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用于淤泥质场地的非打桩式光伏面板支架基础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397462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2-20 09:44
一种适用于淤泥质场地的非打桩式光伏面板支架基础结构,包括浅埋基础预制件,浅埋基础预制件包括水平向埋管和竖向管桩,多根水平向埋管进行横向、竖向或/和交叉连接构成平面支撑框架,水平向埋管上设有若干个透水孔;竖向管桩与平面支撑框架连接,竖向管桩顶部用于安装光伏支架。本基础结构具有安全可靠、经济合理、施工方便等优点,且能有效减少在滩涂等淤泥质场地的作业时间,可替代目前淤泥质场地建设光伏电站时最常用但是存在构件造价高、施工难度大、施工周期长且易受潮间带施工环境影响的预制钢筋混凝土桩基础。响的预制钢筋混凝土桩基础。响的预制钢筋混凝土桩基础。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适用于淤泥质场地的非打桩式光伏面板支架基础结构


[0001]本技术属于光伏面板支架基础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适用于淤泥质场地的非打桩式光伏面板支架基础结构。

技术介绍

[0002]建设近海滩涂光伏电站将是未来光伏电站开发的重要方向之一。近海滩涂地区存在地基承载力较弱、地下水位浅、环境腐蚀性较强、潮汐涨落影响大、风荷载显著等特点,导致在近海滩涂地区建设光伏电站面临光伏面板支架基础定制成本及施工安装成本居高不下等问题。因此,光伏面板支架基础的设计与施工安装成本是制约滩涂光伏电站开发的控制性因素。
[0003]现有技术中已有滩涂光伏电站支架基础结构和施工方法的案例,例如中国专利CN104420477A记载了一种滩涂光伏电站支架基础结构及施工方法,其基础为预制钢筋混凝土桩柱,利用机械沉桩,基础顶部预埋有连接件,光伏支架通过该预连接件与基础连接。该基础型式存在施工周期长、施工难度大且易受潮间带施工环境影响等难题,经济性与施工便利性受到很大影响。
[0004]中国专利CN107794902B记载了一种滩涂光伏电站施工方法,将滩涂地块分区进行平整,在平整后的各区地块上引孔,然后将小截面型钢插入孔洞进行支架基础现浇,使得支架基础长度规格可控,但是滩涂平整工程量大,经济性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0005]鉴于
技术介绍
所存在的技术问题,本技术所提供的适用于淤泥质场地的非打桩式光伏面板支架基础结构,具有安全可靠、经济合理、施工方便等优点,且能有效减少在滩涂等淤泥质场地的作业时间,可替代目前淤泥质场地建设光伏电站时最常用但是存在构件造价高、施工难度大、施工周期长且易受潮间带施工环境影响的预制钢筋混凝土桩基础。
[0006]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取了如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0007]一种适用于淤泥质场地的非打桩式光伏面板支架基础结构,包括浅埋基础预制件,浅埋基础预制件包括水平向埋管和竖向管桩, 多根水平向埋管进行横向、竖向或/和交叉连接构成平面支撑框架,水平向埋管上设有若干个透水孔;竖向管桩与平面支撑框架连接,竖向管桩顶部用于安装光伏支架。
[0008]优选的方案中,所述的竖向管桩数量为多根,多根竖向管桩与平面支撑框架垂直连接。
[0009]优选的方案中,所述的若干个透水孔均匀分布。
[0010]优选的方案中,所述的水平向埋管为一段或均匀多段结构。
[0011]优选的方案中,所述的水平向埋管和竖向管桩为圆管、方管、梯形管或椭圆管。
[0012]优选的方案中,所述的水平向埋管和竖向管桩采用耐腐蚀的合成材料。
[0013]优选的方案中,所述的光伏支架包括与竖向管桩连接的前立柱和后立柱,后立柱
上设有斜撑。
[0014]优选的方案中,所述的前立柱和后立柱通过预连接件与竖向管桩连接。
[0015]优选的方案中,所述的预连接件为预埋钢板或预埋螺栓。
[0016]本专利可达到以下有益效果:
[0017]1、现有技术中一般采用预制钢筋混凝土桩或预应力管桩等深基础,该基础型式存在淤泥质场地施工难度大、安装时间长、制作与安装成本高等问题。而本技术采用合成材料制作的浅埋式基础,具有材料用量少、制作成本低、防腐蚀效果好、施工方便且快速等优点,同时可满足结构承载要求。
[0018]2、现有技术由于淤泥质场地各支架基础点位高程不一,需根据每个地方高程点定制相应高程的支架基础,以满足支架基础顶部达到统一控制高程。而本技术支架基础长度规格及竖向管桩顶高程容易控制,能以较小的填方量降低支架基础的制作和施工安装费用。
[0019]3、现有技术一般采用机械沉桩施工方法。而本技术采用浅埋式基础,仅需开挖一定深度的沟渠,然后进行回填。此种方法土方开挖量小,施工周期短,施工难度小,且不易受潮间带施工环境影响。
附图说明
[0020]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
[0021]图1为本技术安装示意图。
[0022]图中:为浅埋基础预制件1,水平向埋管1

