璃纤维层33均匀分布在基体层31中,能够提高基体层31的韧性,使得隔热膜产生撕裂的趋势时,除了要克服撕裂隔热膜本身的力,还需克服扯断玻璃纤维的力,从而减小隔热膜开裂的可能性。施工时,先将重晶砂和玻璃纤维加入丙烯酸中混匀,然后铺设到金属隔热层4背离光折射层5一侧,凝固后形成底层3。
[0027]金属隔热层4为铝层或银层,将铝、银等金属分子通过溅射的方式涂布在光折射层5上,铝、银对阳光中的红外线反射能力更强,由于红外线是主要的热量来源,从而进一步提高隔热的效果,由于铝的价格更便宜,此处选用铝作为金属隔热层4。
[0028]光折射层5可为聚氨酯层,光折射层5中设置有密布的封闭泡孔51,施工时,先将引气剂加入聚氨酯中混匀,向聚氨酯中引入大量封闭的泡孔51,然后将带有大量封闭的泡孔51的聚氨酯层铺设到基层1上,凝固后形成光折射层5,由于封闭泡孔51既能对光产生折射效应,并且由于内部中空导热性更差,因此,光折射层5既能提高隔热性,又能将部分光折射,从而减少到达金属隔热层4的光,使得金属隔热层4反射的光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隔热膜,包括基层(1)、耐磨面层(2)、底层(3)以及隔热层,基层(1)固定设置于耐磨面层(2)和隔热层之间,底层(3)设在隔热层远离基层(1)一侧,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热层包括金属隔热层(4)和光折射层(5),光折射层(5)固定在基层(1)背离耐磨面层(2)一侧,金属隔热层(4)设置在光折射层(5)背离基层(1)一侧,光折射层(5)中设置有密布的封闭泡孔(5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隔热膜,其特征在于:所述耐磨面层(2)为丙烯酸层。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隔热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底...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宏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益志宏胶粘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