蓄电池的板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41092 阅读:16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蓄电池的板栅,属于蓄电池技术领域。它包括边框、柄耳和纵、横筋条,柄耳延设在边框的一端的一个角部,纵、横筋条联结在边框内并且相互交错成网格状,所述的边框所对应于设有柄耳的一端的至少一个角部构成圆弧。优点:能够通过增加纵筋条的数量来提高蓄电池的容量,并且不会增大同一额定重量的蓄电池的份量,因为边框的圆弧部分所省去的材料被用来增加相应的纵筋条。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蓄电池
,具体涉及一种蓄电池的板栅
技术介绍
公知的板栅的结构由图l所示,包括边框l、柄耳2和纵、横筋条3、 4, 柄耳2延设在边框1的一个角部,纵、横筋条3、 4联结在边框1上并且纵、 横筋条3、 4相互交错成网格状的结构。纵、横筋条3、 4除了作为活性物质 即铅膏的载体外更具有传递电流的功用,使极板达到充放电的效果;柄耳2 的作用是焊接并联极板。蓄电池容量的定义是用设定的电流把蓄电池放电至设定的电压所给出的电量。也可以说蓄电池容量是用设定的电流把蓄电池放电至设定的电压所经历的时间与这个电流的乘积。单位安时由Ah表示、蓄电池的额定容量用 C表示,单位安时是放电电流(A)与放电时间(h)的乘积。目前,人们对 蓄电池的容量要求越来越讲究,主要表现为在不增加重量的前提下延长放电 时率,例如, 一辆电动自行车的电池容量为10Ah,放电时率为2h,其额定 放电电流为10Ah除以2h,等于5A,又如, 一辆汽车启动用的蓄电池的电池 容量为54Ah,放电时率为20h,那么其额定放电电流以为54Ah除20h,等 于2.7A,也就是说上述例举的两种蓄电池如果分别用5A和2.7A的电流放电, 则应该分别能持续2h和20h才下降到设定的电压。申请人之所以要列举上述例子,旨在说时增加容量而不增加重量可以改 善即延长持续放电时间,然而,按照申请人在上面所述的并且由图1所示结 构的板栅是无法满足这样的要求的。经本申请人长期探索而发现,包括图1在内的已有技术中的所有应用于 蓄电池的板栅的结构是不合理的,因为位于柄耳对角部位的纵筋条离柄耳的 直线距离最远,在该部位,活性物质所产生的电流通过纵筋条传输时的电阻最大,所以该角部的作用可以说聊胜于无,几乎不具有利用价值。所以,如 果以去除角部去换取增加相应的纵筋条的数量,那么不失为是一种既能增大 蓄电池的容量又能体现不增加重量的良好之举,下面将要介绍的技术方案便 是在这种背景下产生的。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任务在于提供一种既能提高蓄电池的容量又不会增加蓄电池的 重量的蓄电池的板栅。本专利技术的任务是这样来完成的, 一种蓄电池的板栅,它包括边框、柄耳 和纵、横筋条,柄耳延设在边框的一端的一个角部,纵、横筋条联结在边框 内并且相互交错成网格状,所述的边框所对应于设有柄耳的一端的至少一个 角部构成圆弧。本专利技术所述的柄耳延设在所述边框的宽度方向的一端的一个角部,而所 述的圆弧构成于所述边框的宽度方向的另一端的一个角部并且与所述的柄耳 构成对角关系。本专利技术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能够通过增加纵筋条的数量来提高蓄 电池的容量,并且不会增大同一额定重量的蓄电池的份量,因为边框的圆弧 部分所省去的材料被用来增加相应的纵筋条。 附图说明图1为已有技术中的蓄电池的板栅的结构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实施例结构图。 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第二实施例结构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实施例l:请见图2,边框l大体上为矩形,在本实施例中,边框l为长方形,在该边框1的宽度方向的一端即由目前图示位置状态的上端的一个角部以焊接的方式延接柄耳2,柄耳2的作用是焊接并联极板或称焊接并联连结条。在边框l内联结纵、横筋条3、 4,纵、横筋条3、 4彼此交错构成网格状构造。纵、 横筋条3、 4除了支撑活性物质如铅膏外(铅膏的附着体)更具有传递电流, 使整个板栅具有充放电的效果。作为本专利技术的技术实质,将边框1的宽度方 向的另一端的一个角部即图示的下端的左角部设计成圆弧11,由于该圆弧11 的存在,从而省去了筋条的用量,同时也节约了作为活性物质的铅膏。也就 是说是对板栅表面电势末端活性物质利用率较差的部分去掉,以去掉的分量 改作增加纵筋条3的数量来改善蓄电池的容量。例如将原来纵筋条3的数 量由8根变为9根,使纵筋条3的截面积得到了合理的增加,不仅有利于提 高整枚板栅底部的活性物质的作用发挥,而且有助于延长板栅被硫酸腐蚀的 时间,对延长蓄电池的使用寿命十分有益。 实施例2:将边框1的宽度方向的一端即与设有柄耳2相对应的一端的两个角部均 设计成圆弧ll,于是能更有助于增加蓄电池的容量,也就是说去掉的两个直 角的角部的分量换取增加纵筋条3的数量,例如使纵筋条3的数量由已有技 术的8根变为10根。其余同对实施例1的描述。上述方案还可以用去掉的角部的分量换取整枚板栅,例如将原来容纳于 一个容腔中的由25枚板栅所构成的极群改为由27或29枚板栅所构成的极群, 只将容腔略以放大,该方案同样不会增加蓄电池的额定重量。权利要求1、一种蓄电池的板栅,它包括边框(1)、柄耳(2)和纵、横筋条(3、4),柄耳(2)延设在边框(1)的一端的一个角部,纵、横筋条(3、4)联结在边框(1)内并且相互交错成网格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边框(1)所对应于设有柄耳(2)的一端的至少一个角部构成圆弧(11)。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蓄电池的板栅,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柄耳(2)延 设在所述边框(l)的宽度方向的一端的一个角部,而所述的圆弧(ll)构成于所 述边框(1)的宽度方向的另一端的一个角部并且与所述的柄耳(2)构成对角关 系。全文摘要一种蓄电池的板栅,属于蓄电池
它包括边框、柄耳和纵、横筋条,柄耳延设在边框的一端的一个角部,纵、横筋条联结在边框内并且相互交错成网格状,所述的边框所对应于设有柄耳的一端的至少一个角部构成圆弧。优点能够通过增加纵筋条的数量来提高蓄电池的容量,并且不会增大同一额定重量的蓄电池的份量,因为边框的圆弧部分所省去的材料被用来增加相应的纵筋条。文档编号H01M4/72GK101345311SQ20081012460公开日2009年1月14日 申请日期2008年8月19日 优先权日2008年8月19日专利技术者宋国强 申请人:常熟市迎阳蓄电池有限责任公司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蓄电池的板栅,它包括边框(1)、柄耳(2)和纵、横筋条(3、4),柄耳(2)延设在边框(1)的一端的一个角部,纵、横筋条(3、4)联结在边框(1)内并且相互交错成网格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边框(1)所对应于设有柄耳(2)的一端的至少一个角部构成圆弧(11)。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宋国强
申请(专利权)人:常熟市迎阳蓄电池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2[中国|江苏]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