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姜馥泉专利>正文

一种夹层挡火圈及炉头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416194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2-24 13:23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夹层挡火圈,包括整体截面为U形的空心壳体,空心壳体上设置连通空心壳体内部的第二进气口和第二出气口。本发明专利技术还公开了一种具有夹层挡火圈的炉头,包括夹层挡火圈和火孔组件,所述的夹层挡火圈包围火孔组件的底部和侧面,所述的火孔组件还包括第一进气口和火种进气口,所述的夹层挡火圈为空心结构,并设置连接该空心部分的第二进气口和第二出气口。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夹层挡火圈为空心结构,允许气体流经其中,气体流过时吸收挡火圈的热量,降低挡火圈的温度,延长其使用寿命。流经的气体可以是空气,也可以是燃气、助燃空气混合气体,被加热后流入炉头并燃烧,提高热效率。提高热效率。提高热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夹层挡火圈及炉头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炉头组件,特别涉及一种具有夹层的挡火圈及炉头。

技术介绍

[0002]现有一种具有挡火圈、外喷火孔组件的炉头,如授权公告号为CN212057278U的中国技术专利公开的技术方案,挡火圈(该专利文献中的外壳)位于外喷火孔组件或外喷火孔组件的外围,水平方向外喷的火焰撞击挡火圈后形成垂直向上的火焰,相比内喷炉头和直喷炉头火柱粗,过火面积大,炒菜时锅底受热更均匀,不易糊锅,锅气好,深受厨师的喜爱。其中挡火圈直接被高温火焰喷射,工作时温度高达一千度以上,特别是闷锅等连续长时间工作后,温度更高,导致其使用寿命不长,即使采用耐高温的310s材料,也难得达到二年质保的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针对
技术介绍
中存在的缺点和问题加以改进和创新,提供一种使用寿命长的夹层挡火圈及火孔组件。
[0004]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构造一种夹层挡火圈,包括整体截面为U形的空心壳体,空心壳体上设置连通空心壳体内部的第二进气口和第二出气口。
[0005]本专利技术的另一技术方案是构造一种具有前述夹层挡火圈的外喷炉头,包括外喷火孔组件、夹层挡火圈和火种组件,所述的夹层挡火圈包围外喷火孔组件的底部和侧面,所述的外喷火孔组件还包括第一进气口和火种进气口,所述的夹层挡火圈为空心结构,并设置连接该空心部分的第二进气口和第二出气口。
[0006]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的第一进气口连接贯穿夹层挡火圈的第一进气管,夹层挡火圈的底部设置有连接第二进气口的第二进气管,所述第二出气口为设置在夹层挡火圈内侧壁或顶部的若干通孔。
[0007]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夹层挡火圈的截面的一半为L形,其上段腔体内部设置有至少二个、偶数个折流环,相邻折流环分别与上段腔体的上部和下部密封连接,使得由L形的下段腔体内流来的气体形成S形气流,所述第二出气口为设置于夹层挡火圈的顶部和内侧壁的上部的若干通孔,位于顶部的通孔夹于最内侧的折流环与夹层挡火圈的内侧壁之间。
[0008]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的夹层挡火圈的截面的一半为L形,内部设置有至少一个、奇数个L形的折流板,折流板的数量为一个时,折流板的底端密封连接L形的底端;折流板的数量为三个以上时,相邻的折流板的两端分别密封连接L形的两端,形成S形气道,所述的第二出气口连接第一进气口或者与第一进气口为同一结构,所述S形气道的一端连接第二进气口,另一端连接第二出气口。
[0009]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的火种进气口连接火种进气管,所述的火种进气管贯穿所述的第一进气管或第二进气管并穿透第一进气管或第二进气管的管壁伸出用于连接
燃气和空气。
[0010]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的第一进气管、第二进气管或火种进气管的进气端设置有三通管,另二端分别用于连接空气源和燃气源。
[0011]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的L形的上段腔体向外倾斜0

