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支撑环加工用内圈打磨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2406689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2-24 13:0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支撑环加工用内圈打磨装置,属于打磨技术领域,包括工作台,所述工作台的一侧安装有第一电机,第一电机的输出端贯穿工作台并固接有第一传动杆,第一传动杆的一端固接有第一锥齿轮组,第一锥齿轮组远离第一传动杆的一端固接有第二传动杆,第二传动杆的一端通过轴承与工作台转动连接,且第一传动杆和第二传动杆相对的一端均开设有旋向相反的螺纹;通过调节机构、蜗杆、蜗轮、固定块和打磨块等装置的设置,工作人员利用转柄转动蜗杆,使得蜗杆通过蜗轮和调节机构的配合使用,从而调节打磨块与支撑环内壁之间的距离,进而便于工作人员对不同尺寸的支撑环进行内圈打磨,既而有效的提高了该装置的打磨效率。既而有效的提高了该装置的打磨效率。既而有效的提高了该装置的打磨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支撑环加工用内圈打磨装置


[0001]本技术属于打磨
,具体涉及一种支撑环加工用内圈打磨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打磨,是表面改性技术的一种,一般指借助粗糙物体(含有较高硬度颗粒的砂纸等)来通过摩擦改变材料表面物理性能的一种加工方法,主要目的是为了获取特定表面粗糙度。
[0003]目前,现有的支撑环加工用内圈打磨装置大多结构较为简陋,对于支撑环夹持固定的效果较差,容易在打磨的过程中支撑环容易脱落,从而导致打磨失败,同时,在对不同尺寸的支撑环进行打磨时,需要更换不同的打磨设备,操作较为繁琐,费时费力,从而给使用者带来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支撑环加工用内圈打磨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支撑环加工用内圈打磨装置,包括工作台,所述工作台的一侧安装有第一电机,第一电机的输出端贯穿工作台并固接有第一传动杆,第一传动杆的一端固接有第一锥齿轮组,第一锥齿轮组远离第一传动杆的一端固接有第二传动杆,第二传动杆的一端通过轴承与工作台转动连接,且第一传动杆和第二传动杆相对的一端均开设有旋向相反的螺纹,第一传动杆和第二传动杆的表面均套接夹持块,且两个夹持块之间卡接有支撑环,工作台上表面与夹持块对应处开设有滑槽,且夹持块通过滑槽贯穿工作台并延伸至外部,工作台的下表面安装有第二电机,第二电机的输出端通过连接杆固接有固定块,且固定块的下表面通过轴承与工作台转动连接,固定块的顶部插接有蜗杆,蜗杆的顶端固接有转柄,且蜗杆的底端通过轴承与工作台转动连接,蜗杆的中部啮合有蜗轮,蜗轮的中部贯穿连接有调节机构,调节机构的四周均固接有打磨块,打磨块与固定块通过滑槽滑动连接。
[0006]方案中需要说明的是:
[0007]电机、双向丝杠、蜗杆和蜗轮等装置均为现有技术的常用部件,采用的型号等均可根据实际使用需求定制。
[0008]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夹持块的两侧均通过铰链铰接有辅助支杆,辅助支杆的一侧固接有伸缩弹簧,且伸缩弹簧的一端与夹持块相固接,辅助支杆的一端固接有防滑垫,夹持块的一端固接有柔性垫。
[0009]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第一锥齿轮组包括分别与第一传动杆和第二传动杆相固接的两个主动锥齿轮,两个主动锥齿轮之间啮合有从动锥齿轮,且从动锥齿轮通过轴承与工作台转动连接,第二锥齿轮组由一个套接在双向丝杠上的主动锥齿轮和两个与其相啮合的从动锥齿轮组成。
[0010]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调节机构包括双向丝杠,双向丝杠与蜗轮贯穿连接,且双向丝杠的中部套接有第二锥齿轮组,第二锥齿轮组的两侧均固接有螺纹丝杆,双向丝杠的两端和螺纹丝杆的表面均套接有套筒,套筒的表面通过T形块与工作台滑动连接,套筒的一端与打磨块相固接。
[0011]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工作台下表面的四角处均固接有支撑腿,工作台上表面靠近固定块处粘贴有防滑垫片。
[0012]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螺纹丝杆的数量为两个,两个螺纹丝杆一端开设的螺纹旋向相反。
[00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提供的支撑环加工用内圈打磨装置,至少包括如下有益效果:
[0014](1)通过调节机构、蜗杆、蜗轮、固定块和打磨块等装置的设置,工作人员利用转柄转动蜗杆,使得蜗杆通过蜗轮和调节机构的配合使用,从而调节打磨块与支撑环内壁之间的距离,进而便于工作人员对不同尺寸的支撑环进行内圈打磨,既而有效的提高了该装置的打磨效率;
