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机壳塞片半自动压装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2397048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2-20 09:4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电机壳塞片半自动压装系统,包括定位柱、与其插接用于固定被压装工件的定位销、位于定位柱周围的多台塞片压装机和弯管压装机,每台塞片压装机包括3个压装头,定位柱1设有四个定位面,每个压装头能够压紧塞片并与液压压装机构的活塞杆相连;所述弯管压装机前端设有用于固定弯管的弯管压紧装置,弯管压紧装置与液压压装机构的活塞杆相连;各液压机构均与电控装置相连,电控装置能控制液压油缸的活塞杆动作,推动壳塞片和弯管与电机壳过盈配合。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用平装式、多孔同时压装,靠工件自重自由落入,不需要加装压紧模块,即可保证压装工作进行和装夹的安全性,通过对称压装可以保证工件不变形。通过对称压装可以保证工件不变形。通过对称压装可以保证工件不变形。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机壳塞片半自动压装系统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半自动压装机系统,具体涉及一种电机壳塞片半自动压装系统。

技术介绍

[0002]随着国家对排放法规的高标准严要求,乘用车的新能源开发和轻量化已经成为目前汽车行业重要的发展方向,新能源电动汽车得到的蓬勃发展,在这一发展趋势的推动下,动力系统的铝合金铸件获得了广泛的应用。动力系统的部件集成化又使电机壳体的外部形状更加复杂、制造技术要求更高,水道清砂口处的塞片安装要求更加严格。以往安装此处塞片均采用手工敲击安装和单孔压装,首先由于敲击时工件在震动力的作用下内部应力释放,工件发生变形,单孔压装效率较低装夹不稳定,造成已加工重要尺寸和形位公差产生变化;其次压入力不均匀无法保证安装高度一致,都会造成产品质量不稳定。
[0003]现有技术公开了一种发动机缸体碗形塞手动拔出装置,包括螺纹套管、螺纹杆和套锤,螺纹套管一端的侧壁设置有两个同轴的磁性定位销,两个磁性定位销沿螺纹套管的径向安装且以螺纹套管的轴心为对称轴相互对称,并且两个磁性定位销的长度之和等于螺纹套管的外径,磁性定位销由带磁性的“半球”状结构和不带磁性的“圆柱”状结构同轴一体构造而成,整体呈“香菇”状,其中磁性定位销的“圆柱”状结构活动贯穿设置在螺纹套管的侧壁内部,而“半球”状结构则位于螺纹套管的内部。现有技术还公开了一种凸轮轴碗形塞片压装装置,包括圆柱形压装块,压装块下端中心部位开设有凹槽,凹槽内配合设置有磁块,压装块下端还同轴设置有与待加工凸轮轴的中心工艺槽相配合的压装杆,压装杆的上端深入凹槽内,且与磁块贴合接触,压装块侧面固接有用于手持的把杆,压装杆的下端配合粘吸碗形塞片,磁块采用纽扣型钕铁硼强磁铁,压装杆采用硬质高碳圆钢制作,压装杆与凹槽之间为过盈配合连接,把杆与压装块之间采用螺纹旋紧连接。现有技术还公开了一种碗形塞自动上料压装装置,包括机台和设于所述机台的多组第一送料组件、多组第一压装组件、能够驱动第一压装组件沿Y向平移的压装驱动机构、能够驱动第一送料组件和第一压装组件沿X向平移的X向驱动机构、能够驱动第一送料组件和第一压装组件Z向移动的Z向驱动机构,通过第一送料组件将碗形塞输送至第一压装组件,通过压装驱动机构驱动第一压装组件将所述碗形塞压入产品,通过X向驱动机构驱动第一送料组件和第一压装组件沿X向平移。但是,上述装置并不适用于电机壳碗型塞安装。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就在于提供一种电机壳塞片半自动压装系统,以解决同时对电机壳上的12个塞片和弯管进行压装的问题。
[0005]本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0006]一种电机壳塞片半自动压装系统,包括定位柱1、与其插接用于固定电机壳6的定位销2、设置于定位柱1周围的4台塞片压装机和1台弯管压装机;
[0007]所述每台塞片压装机包括3个用于压紧塞片3的压装头,3个压装头在垂直方向并排设置,压装头末端与液压压装机构5的活塞杆连接;所述定位柱1设有四个定位面,每个定位面对应一台塞片压装机;所述弯管压装机前端设有用于固定弯管4的弯管压紧装置,其与液压压装机构5的活塞杆相连;各液压压装机构5均与电控装置相连,电控装置能够控制液压油缸的活塞杆动作,推动塞片3和弯管4与电机壳6过盈配合。
[0008]进一步地,所述4台塞片压装机两两对称安装在定位柱1四周。
[0009]进一步地,所述弯管压装机设置于其中两台相邻的塞片压装机之间。
[0010]进一步地,所述各液压压装机构5均为液压油缸,还包括与活塞杆连接的活塞及油缸15。
[0011]更进一步地,所述每个压装头由橡胶圈13和塞片安装头14组成,橡胶圈13套在塞片安装头14上,由橡胶圈13的涨紧力将塞片3卡入塞片安装头14上,塞片安装头14末端与液压油缸的活塞杆螺纹连接。
