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张智健专利>正文

清除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导管内壁痰渍生物膜的吸痰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391777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2-20 09:3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清除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导管内壁痰渍生物膜的吸痰管,包括双层的主体,其中内层的一端设有可展开的刷洗部,并且主体两端开口、形成贯通的气道;吸痰管插入人工气道至所需的位置后,将刷洗部展开、使之可触及人工气道的内壁,此时向外拉动吸痰管,刷洗部在移动过程中可以将人工气道内壁上的分泌物粘膜刷洗下来并推出,在吸痰管完全抽出时将其与痰液一并收集到外袋中,从而可方便、安全地进行收集。该装置可以有效去除呼吸系统分泌物长期粘附在人工气道内壁上形成的生物膜,减少细菌滋生,从而减少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发生,同时提高人工气道的通畅性、改善呼吸支持的效果。改善呼吸支持的效果。改善呼吸支持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清除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导管内壁痰渍生物膜的吸痰管


[0001]本技术属于呼吸耗材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清除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导管内壁痰渍生物膜的吸痰管。

技术介绍

[0002]当患者发生急性呼吸衰竭或慢性呼吸衰竭急性发作并达到需要呼吸机进行有创通气支持的程度时,就需要对其建立人工气道,主要包括气管插管和气管切开两种方式。呼吸衰竭患者一般都存在或容易发生呼吸系统感染、分泌物增多、气道清除能力下降等问题。在建立人工气道之后,原有的气道廓清和保护能力不再完整,大量呼吸系统分泌物需要从人工气道吸引排出,这时一些分泌物会粘附、沉积在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导管的内表面、形成生物膜,促使病原微生物大量滋生并储存在生物膜上,这些累积的病原微生物极易再次进入呼吸系统,使感染反复迁延,不易控制,导致抗菌素疗程延长,甚至延长气管插管和机械通气时间;同时,粘附在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导管的内表面分泌物使得人工气道出现不同程度的狭窄,通气阻力增大,呼吸做功增加。常规的静脉以及气管内抗菌药物给药方式只能对患者体内的病原菌进行杀灭、但并不能对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导管内壁分泌物和生物膜中定植和繁殖的病原微生物产生作用,因此最佳的办法是定期清除这些分泌物和生物膜,但是目前常用的吸痰管和吸痰方式并不能对这些分泌物和生物膜进行清除、也无法杀灭其中的病原菌。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清除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导管内壁痰渍生物膜的吸痰管。
[0004]本技术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0005]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清除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导管内壁痰渍生物膜的吸痰管,包括主体,所述主体包括相互套接并可相对移动的外管和内层,所述内层的长度大于所述外管、且所述内层的尾部伸出所述外管的尾部,所述内层一端设有可展开的刷洗部;所述主体两端均开口、在所述主体内部形成贯通的气道。
[0006]进一步地,所述外管和所述内层靠近尾部一侧的外壁上均设有刻度。
[0007]进一步地,所述洗刷部为充气膨胀式结构,所述外管头部开口、尾部封闭并设有单向充气口,所述洗刷部套设在所述外管头部;所述内层为中空的内管,所述内管两端开口,且所述内管头部伸出所述气囊,构成所述气道。
[0008]进一步地,所述洗刷部为可压缩回弹式结构,所述内层为中心柱,所述洗刷部设在所述中心柱头部、并收在所述外管内;所述外管两端开口、构成所述气道。
[0009]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清除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导管内壁痰渍生物膜的吸痰管,包括双层的主体,其中内层的一端设有可展开的刷洗部,并且主体两端开口、形成贯通的气道;吸痰管插入人工气道至所需的位置后,将刷洗部展开、使
之可触及人工气道的内壁,此时向外拉动吸痰管,刷洗部在移动过程中可以将人工气道内壁上的分泌物粘膜刷洗下来并推出,在吸痰管完全抽出时将其与痰液一并收集到外袋中,此时可以按照一次性医疗用品进行安全、无污染地抛弃。该吸痰管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可以有效去除呼吸系统分泌物长期粘附在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导管内壁上形成的生物膜,减少细菌定植和滋生,避免其造成机械通气患者迁延不愈的肺部感染,可以减少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发生,同时提高人工气道的通畅性,降低气道阻力、减少患者的呼吸负荷,从而改善呼吸支持的效果。
