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活动式屋脊形食用菌遮阳棚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403421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2-24 13:0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活动式屋脊形食用菌遮阳棚,属于食用菌栽培技术领域,包括棚顶覆盖物、外棚、和设置在外棚内部的内棚,内棚上设置降温装置、通风装置,外棚上设有遮阳装置;外棚包括多个外棚框架和将外棚框架连接起来的外棚连杆;内棚包括多个内棚框架和将内棚框架连接起来的内棚连杆;棚顶覆盖物包括敷设于外棚框架上方的外棚顶覆遮阳网和敷设于内棚框架外侧面的内棚覆绿白膜;外棚顶覆遮阳网的上下面各设一层黄金绳。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新颖,使用方便,为食用菌越夏提供了较为适宜的温度保障,配合通风装置及降温装置,能够使食用菌菌棒安全越夏。菌棒安全越夏。菌棒安全越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活动式屋脊形食用菌遮阳棚


[0001]本技术属于食用菌栽培
,具体涉及一种活动式屋脊形食用菌遮阳棚。

技术介绍

[0002]食用菌的生长发育受到内、外双重因素所控制。内部因素是由食用菌自身的遗传规律所决定的,是长期自然进化的结果。外部因素就是人为创造出适应其种性的生态环境,来满足生长发育所需。外部因素包括营养条件和环境条件,营养条件主要指碳源、氮源、无机盐类及生长激素物质,环境条件包括温度、空气相对湿度、光照、氧和二氧化碳,只有当这些外部因素和内部因素相协调时,菇体才会正常地生长发育并获得优质高产,否则容易减产,甚至不出菇,直接影响经济效益。
[0003]要满足食用菌生长发育的环境条件,必须提供适合的栽培设施,通过对设施进行人工或自动调节,满足食用菌生长发育所需要的温度、湿度、光照、氧气等条件。
[0004]不同的食用菌种类要求的适宜生长温度不同。同一种食用菌不同生长阶段,需要的温度也不同,为此,需要采取各种有效的措施对不同种类食用菌的不同生长阶段,提供适宜的温度。利用自然温度、通过设施调节满足食用菌生长发育所需要温度条件是一种经济、简单、有效的措施。
[0005]塑料大棚是食用菌生产最常见的栽培设施。塑料大棚的种类较多,按用材可分为钢骨架大棚、竹木骨架大棚、水泥骨架大棚等,从外观上又可分为拱形大棚和斜坡形大棚、地上式大棚和半地下式大棚。而拱形大棚因建造相对简单,在生产上较为常用。拱形大棚上覆盖物也多种多样,PEP绿白膜和PVC膜是两种较常见的塑料薄膜覆盖材料。据PEP绿白膜对香菇设施栽培环境因子及香菇品质的影响试验结果,7月下旬,与PVC膜相比,PEP绿白膜覆盖材料可以使大棚内中午最高温度降低1.6~2.1℃,光照强度由5088 lx降至279 lx,空气相对湿度由50.1%提高至73.2%。在中原地区,7~8月份气温较高,旬最高温度达38℃甚至更高,并且,有的年份持续高温,远超过以香菇为代表的食用菌安全越夏所需要的适宜温度32℃以下,采用单层PEP绿白膜覆盖物,虽然有降温功能,但降温幅度小,大棚内香菇菌棒不能安全越夏,香菇菌棒因受高温危害而腐烂现象经常发生。因此,需要对有单层PEP绿白膜覆盖的大棚进行改造,在拱形大棚棚顶外1米增加一层遮阳网,在绿白膜大棚外侧增加降温水管,降低夏季绿白膜大棚内温度,是提高香菇菌棒越夏成功率的关键措施。同时,辅以绿白膜大棚内部微喷雾降温,能够使越夏香菇菌棒温度保持在32℃以下,保证香菇菌棒能够安全越夏。
[0006]建造双层大棚,在食用菌生产上较为常见。例如:魏银初、班新河等编著的《香菇种植能手谈经》,在“春栽夏出香菇生产模式”中,提出4种田间栽培设施,分别是“双层

人'字形出菇棚”、“双层拱形出菇棚”、“遮阳网平棚+

人'字形薄膜棚”、“遮阳网平棚+拱形薄膜棚”,其中,对“双层

人'字形出菇棚”描述为,“为做到遮荫、保湿、避雨、通风,夏季田间栽培香菇搭设成双层“人”字形出菇棚,下层是塑料薄膜,薄膜可以上下伸缩,下雨时拉下薄膜,
防止雨淋菌棒,大通风时可以收起薄膜;上层是遮阳网和草苫,用作遮荫;周围用遮阳网围护”。这里只指出了双层“人”字形出菇棚“上层是遮阳网和草苫,用作遮荫”,这种遮阳网和草苫是相对固定的,当冬季不需要遮荫时,需要人工去除遮阳网和草苫,人力投入较多,增加设施调节成本。在朱国庆的技术专利:一种双层食用菌种植大棚(授权公布号:CN211861318U)中,双层大棚是双层拱形大棚,“所述外棚顶覆盖物包括外棚顶覆膜、外棚顶防寒被和内棚覆绿白膜,所述外棚顶覆膜、外棚顶防寒被依次敷设于外棚外侧面”,在该专利“说明书”中明确,“所述降温直管至少设有两根”。这与本专利以降温为目的,建造活动式屋脊形食用菌遮阳外棚不同。