[0012]更进一步地,所述弯管压紧装置包括铰接的上半固定管8和下半固定管9,上半固定管8和下半固定管9用于压紧弯管4,其末端通过连接销10与连接头11相连,连接头11外侧套有套筒12,且连接头11末端与液压油缸的的活塞杆螺纹连接。
[0013]进一步地,还包括光栅机构7,为红外线对射装置,设置于每台塞片压装机和弯管压装机的两侧,用于防止液压压装机构5启动时人体误入工作区。
[00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电机壳塞片半自动压装系统,采用平装式、多孔同时压装,可同时对电机壳上的12个塞片和弯管进行压装,有效提升压装效率;根据工件尺寸要求安装孔尺寸控制在D26+0.02—0.03之间,塞片尺寸控制在D26+0.18—0.22之间,保证装配过盈量在0.15至0.20之间,可保证压装顺利及尺寸的稳定性;工件依据精加工后内孔及一处孔位定位,靠工件自重自由落入,不需要加装压紧模块,即可保证压装工作进行和装夹的安全性;通过对称压装可以保证工件不变形。
附图说明
[0015]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技术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0016]图1电机壳塞片半自动压装系统的俯视图;
[0017]图2电机壳塞片半自动压装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3塞片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4弯管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5弯管压紧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6带套筒的弯管压紧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7油缸和塞片的连接部分示意图。
[0023]图中,1.定位柱 2.定向销 3.塞片 4.弯管 5.液压压装机构 6.电机壳 7.光栅机构 8.上半固定管 9.下半固定管 10.连接销 11.连接头 12.套筒 13.橡胶圈 14塞片安装头 15.油缸。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
[0025]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技术,而非对本技术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本技术相关的部分而非全部结构。
[0026]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同时,在本技术的描述中,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0027]本技术电机壳塞片半自动压装系统,包括设置于平台支架上方的4台塞片压装机、1台弯管压装机、定位柱1、1个定位销2和光栅机构7。
[0028]所述4台塞片压装机两两对称安装在定位柱1四周。所述每台塞片压装机包括3个压装头,3个压装头在垂直方向(Y方向)并排设置,可以四个角度一起操作,12个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机壳塞片半自动压装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定位柱(1)、与其插接用于固定电机壳(6)的定位销(2)、设置于定位柱(1)周围的4台塞片压装机和1台弯管压装机;所述每台塞片压装机包括3个用于压紧塞片(3)的压装头,3个压装头在垂直方向并排设置,压装头末端与液压压装机构(5)的活塞杆连接;所述定位柱(1)设有四个定位面,每个定位面对应一台塞片压装机;所述弯管压装机前端设有用于固定弯管(4)的弯管压紧装置,其与液压压装机构(5)的活塞杆相连;各液压压装机构(5)均与电控装置相连,电控装置能够控制液压压装机构(5)的活塞杆动作,推动塞片(3)和弯管(4)与电机壳(6)过盈配合。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机壳塞片半自动压装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4台塞片压装机两两对称安装在定位柱(1)四周。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机壳塞片半自动压装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弯管压装机设置于其中两台相邻的塞片压装机之间。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机壳塞片半自动压装系统,其特征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戴俊良刘雷赵长滨杨今金延竹刘岩卢生峰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