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脱防渗漏腹腔穿刺引流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406154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2-24 13:0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防脱防渗漏腹腔穿刺引流管,包括引流管,引流管的顶端设置有球型头,引流管的中部表面安装有软管,软管的顶端安装有支撑机构,引流管的侧面底部安装有注药管,注药管的底侧安装有生理盐水管,引流管的底端安装有连接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支撑机构使得伞叶与薄膜紧贴患者腹壁,可将引流管进行固定,支撑机构的位置可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从而可以有效防止腹腔积液外渗,减少伤口感染、不愈合等不良后果,有效降低腹腔内逆行感染发生率,有效防止腹腔内用药时药物外渗,保证治疗效果,有效减轻临床医护人员反复局部按压及消毒换药所增加的工作量,有效减轻患者及其家属恐慌情绪。及其家属恐慌情绪。及其家属恐慌情绪。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脱防渗漏腹腔穿刺引流管


[0001]本技术涉及医疗用具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防脱防渗漏腹腔穿刺引流管。

技术介绍

[0002]腹腔穿刺引流是将腹腔内积液通过穿刺置管引流的方式排出体外,临床上可以用于缓解腹腔积液时所引起的呼吸困难、腹胀等症状、腹腔脓肿、腹膜炎、诊断性腹腔穿刺、腹腔内灌洗以及腹腔内用药。
[0003]在现有的腹腔穿刺引流管的技术条件基础上,常用的腹腔穿刺引流管存在着不足,如在使用时腹腔积液易沿引流管外缘外渗,进而造成伤口感染、伤口愈合不佳等不良后果;细菌沿引流管外缘逆行,进而引起腹腔内感染;行腹腔内用药时容易引起药物外渗,减弱药物在腹腔内浓度,降低治疗效果;造成医务人员反复局部按压及消毒换药,增加临床工作量;造成患者及其家属恐慌情绪,增加心理压力。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防脱防渗漏腹腔穿刺引流管。
[0005]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0006]本技术一种防脱防渗漏腹腔穿刺引流管,包括引流管,所述引流管的顶端设置有球型头,所述球型头的表面贯穿设置有均匀排列的通孔,所述引流管的中部表面安装有软管,所述软管的底端安装有螺纹帽A,所述螺纹帽A的表面安装有锁止旋钮A,所述软管的外表面设置有防滑纹,所述软管的顶端安装有支撑机构,所述支撑机构包括推环,所述推环的顶端安装有螺纹帽B,所述螺纹帽B的表面安装有锁止旋钮B,所述推环的底端安装有四片伞叶,所述四片伞叶的一侧表面安装有薄膜,且四片伞叶通过薄膜连接,所述伞叶的底端安装有支撑杆,所述引流管的侧面底部安装有注药管,所述注药管的底侧安装有生理盐水管,所述引流管的底端安装有连接头。
[0007]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支撑杆的两端均安装有大铰链,所述支撑杆分别与伞叶和软管通过大铰链活动连接。
[0008]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软管的内径略大于引流管的外径,所述软管与引流管为活动连接。
[0009]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伞叶与推环之间设置有小铰链,且小铰链安装于伞叶的一端,所述伞叶与推环通过小铰链活动连接。
[0010]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推环与引流管为活动连接,所述推环的内径略大于引流管的外径。
[0011]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锁止旋钮B与锁止旋钮A的内壁均设置有螺纹,所述锁止旋钮B与螺纹帽B为对应设置,所述锁止旋钮A与螺纹帽A为对应设置。
[0012]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引流管分别与注药管和生理盐水管为
贯通式设置,所述注药管与生理盐水管的一端均安装有连接器。
[00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
[0014]本技术是一种防脱防渗漏腹腔穿刺引流管,通过支撑机构使得伞叶与薄膜紧贴患者腹壁,可将引流管进行固定,支撑机构的位置可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从而可以有效防止腹腔积液外渗,减少伤口感染、不愈合等不良后果;有效降低腹腔内逆行感染发生率;有效防止腹腔内用药时药物外渗,保证治疗效果;有效减轻临床医护人员反复局部按压及消毒换药所增加的工作量;有效减轻患者及其家属恐慌情绪。
附图说明
[0015]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
[0016]图1是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7]图2是本技术的整体展开示意图;
[0018]图3是本技术的伞叶结构示意图;
[0019]图中:1、引流管;2、软管;3、支撑机构;4、注药管;5、生理盐水管;6、连接头;7、连接器;101、球型头;102、通孔;201、螺纹帽A;202、锁止旋钮A;203、防滑纹;301、推环;302、螺纹帽B;303、锁止旋钮B;304、伞叶;305、薄膜;306、支撑杆;307、大铰链;308、小铰链。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
[0021]其中附图中相同的标号全部指的是相同的部件。
[0022]实施例1
[0023]如图1

