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OpenMV的WIFI视频传输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2416065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2-24 13:2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OpenMV的WIFI视频传输系统,包括主控制器,主控制器连接有红外LED、LED指示灯、主摄像头和WIFI传输模块,WIFI传输模块通过SPI总线与主控制器连接,WIFI传输模块包括WIFI控制芯片和WIFI天线,WIFI天线与WIFI控制芯片连接;主摄像头可采集周围图像视频信息,主控制器可将图像视频信息压缩成JPG格式保存在缓存中;用户可通过串口通信接口下发启动图传指令将缓存中的压缩图片数据传输到WIFI传输模块。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如下优点:使用者可直接使用串口通信接口下发指令控制WIFI传输模块的图传,无需用户了解WIFI底层协议,操作简单上手时间短对用户更友好。该WIFI视频传输系统结构紧凑可有效减小控制板的体积。构紧凑可有效减小控制板的体积。构紧凑可有效减小控制板的体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OpenMV的WIFI视频传输系统


[0001]本技术涉及智能设备
,特别是涉及一种基于OpenMV的WIFI视频传输系统。

技术介绍

[0002]OpenMV是一款功能强大的机器视觉模块。在小巧的硬件模块上以 STM32F427CPU为核心集成的OV7725摄像头芯片,可用C语言高效地实现核心机器视觉算法。同时它还提供Python编程接口,可以用Python 语言开发具有寻找色块、人脸检测、眼球跟踪、边缘检测、标志跟踪等功能的产品。
[0003]然而目前OpenMV在WIFI无线通信和无线图传功能上,并没有做到很好的集成。因此现有技术中OpenMV的WIFI通信和无线图像传输功能使用极为不便,使用者在不了解WIFI控制的时候无法快速上手使用WIFI的相关功能。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是克服了现有技术的问题,提供了一种基于 OpenMV的WIFI视频传输系统。
[0005]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方案:
[0006]一种基于OpenMV的WIFI视频传输系统,包括:
[0007]主控制器,主控制器连接有:
[0008]可在夜间使用的红外LED;
[0009]LED指示灯;
[0010]WIFI传输模块,WIFI传输模块通过SPI总线与主控制器连接,WIFI 传输模块包括WIFI控制芯片和WIFI天线,WIFI天线与WIFI控制芯片连接;
[0011]主摄像头,主摄像头可采集周围图像视频信息,主控制器可将图像视频信息压缩成JPG格式保存在缓存中;
[0012]串口通信接口;用户可通过串口通信接口下发启动图传指令将缓存中的压缩图片数据传输到WIFI传输模块,WIFI传输模块将数据打包成WIFI数据包发出,循环以上步骤即可得到连续的图传效果。
[0013]进一步的,WIFI控制芯片为乐鑫ESP8266 Wi

