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氢系统管路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2399299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2-20 09:4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供氢系统管路,包括储氢机构、储氮机构及加氢机构;所述加氢机构包括直充管路和调压管路,所述储氢机构包括与所述直充管路输入端导通的第一输出端、与所述调压管路输入端导通的第二输出端;所述加氢机构管路上设置有若干气动阀和单向阀;所述储氮机构输出端与所述调压管路输入端导通。旨在解决供氢系统管路只能针对单一的加氢接口或单一的加注压力进行充装的技术问题。一的加注压力进行充装的技术问题。一的加注压力进行充装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供氢系统管路


[0001]本技术涉及氢气加注
,具体涉及一种供氢系统管路。

技术介绍

[0002]氢能是一种新型能源,与传统化石燃料相比,具有零污染、利用率高、危险系数小的优点,在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压力下,以及各国加速能源转型的战略背景下,是未来具有巨大发展潜力的能源。
[0003]氢气是代替石油的理想能源,氢燃料电池汽车是未来环保车辆的发展趋势。目前,世界各主流车企均在研发氢燃料电池车。推动氢燃料电池车的发展,离不开加氢站的支持,加氢基础设施(加氢站)的建设是必不可少的。
[0004]现有技术中,通常为固定式加氢站,然而建设固定式加氢站投资大、选址困难、建设周期长,导致在短期内加氢站的数量较少,加氢站的覆盖范围难以形成规模化的供氢网络。当氢燃料电池汽车需要加氢时,需要在氢燃料用完之前行驶到加氢站进行加氢,限制了氢燃料电池汽车的行驶范围,不能满足氢燃料电池车的及时加氢需求,进而限制了氢燃料电池车的推广发展。当前,发展建设可移动的应急加氢系统/站是解决困境的重要途径之一。
[0005]目前的应急加氢系统/站的供氢系统管路仅适用于单一的加氢接口或/和固定的加注压力进行充装,使得应急加氢系统/站的应用范围受到了极大的限制。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供氢系统管路,以解决现有应急加氢系统/站只能针对单一的加氢接口或单一的加注压力进行充装的技术问题。
[0007]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08]设计一种供氢系统管路,包括移动载具,所述移动载具上设置有储氢机构、储氮机构及加氢机构;所述加氢机构包括直充管路和调压管路,所述储氢机构包括与所述直充管路输入端导通的第一输出端、与所述调压管路输入端导通的第二输出端;所述加氢机构管路上设置有若干气动阀和单向阀;所述储氮机构输出端与所述调压管路输入端导通。
[0009]优选的,所述调压管路中设置有调压泵和预冷器;所述调压泵和预冷器连接管路中设置有单向阀和气动阀。
[0010]优选的,所述储氮机构输出端与所述调压泵输入端由对应的管路导通,且在所述储氮机构输出端设置有电磁阀和调压阀,所述调压泵输入端设置有压力表、压力变送器及电磁阀。
[0011]优选的,所述调压泵的驱动气体为所述预冷器的冷却气体。
[0012]优选的,所述增压泵驱动气体为所述储氮机构中的氮气。
[0013]优选的,所述储氢机构包括若干氢气集装格,且所述氢气集装格管路并联设置。
[0014]优选的,所述加氢机构输出端并列设置有两个压力变送器,用以实现校对。
[0015]优选的,所述应急加注系统还设置有放散管及安全阀,所述安全阀与所述放散管导通。
[0016]优选的,所述加氢机构输出端接口型号设置为TK16、TK25或/和TK17。
[001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主要有益技术效果在于:
[0018]1.本技术可以调节氢气加注过程中的氢气压力,满足不同压力的储气罐的充氢需求;设置有不同型号的加氢接口,提高了应急氢气加注系统的普遍适用性。
[0019]2. 本技术采用氢气集装格为应急加注系统提供氢气源,不仅可以从加氢站、化工厂副产氢、新能源(比如光伏发电制氢站、太阳能发电制氢站)进行补氢,也可以直接更换满氢集装格,节省充氢时间,提高救援效率。
附图说明
[0020]图1为本技术工艺流程示意图。
[0021]图2为本技术管路结构示意图。
