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变频组件、上变频组件及两者组成的通用混频组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406361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2-24 13:0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下变频组件、上变频组件及两者组成的通用混频组件,以满足通用型的混频组件方案的需求。一种下变频组件,包括:开关放大器A1用于接收射频信号;第一衰减放大滤波电路与开关放大器A1连接;混频器U1的IF端与第一衰减放大滤波电路连接;第一本振信号电路与混频器U1的LO端连接;第一衰减滤波电路与混频器U1的RF端连接;混频器U2的RF端与第一衰减滤波电路连接;第二本振信号电路与混频器U2的LO端连接;第一滤波放大衰减电路与混频器U2的IF端连接;混频器U3的RF端与第一滤波放大衰减电路连接;第三本振信号电路与混频器U3的LO端连接。端连接。端连接。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下变频组件、上变频组件及两者组成的通用混频组件


[0001]本技术涉及混频组件
,尤其是涉及一种下变频组件、上变频组件及两者组成的通用混频组件。

技术介绍

[0002]微波电子领域的竞争日趋激烈,对设备的高度集成化、小型化要求越来越高,而且还要求研制周期越来越短。
[0003]而传统的混频组件方案,只能根据每一次的需求重新研制,研制周期长,缺乏通用型的混频组件方案。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下变频组件、上变频组件及两者组成的通用混频组件。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提供了一种下变频组件、上变频组件及两者组成的通用混频组件,以满足通用型的混频组件方案的需求。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0006]一种下变频组件,包括:开关放大器A1,其输入端用于接收射频信号;第一衰减放大滤波电路,其输入端与所述开关放大器A1的输出端连接;混频器U1,其IF端与所述第一衰减放大滤波电路的输出端连接;第一本振信号电路,其输出端与所述混频器U1的LO端连接;第一衰减滤波电路,其输入端与所述混频器U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下变频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开关放大器A1,其输入端用于接收射频信号;第一衰减放大滤波电路,其输入端与所述开关放大器A1的输出端连接;混频器U1,其IF端与所述第一衰减放大滤波电路的输出端连接;第一本振信号电路,其输出端与所述混频器U1的LO端连接;第一衰减滤波电路,其输入端与所述混频器U1的RF端连接;混频器U2,其RF端与所述第一衰减滤波电路的输出端连接;第二本振信号电路,其输出端与所述混频器U2的LO端连接;第一滤波放大衰减电路,其输入端与所述混频器U2的IF端连接;混频器U3,其RF端与所述第一滤波放大衰减电路的输出端连接;第三本振信号电路,其输出端与所述混频器U3的LO端连接;其中,所述第一本振信号电路、所述第二本振信号电路和所述第三本振信号电路分别用于接收第一本振信号、第二本振信号和第三本振信号;所述混频器U3的IF端用于输出中频信号。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下变频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衰减放大滤波电路包括可调衰减器Z1、放大器A2、可调衰减器Z2、放大器A3和低通滤波器Z3,所述开关放大器A1、所述可调衰减器Z1、所述放大器A2、所述可调衰减器Z2、所述放大器A3、所述低通滤波器Z3和所述混频器U1的IF端依次串联。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下变频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衰减滤波电路包括衰减器Z4、滤波器Z5和衰减器Z6,所述混频器U1的RF端、所述衰减器Z4、所述滤波器Z5、所述衰减器Z6和所述混频器U2的RF端依次串联。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下变频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滤波放大衰减电路包括衰减器Z7、滤波器Z8、放大器A6、可调衰减器Z9、放大器A7、滤波器Z10和衰减器Z11,所述混频器U2的IF端、所述衰减器Z7、所述滤波器Z8、所述放大器A6、所述可调衰减器Z9、所述放大器A7、所述滤波器Z10、所述衰减器Z11和所述混频器U3的RF端依次串联。5.一种上变频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混频器U4,其IF端用于接收中频信号;第四本振信号电路,其输出端与所述混频器U4的LO端连接;第二滤波放大衰减电路,其输入端与所述混频器U4的RF端连接;混频器U5,其IF端与所述第二滤波放大衰减电路的输出端连接;第五本振信号电路,其输出端与所述混频器U5的LO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智文王小平石皓天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益为创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