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
技术介绍
近年来,伴随着个人电脑、便携电话等便携式设备的开发,作为其电 源的电池的需求在增大。在上述的用途中使用的电池,要求在常温使用的 同时希望具有高能量密度和优异的循环特性。针对该要求,对于正极和负极各自而言,正在新开发高容量的活性物质。其中,可得到非常高的容量的硅(Si)或锡(Sn)的单质、氧化物或 合金,作为负极活性物质被认为是很有希望的。另外,LiNK)2等含Li复 合氧化物则作为正极活性物质被认为是很有希望的。但是,吸藏和^L出锂的能力高的活性物质,在充^t电时的膨胀和收缩 也会增大。因此含有集电体的电极变形大,容易发生褶皱、断裂。另外, 在电极与隔膜之间产生空间,使充放电反应容易不均匀。因此,会担心电 池引起局部的特性降低。针对这样的问题,曾经有人提出在负极中设置緩和活性物质的膨胀应 力的空间的方案。该方案谋求抑制负极的变形、表面的起伏,抑制循环特 性的劣化。例如,专利文献l曾提出在集电体上形成硅的柱状粒子的方案。 另外,专利文献2曾提出进行使集电体上规则地排列与锂形成合金的活性 物质的图案成形的方案。另外,专利文献3和4曾经提 ...
【技术保护点】
一种锂二次电池用电极,其具备片状的集电体和担载于所述集电体上的活性物质层,所述活性物质层包含具有至少1个弯曲部的多个柱状粒子,所述柱状粒子能够吸藏和放出锂。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桥庆一,宇贺治正弥,古结康隆,美浓辰治,长尾宣明,长谷川正树,
申请(专利权)人: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