锂二次电池用电极、锂二次电池及其制造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241704 阅读:19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的锂二次电池用电极具备片状的集电体、和担载于集电体上的活性物质层,活性物质层包含具有至少1个弯曲部的多个柱状粒子,柱状粒子能够吸藏和放出锂。另外,本发明专利技术的锂二次电池用电极的制造方法,具有以下步骤:第1步骤,使活性物质的粒子以+10°~+60°的第1入射角入射到片状的集电体上从而使活性物质沉积;第2步骤,使活性物质的粒子以-10°~-60°的第2入射角入射到片状的集电体上从而使活性物质沉积。根据本发明专利技术,可将柱状粒子由于活性物质层的膨胀和收缩而受到的应力在弯曲部进行分散。此外,从对电极的法线方向观察时,构成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电极的集电体的露出部能够显著减少,其结果,在充电时由对电极供给的锂在集电体的露出部析出的量可以减少。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
技术介绍
近年来,伴随着个人电脑、便携电话等便携式设备的开发,作为其电 源的电池的需求在增大。在上述的用途中使用的电池,要求在常温使用的 同时希望具有高能量密度和优异的循环特性。针对该要求,对于正极和负极各自而言,正在新开发高容量的活性物质。其中,可得到非常高的容量的硅(Si)或锡(Sn)的单质、氧化物或 合金,作为负极活性物质被认为是很有希望的。另外,LiNK)2等含Li复 合氧化物则作为正极活性物质被认为是很有希望的。但是,吸藏和^L出锂的能力高的活性物质,在充^t电时的膨胀和收缩 也会增大。因此含有集电体的电极变形大,容易发生褶皱、断裂。另外, 在电极与隔膜之间产生空间,使充放电反应容易不均匀。因此,会担心电 池引起局部的特性降低。针对这样的问题,曾经有人提出在负极中设置緩和活性物质的膨胀应 力的空间的方案。该方案谋求抑制负极的变形、表面的起伏,抑制循环特 性的劣化。例如,专利文献l曾提出在集电体上形成硅的柱状粒子的方案。 另外,专利文献2曾提出进行使集电体上规则地排列与锂形成合金的活性 物质的图案成形的方案。另外,专利文献3和4曾经提出使形成负极活性物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锂二次电池用电极,其具备片状的集电体和担载于所述集电体上的活性物质层,所述活性物质层包含具有至少1个弯曲部的多个柱状粒子,所述柱状粒子能够吸藏和放出锂。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桥庆一宇贺治正弥古结康隆美浓辰治长尾宣明长谷川正树
申请(专利权)人: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