技术实现思路

[0007]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传统技术的不足之处,在拱形PEP绿白膜外侧建造一种降温效果好的活动式屋脊形食用菌遮阳外棚。
[0008]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0009]一种活动式屋脊形食用菌遮阳棚,包括棚顶覆盖物、外棚、和设置在所述外棚内部的内棚,所述内棚上设置降温装置、通风装置,所述外棚上设有遮阳装置;
[0010]所述外棚包括多个外棚框架和将所述外棚框架连接起来的外棚连杆;
[0011]所述内棚包括多个内棚框架和将所述内棚框架连接起来的内棚连杆;
[0012]所述棚顶覆盖物包括敷设于所述外棚框架上方的外棚顶覆遮阳网和敷设于所述内棚框架外侧面的内棚覆绿白膜;所述外棚顶覆遮阳网的上下面各设一层黄金绳。
[0013]进一步的,所述外棚框架包括外立管、外顶斜撑管和第一斜撑,两根所述外顶斜撑管的上端部相连接,呈屋脊形;
[0014]所述外立管包括与所述外顶斜撑管的上端部相连接的脊部外立管、与所述外顶斜撑管的下端部相连接的肩部外立管;
[0015]所述第一斜撑的一端与所述肩部外立管相连接,所述第一斜撑的另一端与所述外顶斜撑管相连接。
[0016]进一步的,所述外棚连杆包括与所述肩部外立管相连接的肩部外棚连杆、与所述外顶斜撑管的上端部相连接的脊部外棚连杆。
[0017]进一步的,所述内棚框架包括内立管、内顶弧管和第二斜撑,两根所述内顶弧管的上端部通过弯接管连接;
[0018]所述内立管包括与所述内顶弧管的上端部相连接的第一内立管、与所述内顶弧管的下端部相连接的第二内立管;
[0019]所述第二斜撑的一端与所述内顶弧管相连接,所述第二斜撑的另一端与所述外顶斜撑管相连接。
[0020]进一步的,所述内棚连杆包括与所述内顶弧管的上端部相连接的第一内棚连杆、与所述第二内立管相连接的第二内棚连杆。
[0021]进一步的,所述降温装置包括直通水管、与所述直通水管相接通的弧形水管、与所述弧形水管相接通的第一降温管和第二降温管;所述第一降温管和第二降温管上均设有微喷头。
[0022]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降温管设置在所述内棚框架的上部;所述第二降温管设置在
所述内棚框架的下部;所述第一降温管和第二降温管均沿所述内棚连杆方向延伸。
[0023]进一步的,所述通风装置包括固定座、设置在所述固定座上的卷膜机固定杆、与所述卷膜机固定杆相连接的卷膜机、与所述卷膜机铰接的内棚卷膜杆,所述内棚卷膜杆与所述内棚覆绿白膜的端部相连接。
[0024]进一步的,所述遮阳装置包括与所述外棚顶覆遮阳网一端相连接的卡槽、与所述外棚顶覆遮阳网另一端相连接的外棚卷膜杆、与所述外棚卷膜杆铰接的涡轮卷膜机、与所述涡轮卷膜机铰接的卷膜机连杆、与所述卷膜机连杆铰接的摇把;所述卡槽固定在所述脊部外棚连杆上。
[0025]进一步的,所述外棚顶覆遮阳网的一端通过卡簧固定在所述卡槽内,所述外棚顶覆遮阳网的另一端通过固定夹固定在所述外棚卷膜杆上。
[0026]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27]本技术采用内外双层棚架模式,在绿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活动式屋脊形食用菌遮阳棚,包括棚顶覆盖物、外棚、和设置在所述外棚内部的内棚,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棚上设置降温装置、通风装置,所述外棚上设有遮阳装置;所述外棚包括多个外棚框架和将所述外棚框架连接起来的外棚连杆;所述内棚包括多个内棚框架和将所述内棚框架连接起来的内棚连杆;所述棚顶覆盖物包括敷设于所述外棚框架上方的外棚顶覆遮阳网和敷设于所述内棚框架外侧面的内棚覆绿白膜;所述外棚顶覆遮阳网的上下面各设一层黄金绳。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活动式屋脊形食用菌遮阳棚,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棚框架包括外立管、外顶斜撑管和第一斜撑,两根所述外顶斜撑管的上端部相连接,呈屋脊形;所述外立管包括与所述外顶斜撑管的上端部相连接的脊部外立管、与所述外顶斜撑管的下端部相连接的肩部外立管;所述第一斜撑的一端与所述肩部外立管相连接,所述第一斜撑的另一端与所述外顶斜撑管相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活动式屋脊形食用菌遮阳棚,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棚连杆包括与所述肩部外立管相连接的肩部外棚连杆、与所述外顶斜撑管的上端部相连接的脊部外棚连杆。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活动式屋脊形食用菌遮阳棚,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棚框架包括内立管、内顶弧管和第二斜撑,两根所述内顶弧管的上端部通过弯接管连接;所述内立管包括与所述内顶弧管的上端部相连接的第一内立管、与所述内顶弧管的下端部相连接的第二内立管;所述第二斜撑的一端与所述内顶弧管相连接,所述第二斜撑的另一端与所述外顶斜撑管相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班新河史红鸽魏银初潘正茂高新国孙联合贺建峰郝仰坤米胜利董帅厅
申请(专利权)人:驻马店市农业科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