[0015](2)通过夹持块、工作台、辅助支杆和伸缩弹簧等装置的设置,利用第一电机带动夹持块在工作台上滑动并对支撑环进行夹持,从而有效的对不同大小的支撑环进行夹持,并通过辅助支杆在伸缩弹簧弹力的作用下来对支撑环进行进一步的夹持,进而有效的提高了该装置对支撑环的夹持效果,既而有效的提高了该装置的实用性和适用性。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本技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7]图2为本技术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0018]图3为本技术调节机构结构局部立体示意图;
[0019]图4为本技术图3中A处的结构放大示意图。
[0020]图中:1、工作台;2、第一电机;3、第一传动杆;4、第一锥齿轮组;5、第二传动杆;6、夹持块;7、第二电机;8、固定块;9、蜗杆;10、蜗轮;11、调节机构;1101、双向丝杠;1102、第二锥齿轮组;1103、螺纹丝杆;1104、套筒;12、打磨块;13、辅助支杆;14、伸缩弹簧;15、支撑环。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技术做进一步的描述。
[0022]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技术,但不能用来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实施例中的条件可以根据具体条件做进一步的调整,在本技术的构思前提下对本技术的方法简单改进都属于本技术要求保护的范围。
[0023]请参阅图1

4,本技术提供一种支撑环加工用内圈打磨装置,包括工作台1,工作台1的一侧安装有第一电机2,第一电机2的输出端贯穿工作台1并固接有第一传动杆3,第一传动杆3的一端固接有第一锥齿轮组4,第一锥齿轮组4远离第一传动杆3的一端固接有第二传动杆5,第二传动杆5的一端通过轴承与工作台1转动连接,且第一传动杆3和第二传动杆5相对的一端均开设有旋向相反的螺纹,第一传动杆3和第二传动杆5的表面均套接夹持块6,且两个夹持块6之间卡接有支撑环15,工作台1上表面与夹持块6对应处开设有滑槽,且
夹持块6通过滑槽贯穿工作台1并延伸至外部,工作台1的下表面安装有第二电机7,第二电机7的输出端通过连接杆固接有固定块8,且固定块8的下表面通过轴承与工作台1转动连接,固定块8的顶部插接有蜗杆9,蜗杆9的顶端固接有转柄,且蜗杆9的底端通过轴承与工作台1转动连接,蜗杆9的中部啮合有蜗轮10,蜗轮10的中部贯穿连接有调节机构11,调节机构11的四周均固接有打磨块12,打磨块12与固定块8通过滑槽滑动连接,通过第一传动杆3、第二传动杆5和第一锥齿轮组4的配合使用,从而使得第一电机2同时带动两个夹持块6进行移动夹持,进而有效的提高了夹持块6对支撑环15夹持的速率。
[0024]进一步地如图1和图2所示,夹持块6的两侧均通过铰链铰接有辅助支杆13,辅助支杆13的一侧固接有伸缩弹簧14,且伸缩弹簧14的一端与夹持块6相固接,辅助支杆13的一端固接有防滑垫,夹持块6的一端固接有柔性垫,在夹持块6对支撑环15夹持的同时,再通过辅助支杆13和伸缩弹簧14的配合使用,对支撑环15进行进一步固定,从而有效的提高了对支撑环15的固定效果。
[0025]进一步地如图2和图3所示,第一锥齿轮组4包括分别与第一传动杆3和第二传动杆5相固接的两个主动锥齿轮,两个主动锥齿轮之间啮合有从动锥齿轮,且从动锥齿轮通过轴承与工作台1转动连接,第二锥齿轮组1102由一个套接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支撑环加工用内圈打磨装置,包括工作台(1),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台(1)的一侧安装有第一电机(2),第一电机(2)的输出端贯穿工作台(1)并固接有第一传动杆(3),第一传动杆(3)的一端固接有第一锥齿轮组(4),第一锥齿轮组(4)远离第一传动杆(3)的一端固接有第二传动杆(5),第二传动杆(5)的一端通过轴承与工作台(1)转动连接,且第一传动杆(3)和第二传动杆(5)相对的一端均开设有旋向相反的螺纹,第一传动杆(3)和第二传动杆(5)的表面均套接夹持块(6),且两个夹持块(6)之间卡接有支撑环(15),工作台(1)上表面与夹持块(6)对应处开设有滑槽,且夹持块(6)通过滑槽贯穿工作台(1)并延伸至外部,工作台(1)的下表面安装有第二电机(7),第二电机(7)的输出端通过连接杆固接有固定块(8),且固定块(8)的下表面通过轴承与工作台(1)转动连接,固定块(8)的顶部插接有蜗杆(9),蜗杆(9)的顶端固接有转柄,且蜗杆(9)的底端通过轴承与工作台(1)转动连接,蜗杆(9)的中部啮合有蜗轮(10),蜗轮(10)的中部贯穿连接有调节机构(11),调节机构(11)的四周均固接有打磨块(12),打磨块(12)与固定块(8)通过滑槽滑动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支撑环加工用内圈打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块(6)的两侧均通过铰链铰接有辅助支杆(13),辅助支杆(13)的一侧固接有伸缩弹簧(14),且伸缩弹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铁成刘宝岭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精开机械加工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