附图说明
[0010]图1为实施例1所述的清除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导管内壁痰渍生物膜的吸痰管的结构示意图;
[0011]图2为实施例1所述的吸痰管与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导管的安装方式示意图;
[0012]图3为图2在使用状态下的示意图;
[0013]图4为实施例2所述的清除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导管内壁痰渍生物膜的吸痰管的结构示意图;
[0014]图5为实施例2所述的吸痰管与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导管的安装方式示意图;
[0015]图6为图5在使用状态下的示意图;
[0016]图7为实施例3所述的清除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导管内壁痰渍生物膜的吸痰管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8为实施例3所述的吸痰管与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导管的安装方式示意图;
[0018]图9为图8在使用状态下的示意图.
[0019]其中:1、气囊;2、绒毛;3、外管;4、内管;5、气管插管;6、单向充气口;7、充气注射器/气囊测压表;8、毛刷;9、中心柱;10、海绵团。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下面结合附图和以下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0021]实施例1
[0022]如图1所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清除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导管内壁痰渍生物膜的吸痰管,包括相互套设的外管3和内管4,外管4头部开口、底部封闭且设有单向充气口6,洗刷部包括气囊1和设在气囊1表面的绒毛、可作为刷子使用,气囊1套设在外管3头部;内管4两端开口,且头部伸出气囊1、尾部伸出外管4的尾部,从而构成首尾贯通的气道,可确保人工气道通畅。
[0023]气囊1由较厚的医用PVC材料制成,使用前处于收缩状态。使用时,首先将气囊1中的气体抽出、使气囊1体积缩小;将该吸痰管放入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导管内(如图2所示),通过内管3外壁上的刻度确认已经推至所需的距离,使得内管4的远端刚好定位于气管插管/气管切开导管的远端的内腔,在单向充气口6通过空气注射器/气囊压力表7对气囊1进行充气,使之足够充盈、膨胀至能够接触到气管插管/气管切开导管内壁、并将管内封闭的程度(如图3所示),此时绒毛2紧密贴合在气管插管/气管切开导管内壁上;将吸痰管向外徐徐拉出,气囊1上的绒毛2在移动过程中可以将人工气道内壁上的分泌物粘膜刷洗下来,同
时由于气囊1对人工气道进行了封闭,可以防止清洁过程中脱落的痰渍生物膜进入呼吸道深部,在气囊1和绒毛2的共同推动下将分泌物粘膜推出气管插管/气管切开导管、并在吸痰管完全抽出时收集到外袋(外部软袋,常规吸痰管都具有这一结构,图中未示出)中。之后将该吸痰管与收集的痰液按照一次性医疗用品进行安全、无污染的抛弃即可。
[0024]实施例2
[0025]如图4所示,本技术实施例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提供了第二种清除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导管内壁痰渍生物膜的吸痰管,其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内管4替换为实心的中心柱9,洗刷部替换为毛刷8,毛刷8设在中心柱9头部、并收入外管3内,外管3的头部和尾部均开口、构成首尾贯通的气道,可确保人工气道通畅,中心柱9的尾部伸出外管3。
[0026]使用前,毛刷8在外管3内处于收缩状态;使用时,当外管的远端到达气管插管/气管切开导管的远端的所需位置时(如图5所示),推动中心柱9、将毛刷8从外管4的头部推出,使毛刷8展开、触及人工气道的内表面(如图6所示);将吸痰管向外徐徐拉出,毛刷8在移动过程中可以将人工气道内壁上的分泌物粘膜刷洗下来并逐渐推出,并在吸痰管完全抽出时收集到外袋中。毛刷8收在外管3内,待达到所需位置时才推出展开,可以确保将分泌物粘膜沿一个方向刷洗和推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清除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导管内壁痰渍生物膜的吸痰管,其特征在于,包括主体,所述主体包括相互套接并可相对移动的外管和内层,所述内层的长度大于所述外管、且所述内层的尾部伸出所述外管的尾部,所述内层一端设有可展开的洗刷部;所述主体两端均开口、在所述主体内部形成贯通的气道。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清除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导管内壁痰渍生物膜的吸痰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管和所述内层靠近尾部一侧的外壁上均设有刻度。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清除气管插管或气管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智健吴易东
申请(专利权)人:张智健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