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油水分离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410145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2-24 13:1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油水分离器,属于餐厨油品回收技术领域。包括渣液分离箱、油液分离箱和污水提升箱,渣液分离箱包括除渣腔、进水口、除渣装置和排渣口,渣液分离箱内开设除渣腔,除渣装置设置在除渣腔内,进水口设置在渣液分离箱的表面且与除渣腔连通,排渣口设置在渣液分离箱的底部且与除渣腔连通,排渣口上还设置有阀门,油液分离箱包括沉淀腔、油水分离腔、排淤泥装置、视镜、搅拌电机、排油口、排气口和防水口,沉淀腔设置在油水分离腔的底部,油水分离腔上设置有搅拌电机和排油口。通过提供一种油水分离器,避免因为气温较低,油脂凝固堵住排油口而不能自动集油,导致需要耗费人力物力去清理油脂。力物力去清理油脂。力物力去清理油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油水分离器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油水分离器,属于餐厨油品回收


技术介绍

[0002]在餐厨垃圾的含油污水中,油脂的成分和存在形式复杂,一般以悬浮油、分散油、乳化油、溶解油和含油固体等主要形式存在,其中最难处理的是高浓度呈乳化状的油脂。目前除油技术可以归纳为四大类:物理分离、化学分离、物理化学分离和生物化学分离。
[0003]现有技术中,在授权公告号为CN205634985U的一篇中国专利中,记载了一种灶台型油水分离器,包括内部设有容置腔的外壳,容置腔分为进液室、集油室和污水室,集油室内设有油水分离装置。油水分离装置由三层油水分离斜板和连接相邻两层油水分离斜板的油水分离连接板组成。油水分离斜板为波浪状,油水分离斜板和油水分离连接板表面均设有液孔。本技术提供的灶台型油水分离器应用油水分离隔板技术和自动调节分离控制技术,借助接触破碎原理、油水密度差原理、油水材料亲和差异原理等,能够达到无需额外提供动力以及分离催化剂,即可实现其自运行油水高效分离,节能节省资源,运行成本低,适于在餐饮行业推广使用。
[0004]目前市场上类似的油水分离器较常见,但是这样的油水分离器采用的是物理分离中重力分离技术,其利用油脂与水的密度差及互不溶性来实现油珠、悬浮物与水的分层与分离,重力分离技术主要用于分离餐饮废水中的悬浮油和分散油,但不适用于溶解油或乳化油的去除,隔油池等设备分离油水容量小,储油量小,工作效率不高,冬季低温时,油水易凝固堵塞排油管道,需要人工清理,同时设备废油异味重。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油水分离器,它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冬季低温油水易凝固堵塞排油管道,需要人工清理,同时设备废油异味重的问题。
[0006]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采取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0007]一种油水分离器,包括渣液分离箱、油液分离箱和污水提升箱;
[0008]所述渣液分离箱包括除渣腔、进水口、除渣装置和排渣口,渣液分离箱内开设除渣腔,除渣装置设置在除渣腔内,进水口设置在渣液分离箱的表面且与除渣腔连通,排渣口设置在渣液分离箱的底部且与除渣腔连通,排渣口上还设置有阀门;
[0009]所述油液分离箱包括沉淀腔、油水分离腔、排淤泥装置、视镜、搅拌电机、排油口、排气口和防水口,沉淀腔设置在油水分离腔的底部,油水分离腔上设置有搅拌电机和排油口,沉淀腔上设置有排淤泥装置、视镜、排气口和防水口,油水分离腔内设置有自动恒温装置、自动刮油装置和油槽,油槽和排油口连通;
[0010]所述自动刮油装置包括驱动装置、滚筒和刮油板,滚筒转动设置在油水分离腔的顶部且与油水分离腔内的污水接触,刮油板设置在滚筒的一侧且上端倾斜紧贴在滚筒的表面,油槽设置在刮油板的正下方;
[0011]所述污水提升箱包括虹吸腔、储水腔、提升泵、水流开关和反冲洗装置,虹吸腔与油水分离腔连通,储水腔内设置有液位传感器,水流开关设置在储水腔上。
[0012]作为优选实例,所述除渣装置包括过滤器。
[0013]作为优选实例,所述排淤泥装置包括排泥器。
[0014]作为优选实例,所述自动恒温装置包括加热装置、控制器和温度传感器。
[0015]作为优选实例,所述提升泵的底部设置有耦合座,耦合座固定设置在虹吸腔内。
[0016]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7]1、本技术中的自动恒温装置具有自动调节温度,使得油水分离腔内保持恒温的作用,避免因为气温较低,油脂凝固堵住排油口而不能自动集油,导致需要耗费人力物力去清理油脂。
[0018]2、设置的自动除渣装置,将过滤杂物自动排除,无需人工清掏杂物,有效节省了人力且提高了工作效率。
[0019]3、全密封设计,确保无异味外泄,设置的排气口,能有效防止异味外泄,又能及时疏通空气,防止箱体内可能发生的真空现象,保证设备安全有效地运行。
[0020]4、一体化设计,把除渣、隔油、强排、辅助加热和自动化控制融为一体,安装运行简单,外观紧凑美观,减少地下室安装空间。
附图说明
[0021]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2为油水分离器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3]图中:1、进水口;2、出水口;3、渣液分离箱;4、油液分离箱;5、污水提升箱;6、排渣口;7、排淤泥装置;8、视镜;9、搅拌电机;10、排油口;11、排气口;12、温控装置;13、防水口;14、电缆护套;15、水泵;16、耦合座;17、水流开关;18、冲洗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为了对本技术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图示,进一步阐述本技术。
[0025]如图1