Fi SoC芯片,ESP8266Wi

Fi SoC芯片上集成有32位Tensilica处理器,通过对ESP8266Wi

Fi SoC芯片的程序编写控制即可调用WIFI传输模块的相关功能。
[0014]进一步的,主控制器还连接有用于下载调试的USB接口。
[0015]进一步的,主控制器还连接有电源管理模块。
[0016]进一步的,主摄像头为OV7725摄像头。
[0017]进一步的,WIFI传输模块通过TCP将WIFI数据包发出。
[0018]进一步的,WIFI控制芯片为板载WIFI控制芯片。
[0019]进一步的,主控制器为STM32H750主控制器。
[0020]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如下优点:一、使用者可直接使用串口通信接口下发指令控制WIFI传输模块的图传,无需用户了解WIFI底层协议,操作简单上手时间短对用户更友好。二、该WIFI视频传输系统结构紧凑可有效减小控制板的体积。三、该视频传输系统采用板载WIFI控制芯片相比接插模块的方式更加稳定。四、WIFI传输模块使用高速SPI接口作为图片数据传输入口,可保证数据带宽图像不卡顿。
附图说明
[0021]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0022]图1是本技术的一种基于OpenMV的WIFI视频传输系统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技术,但不用来限制本技术的范围。
[0024]如图1所示,一种基于OpenMV的WIFI视频传输系统,包括:
[0025]主控制器1,主控制器1连接有:
[0026]可在夜间使用的红外LED2;
[0027]LED指示灯3;
[0028]WIFI传输模块,WIFI传输模块通过SPI总线与主控制器1连接, WIFI传输模块使用高速SPI接口作为图片数据传输入口,保证数据带宽图像不卡顿。WIFI传输模块包括WIFI控制芯片4和WIFI天线5, WIFI天线5与WIFI控制芯片4连接;
[0029]主摄像头6,主摄像头6可采集周围图像视频信息,主控制器1 可将图像视频信息压缩成JPG格式保存在缓存中;
[0030]串口通信接口7;用户可通过串口通信接口7下发启动图传指令将缓存中的压缩图片数据传输到WIFI传输模块,WIFI传输模块将数据打包成WIFI数据包发出,循环以上步骤即可得到连续的图传效果。使用者可直接使用串口通信接口7下发指令控制WIFI传输模块的图传,无需用户了解WIFI底层协议,操作简单上手时间短对用户更友好。
[0031]优选的,如图1所示,WIFI控制芯片4为乐鑫ESP8266 Wi

Fi SoC 芯片,ESP8266 Wi

Fi SoC芯片上集成有32位Tensilica处理器,通过对ESP8266 Wi

Fi SoC芯片的程序编写即可调用WIFI传输模块的相关功能。该WIFI视频传输系统结构紧凑可有效减小控制板体积。
[0032]优选的,主控制器1还连接有用于下载调试的USB接口8。
[0033]优选的,主控制器1还连接有电源管理模块9。
[0034]优选的,主摄像头6为OV7725摄像头。
[0035]优选的,WIFI传输模块通过TCP将WIFI数据包发出。
[0036]优选的,WIFI控制芯片4为板载WIFI控制芯片4。
[0037]优选的,主控制器为STM32H750主控制器1。STM32H750主控制器 1自带的图片压缩功能,将OV7725摄像头6数据压缩成JPG格式保存在缓存中,用户使用串口通信接口7下发启动图传指令之前,先配置 WIFI传输模块联网等信息,启动图传后,使用SPI高速总线,将缓
存中的压缩图片数据传输到WIFI控制芯片ESP8266端,WIFI控制芯片 ESP8266内部程序控制将数据打包成WIFI数据包,使用TCP发出。循环该过程,即可得到连续的图传效果。
[0038]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如下优点:一、使用者可直接使用串口通信接口7下发指令控制WIFI传输模块的图传,无需用户了解WIFI底层协议,操作简单上手时间短对用户更友好。二、该WIF I视频传输系统结构紧凑可有效减小控制板的体积。三、该视频传输系统采用板载WIFI控制芯片4相比接插模块的方式更加稳定。四、WIFI传输模块使用高速SPI接口作为图片数据传输入口,可保证数据带宽图像不卡顿。
[0039]以上所述仅是本申请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申请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替换,这些改进和替换也应视为本申请的保护范围。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OpenMV的WIFI视频传输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主控制器,所述主控制器连接有:可在夜间使用的红外LED;LED指示灯;WIFI传输模块,所述WIFI传输模块通过SPI总线与所述主控制器连接,所述WIFI传输模块包括WIFI控制芯片和WIFI天线,所述WIFI天线与所述WIFI控制芯片连接;主摄像头,所述主摄像头可采集周围图像视频信息,所述主控制器可将图像视频信息压缩成JPG格式保存在缓存中;串口通信接口;用户可通过所述串口通信接口下发启动图传指令将缓存中的压缩图片数据传输到WIFI传输模块,所述WIFI传输模块将数据打包成WIFI数据包发出,循环以上步骤即可得到连续的图传效果。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OpenMV的WIFI视频传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WIFI控制芯片为乐鑫ESP8266 Wi

Fi SoC芯片,所述ESP8266 Wi

Fi SoC芯片上集成有32位Tensilica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兴亮李冀川朱慧烽索旭东
申请(专利权)人:智能移动机器人中山研究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