[0022]图中,1为移动载具,2为储氢机构,3为储氮机构,31为调压阀,4为加氢机构,41为直充管路,42为调压管路,43为加注段管路,5为增压泵,6为预冷器,7为流量计,8为安全阀,9为温度变送器,10为加注接口,11为压力表,12为压力变送器,13为气控阀,14为单向阀,15为电磁阀。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来说明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但以下实施例只是用来详细说明本技术,并不以任何方式限制本技术的范围。
[0024]在本技术技术方案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如涉及术语“上”、“下”、“前”、“后”、“左”、“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本申请如涉及“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非是限定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
[0025]实施例1:一种供氢系统管路,参见图1,包括移动载具1、储氢机构2、储氮机构3及加氢机构4,所述储氢机构2、储氮机构3及加氢机构4依次安装在所述移动载具1上。
[0026]所述储氢机构2是由若干氢气集装格组成,采用氢气集装格的设计不仅可以从加氢站、化工厂副产氢、新能源(比如光伏发电制氢站、太阳能发电制氢站)获得氢气,还可以直接更换充满氢气的新集装格,节省了充气的时间,大大提高了救援的效率;所述氢气集装格管路结构并联设置,同时集中为管路供氢;所述储氢机构2出口端与所述加氢机构4入口端通过导管导通,在储氢机构2的出口端的管路上依次设置有压力表、压力变送器及气控阀,所述压力表实时显示氢气集装格内的氢气压力,所述压力变送器将氢气集装格内的压力转换为电信号传送至控制系统,所述气控阀设置在氢气集装格出口的主管路上,控制氢气的通断。
[0027]所述加氢机构4包括直充管路4、和调压管路42及加注段43,所述直充管路41一端与氢气集装格管路主路导通,另一端与所述加注段导通,所述直充管路41上设置有气控阀和单向阀,所述气控阀控制直充管路41的通断,当需要使用直充功能时,所述气控阀打开,
所述单向阀防止高压氢气直充时反向流动,造成一定的安全隐患;所述调压管路42与氢气集装格管路主路导通后,依次设置有第一气控阀、第一单向阀、增压泵5、第二单向阀、第二气控阀及预冷器6,然后管路与所述加氢机构加注段43导通,所述增压泵5选用2GBD系列气体增压泵,使用气体驱动,无电弧及火花,适用于易燃易爆的气体及场所,且无需任何电源,利用压缩空气作为动力源对气体进行增压,当出口压力达到预定压力值时,增压泵5内部空气增压阀自动停止工作,当出口压力低于预定压力值时,自动补压,保持压力恒定,且保压时无需消耗额外能量;所述第一气控阀控制氢气去往增压泵5,当需要增压泵5增压时,所述第一气控阀打开,所述第一、二单向阀作用功能一致,防止管内高压氢气回流造成安全隐患,所述第二气控阀控制增压后的氢气的通断,所述增压泵5与所述储氮机构3通过管路导通,所述增压泵5的排气管路与预冷器6连接,利用增压泵5的驱动气体排气作为预冷器的冷却气体,所述增压泵5的驱动气体为储氮机构3中的氮气;所述加注段43一端与所述直充管路41及调压管路42的输出端汇合导通后,依次设置有流量计7、安全阀8、温度变送器9、压力表、压力变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供氢系统管路,其特征在于,包括储氢机构、储氮机构及加氢机构;所述加氢机构包括直充管路和调压管路,所述储氢机构包括与所述直充管路输入端导通的第一输出端、与所述调压管路输入端导通的第二输出端;所述加氢机构管路上设置有若干气动阀和单向阀;所述储氮机构输出端与所述调压管路输入端导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供氢系统管路,其特征在于,所述调压管路中设置有调压泵和预冷器;所述调压泵和预冷器连接管路中设置有单向阀和气动阀。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供氢系统管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氮机构输出端与所述调压泵输入端由对应的管路导通,且在所述储氮机构输出端设置有电磁阀和调压阀,所述调压泵输入端设置有压力表、压力变送器及电磁阀。4.根据权利要求2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亮李明昕陈延鹏黄景龙高正志
申请(专利权)人:正星氢电科技郑州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