1,竖向管桩1

2,透水孔1

3,支架2,前立柱2

1,后立柱2

2,斜撑2

3,预连接件3。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优选的方案如图1所示,一种适用于淤泥质场地的非打桩式光伏面板支架基础结构,包括浅埋基础预制件1,光伏支架2设置于浅埋基础预制件1上。浅埋基础预制件1包括设于地面下的水平向埋管1

1和竖向管桩1

2,水平向埋管1

1布置型式为横向、竖向或交叉,水平横向埋管1

1为一段或均匀多段结构,水平向埋管1

1均匀分布透水孔1

3,有利于透水降低向上的浮托力。多根竖向管桩1

2原则上顶部高程相等;
[0024]光伏支架2包括前立柱2

1、后立柱2

2和斜撑2

3,前后立柱分布设于不同的竖向管1

2上;该竖向管桩1

2顶部预埋有预连接件3,光伏支架2通过预连接件3与基础1连接。浅埋基础预制件1的水平向埋管1

1和竖向管桩1

2的截面为圆管、方管、梯形管或椭圆管,浅埋基础预制件1材质为耐腐蚀合成材料;前后立柱布置型式为两根立柱或四根立柱,前后立柱截面为圆管、方管、梯形管、椭圆管;预连接件3为预埋钢板或预埋螺栓,分别与光伏支架的前后立柱相连接。
[0025]工作原理:
[0026]淤泥质滩涂场地存在地基承载力较弱、地下水位浅、环境腐蚀性较强、潮汐涨落影响大、风荷载显著等特点,传统滩涂光伏电站基础多采用预制钢筋混凝土桩或预应力管桩等深基础型式,该基础型式存在施工周期长、施工难度大且易受潮间带施工环境影响等难题,经济性与施工便利性受到很大影响,制约了滩涂地区建设光伏的快速发展。
[0027]本浅埋式基础无需采用机械沉桩措施。由于光伏支架主要承受横向载荷,滩涂场地的厚淤泥层难以提供承载力,传统桩式结构需要较大埋深抵御上拔力。本基础仅需浅挖一定深度的沟渠,同时将浅埋基础预制件1放置于沟渠内,然后回填具有承载能力的粘土或沙土土体,即可在较小埋深下提供足够的抗拔力。
[0028]上述的实施例仅为本技术的优选技术方案,而不应视为对于本技术的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记载的技术方案,包括权利要求记载的技术方案中技术特征的等同替换方案为保护范围。即在此范围内的等同替换改进,也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适用于淤泥质场地的非打桩式光伏面板支架基础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浅埋基础预制件(1),浅埋基础预制件(1)包括水平向埋管(1

1)和竖向管桩(1

2), 多根水平向埋管(1

1)进行横向、竖向或/和交叉连接构成平面支撑框架,水平向埋管(1

1)上设有若干个透水孔(1

3);竖向管桩(1

2)与平面支撑框架连接,竖向管桩(1

2)顶部用于安装光伏支架(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于淤泥质场地的非打桩式光伏面板支架基础结构,其特征在于:竖向管桩(1

2)数量为多根,多根竖向管桩(1

2)与平面支撑框架垂直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于淤泥质场地的非打桩式光伏面板支架基础结构,其特征在于:若干个透水孔(1

3)均匀分布。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于淤泥质场地的非打桩式光伏面板支架基础结构,其特征在于:水平向埋管(1

1)为一段或均匀多段结构。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闫俊义林琳刘建平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三峡新能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