2所示,一种油水分离器,包括渣液分离箱3、油液分离箱4和污水提升箱5。
[0026]渣液分离箱3包括除渣腔、进水口1、除渣装置和排渣口6,渣液分离箱3内开设除渣腔,除渣装置设置在除渣腔内,除渣装置为过滤器。
[0027]过滤器由不锈钢滤网、排污部分、传动装置及电气控制部分组成,过滤器工作时,待过滤的水由水口过滤器流经滤网,通过出口进入用户所须的管道进行工艺循环,水中的颗粒杂质被截留在不锈钢滤网内部。
[0028]进水口1设置在渣液分离箱3的表面且与除渣腔连通,排渣口6设置在渣液分离箱3的底部且与除渣腔连通,排渣口6上还设置有阀门,排渣口6的正下方设置有集渣桶。
[0029]含油废水先经过除渣装置,将废渣自动过滤拦截,废渣被分离出来后经过排渣口6收集到集渣桶内。
[0030]油液分离箱4包括沉淀腔、油水分离腔、排淤泥装置7、视镜8、搅拌电机9、排油口10、排气口11和防水口13,沉淀腔设置在油水分离腔的底部,油水分离腔上设置有搅拌电机
9和排油口10,沉淀腔上设置有排淤泥装置7、视镜8、排气口11和防水口13。
[0031]排淤泥装置7为排泥器,排泥器是一种利用液体射流原理排除沉淀腔底部污泥的装置,由喷嘴、混合管、扩散管、引泥室、吸盘等组成。沉淀腔内设置有工作液管线,工作液管线上设置有电缆护套14。将排泥器安装在沉淀腔的底部,喷嘴与工作液管线连接,扩散管与排泥器相连。
[0032]当污水通过喷嘴时,产生高速射流,使引泥室内形成真空,沉淀腔底部污泥从引泥室两侧下面的吸盘被吸入,与高速射流在混合管中混合,随扩散管排出,污水不断供给,沉淀腔底部污泥被不断吸入排出。
[0033]油水分离腔内设置有自动恒温装置、自动刮油装置和油槽,油槽和排油口10连通。自动恒温装置包括加热装置、控制器和温度传感器,加热装置为加热器。加热器是指利用电能达到加热效果的电器,它体积小,加热功率高,使用十分广泛,采用智能控制模式,控温精度高,可与计算机联网。
[0034]自动刮油装置包括驱动装置、滚筒和刮油板,驱动装置为电机,电机驱动滚筒转动设置在油水分离腔的顶部且与油水分离腔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油水分离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渣液分离箱(3)、油液分离箱(4)和污水提升箱(5);所述渣液分离箱(3)包括除渣腔、进水口(1)、除渣装置和排渣口(6),渣液分离箱(3)内开设除渣腔,除渣装置设置在除渣腔内,进水口(1)设置在渣液分离箱(3)的表面且与除渣腔连通,排渣口(6)设置在渣液分离箱(3)的底部且与除渣腔连通,排渣口(6)上还设置有阀门;所述油液分离箱(4)包括沉淀腔、油水分离腔、排淤泥装置(7)、视镜(8)、搅拌电机(9)、排油口(10)、排气口(11)和防水口(13),沉淀腔设置在油水分离腔的底部,油水分离腔上设置有搅拌电机(9)和排油口(10),沉淀腔上设置有排淤泥装置(7)、视镜(8)、排气口(11)和防水口(13),油水分离腔内设置有自动恒温装置、自动刮油装置和油槽,油槽和排油口(10)连通;所述自动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曹剑锋张鑫伟张学旺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中器智能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