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体式石英舟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40055 阅读:24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单、多晶太阳能电池制造中双面扩散生产效率的连体式石英舟结构,属于光伏技术中太阳能电池制造的技术领域。特征是由托架杆、单面槽上隔片杆、双面槽上隔片杆、单面槽下隔片杆、主连接杆组成六个安放太阳能电池板的六个腔孔,所述单面槽上隔片杆靠内腔孔面垂直设有第一单面插片槽;所述双面槽上隔片杆上两面垂直设有双面插片槽;所述单面槽下隔片杆上水平设有第二单面插片槽。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不改变现有扩散炉结构的基础上,能实现在采用双面扩散情况下,使扩散的产量达到300片/炉的石英舟,保证了在充分利用现有设备的潜能,使产量最大化的同时,也使产品的平均光电转换效率达到最高化。(*该技术在201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提高125X125型单、多晶太阳能电池制造中双面扩 散生产效率的连体式石英舟结构,具体地说特别适用于大规模大批量生产高 光电转换效率的太阳能电池的扩散工序的生产,属于光伏技术中太阳能电池 制造的

技术介绍
目前,太阳能电池制造生产中,扩散是制造太阳能电池光电转换核心部件 一PN结的工艺环节,是太阳能电池制造的关键技术。生产实践证明,采用 双面扩散工艺比采用单面扩散工艺进行生产的太阳能电池,其光电转换效率 约高出0.25%,但现有扩散炉的炉膛结构和现有的承载硅片进行扩散的石英 舟的结构决定了如采用单面扩散进行生产,每扩散一炉可产出300片,而采 用双面扩散进行生产,则每扩散一炉只能产出150片,可见,在现有的扩散 炉和石英舟的结构条件下,存在着"高产量但低效率"和"高效率但低产量" 的矛盾问题,这一问题是制约生产发展和效益最大化的瓶颈所在。在已有技术中,通常采用石英舟的长度是408mm,宽度是155mm,每个 舟设有75个槽位(槽位的方向与舟体的长度方向垂直,扩散时气流的方向与 硅片表面垂直),每两个槽位之间的中心距离为4.76mm,两个舟沿长度方向 排在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连体式石英舟结构,由托架杆(1)、单面槽上隔片杆(2)、双面槽上隔片杆(3)、单面槽下隔片杆(4)、主连接杆(5)及支承杆(7)铸成整体式石英舟体,其特征是:采用托架杆(1)、单面槽上隔片杆(2)、双面槽上隔片杆(3)、单面槽下隔片杆(4)、主连接杆(5)及支承杆(7)组成六个安放太阳能电池板的六个腔孔,所述单面槽上隔片杆(2)设置在石英舟体两侧顶头,所述单面槽上隔片杆(2)靠内腔孔面垂直设有第一单面插片槽(8);所述双面槽上隔片杆(3)间隔等距离设置在石英舟体中间,所述双面槽上隔片杆(3)上两面垂直设有双面插片槽(9);在每个安放电池板的腔孔底部设置有单面槽下隔片杆(4),所述单面槽下隔...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杜正兴罗劲
申请(专利权)人:无锡尚品太阳能电力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2[中国|江苏]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