3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防脱防渗漏腹腔穿刺引流管,包括引流管1,引流管1的顶端设置有球型头101,球型头101的表面贯穿设置有均匀排列的通孔102,引流管1的中部表面安装有软管2,软管2的底端安装有螺纹帽A201,螺纹帽A201的表面安装有锁止旋钮A202,软管2的外表面设置有防滑纹203,软管2的顶端安装有支撑机构3,支撑机构3包括推环301,推环301的顶端安装有螺纹帽B302,螺纹帽B302的表面安装有锁止旋钮B303,推环301的底端安装有四片伞叶304,四片伞叶304的一侧表面安装有薄膜305,且四片伞叶304通过薄膜305连接,伞叶304的底端安装有支撑杆306,引流管1的侧面底部安装有注药管4,注药管4的底侧安装有生理盐水管5,引流管1的底端安装有连接头6。
[0024]进一步的,支撑杆306的两端均安装有大铰链307,支撑杆306分别与伞叶304和软管2通过大铰链307活动连接,通过大铰链307,使得支撑杆306的支撑角度可进行调节,且支撑杆306可进行展开与收起。
[0025]软管2的内径略大于引流管1的外径,软管2与引流管1为活动连接,软管2的位置可进行调整,同时当推环301固定时,推动软管2,可使得支撑杆306进行转动。
[0026]伞叶304与推环301之间设置有小铰链308,且小铰链308安装于伞叶304的一端,伞叶304与推环301通过小铰链308活动连接,当推环301固定时,支撑杆306转动可推动伞叶304转动,从而可将伞叶304展开或收起。
[0027]推环301与引流管1为活动连接,推环301的内径略大于引流管1的外径,推环301的位置可进行调整,从而可根据实际需要调整伞叶304的支撑位置。
[0028]锁止旋钮B303与锁止旋钮A202的内壁均设置有螺纹,锁止旋钮B303与螺纹帽B302为对应设置,锁止旋钮A202与螺纹帽A201为对应设置,通过螺纹帽A201以及锁止旋钮A202可将软管2进行固定,通过螺纹帽B302以及锁止旋钮B303可将推环301进行固定。
[0029]引流管1分别与注药管4和生理盐水管5为贯通式设置,注药管4与生理盐水管5的一端均安装有连接器7,通过连接器7可连接针筒。
[0030]具体的,本技术在进行腹腔穿刺治疗时的使用方法为:待穿刺针刺入患者腹壁,且可抽取腹水后,沿穿刺针置入导丝并拔出穿刺针,记录穿刺针的刺入深度,使用扩皮器沿导丝进行扩皮后拔出,然后使用本技术,旋松锁止旋钮A202与锁止旋钮B303,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脱防渗漏腹腔穿刺引流管,包括引流管(1),其特征在于,所述引流管(1)的顶端设置有球型头(101),所述球型头(101)的表面贯穿设置有均匀排列的通孔(102),所述引流管(1)的中部表面安装有软管(2),所述软管(2)的底端安装有螺纹帽A(201),所述螺纹帽A(201)的表面安装有锁止旋钮A(202),所述软管(2)的外表面设置有防滑纹(203),所述软管(2)的顶端安装有支撑机构(3),所述支撑机构(3)包括推环(301),所述推环(301)的顶端安装有螺纹帽B(302),所述螺纹帽B(302)的表面安装有锁止旋钮B(303),所述推环(301)的底端安装有四片伞叶(304),所述四片伞叶(304)的一侧表面安装有薄膜(305),且四片伞叶(304)通过薄膜(305)连接,所述伞叶(304)的底端安装有支撑杆(306),所述引流管(1)的侧面底部安装有注药管(4),所述注药管(4)的底侧安装有生理盐水管(5),所述引流管(1)的底端安装有连接头(6)。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脱防渗漏腹腔穿刺引流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杆(306)的两端均安装有大铰链(307),所述支撑杆(306)分别与伞叶(304)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沈家豪陈明泉
申请(专利权)人: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