45度,或者向内倾斜0

15度。
[0012]所述的第一进气管、第二进气管或火种进气管为方管或圆管,与夹层挡火圈的底部同向或者垂直。
[0013]所述的炉头为外喷炉头或斜喷炉头或直喷炉头。
[0014]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和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的夹层挡火圈为空心结构,允许气体流经其中,气体流过时吸收挡火圈的热量,降低挡火圈的温度,延长其使用寿命。流经的气体可以是空气,被加热的空气从挡火圈的顶部或内侧壁顶部流出作二次风补充,帮助燃烧;也可以是燃气、助燃空气混合气体,被加热后流入炉头并燃烧,提高热效率。
附图说明
[0015]图1是实施例1的半剖结构示意图。
[0016]图2是实施例2的半剖结构示意图。
[0017]图3是图2的主视图。
[0018]图4是实施例3的半剖主视结构示意图。
[0019]图5是实施例4的半剖主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为了便于理解本专利技术,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专利技术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专利技术的首选实施例。但是,本专利技术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专利技术的公开内容更加透彻全面。
[0021]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认为是“设置”在另一个元件上,它可以是直接设置或连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
[0022]除非另有定义,本文中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本专利技术的
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目的,不是旨在限制本专利技术。
[0023]实施例1
[0024]如图1所示,一种夹层挡火圈2,包括整体截面为U形的空心壳体a,空心壳体a上设置连通空心壳体内部的第二进气口5和第二出气口6。
[0025]实施例2
[0026]如图2

3所示,一种具有夹层挡火圈的外喷火孔组件,包括外喷火孔组件1、夹层挡火圈2和火种组件13,所述的夹层挡火圈2包围外喷火孔组件1的底部和侧面,所述的外喷火孔组件1还包括第一进气口3和火种进气口4,所述的夹层挡火圈2为空心结构,并设置连接该空心部分的第二进气口5和第二出气口6。
[0027]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的第一进气口3连接贯穿夹层挡火圈2的第一进气管7,夹层挡火圈2的底部设置有连接第二进气口6的第二进气管8,所述第二出气口6为设置于夹层挡火
圈的顶部和内侧壁的若干通孔。
[0028]本实施例适用于用空气冷却夹层挡火圈。
[0029]实施例3
[0030]如图4所示,与实施例2不同的是,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夹层挡火圈2的截面的一半为L形,其上段腔体内部设置有二个折流环10,相邻折流环10分别与上段腔体的上部和下部密封连接,使得由L形的下段腔体内流来的气体形成S形气流,所述第二出气口6为设置于夹层挡火圈2的顶部和内侧壁的上部的若干通孔,位于顶部的通孔夹于最内侧的折流环10与夹层挡火圈2的内侧壁之间。
[0031]本实施例适用于用空气冷却夹层挡火圈。
[0032]实施例4
[0033]如图5所示,与实施例2不同的是,所述的夹层挡火圈2的截面的一半为L形,内部设置有一个L形的折流板12,折流板12的底端密封连接L形的底端,形成S形气道,所述的第二出气口6与第一进气口3为同一结构,所述S形气道的一端连接第二进气口5,另一端连接第二出气口6。
[0034]本实施例适用于用燃气与助燃空气的混合气体冷却夹层挡火圈。
[0035]在前述实施例中,所述的火种进气口4连接火种进气管11,所述的火种进气管11贯穿所述的第一进气管7或第二进气管8并穿透第一进气管7或第二进气管8的管壁伸出用于连接气源。
[0036]另外,所述的第一进气管7、第二进气管8或火种进气管11的进气端可以设置有三通管,另二端分别用于连接空气源和燃气源,可以调节空气和燃气的比例,管道的设置根据实际情况摆放,如竖直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夹层挡火圈,其特征在于:包括整体截面为U形的空心壳体,空心壳体上设置连通空心壳体内部的第二进气口和第二出气口。2.一种具有夹层挡火圈的炉头,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所述的夹层挡火圈、火孔组件和火种组件,所述的夹层挡火圈包围火孔组件的底部和侧面,所述的火孔组件还包括第一进气口和火种进气口,所述的夹层挡火圈为空心结构,并设置连接该空心部分的第二进气口和第二出气口。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具有夹层挡火圈的炉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进气口连接贯穿夹层挡火圈的第一进气管,夹层挡火圈的底部设置有连接第二进气口的第二进气管,所述第二出气口为设置在夹层挡火圈内侧壁或顶部的若干通孔。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具有夹层挡火圈的炉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夹层挡火圈的截面的一半为L形,其上段腔体内部设置有至少二个、偶数个折流环,相邻折流环分别与上段腔体的上部和下部密封连接,使得由L形的下段腔体内流来的气体形成S形气流,所述第二出气口为设置于夹层挡火圈的顶部和内侧壁的上部的若干通孔,位于顶部的通孔夹于最内侧的折流环与夹层挡火圈的内侧壁之间。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具有夹层挡火圈的炉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夹层挡火圈...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姜馥泉柳惠斌纪良洪
申请(专利权)人:姜馥泉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