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材牵引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392323 阅读:5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2-20 09:32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管材牵引机,包括夹持装置和牵引装置,夹持装置夹持管材,牵引装置牵引夹持装置使得夹持装置与管材同步移动,夹持装置包括夹具和夹具内衬,夹具内衬为柔性材料且覆盖夹具的内表面。该管材牵引机通过在夹持装置的内表面包覆柔性的夹具内衬来增大夹持装置与管材之间的接触面,从而增大夹持装置与管材之间的摩擦力,使得可以用较小的夹持力来实现夹持装置的稳定均匀夹持,避免了在夹持过程中出现应力集中导致管材变形损伤。程中出现应力集中导致管材变形损伤。程中出现应力集中导致管材变形损伤。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管材牵引机


[0001]本申请涉及管材生产设备
,具体是一种管材牵引机。

技术介绍

[0002]管材的生产工艺包括成型、夹持牵引和切割。目前,夹持牵引通常采用履带夹持或液压往复式交替夹持两种牵引方法,履带夹持的优势在于架构简单、夹持面区域大,常用在实心小规格管材上,但对于空心管材特别是大规格/薄制品类无法使用;对于空心管材,常采用液压往复式交替夹持牵引的方法,需要使用对应规格的夹具进行匹配夹持且满足稳定夹持的牵引需求,但现有夹具常采用整体尼龙材质或铁质胶皮夹具,使用过程中无法承受较大夹持力,容易在夹持过程中出现应力集中导致管材变形损伤。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管材牵引机,该管材牵引机通过在夹持装置的内表面包覆柔性的夹具内衬来增大夹持装置与管材之间的接触面,从而增大夹持装置与管材之间的摩擦力,使得可以用较小的夹持力来实现夹持装置的稳定均匀夹持,避免了在夹持过程中出现应力集中导致管材变形损伤。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手段如下:一种管材牵引机,用于牵引管材,包括夹持装置和牵引装置,夹持装置夹持管材,牵引装置牵引夹持装置使得夹持装置与管材同步移动;夹持装置包括夹具和夹具内衬,夹具内衬为柔性材料且覆盖夹具的内表面。该管材牵引机通过在夹持装置的内表面包覆柔性的夹具内衬来增大夹持装置与管材之间的接触面,从而增大夹持装置与管材之间的摩擦力,使得可以用较小的夹持力来实现夹持装置的稳定均匀夹持,避免了在夹持过程中出现应力集中导致管材变形损伤。
[0005]优选地,夹持装置还包括基架,基架包括相对设置的上基架和下基架,夹具包括相对设置的上夹具和下夹具,夹具内衬包括相对设置的上夹具内衬和下夹具内衬,上基架与上夹具的外表面固定连接,上夹具内衬与上夹具的内表面固定连接,下基架与下夹具的外表面固定连接,下夹具内衬与与下夹具的内表面固定连接。夹具外侧设置基架可便于夹具与龙门架的连接,且能提高夹持装置的整体强度。
[0006]优选地,夹持装置与龙门架固定连接,龙门架包括传动系统,传动系统与上基架固定连接控制上基架上下移动。夹持装置与龙门架相连,可实现夹持装置上下移动的机械化,且提前设定了上夹具的移动轨迹,使得上夹具与下夹具保持位置对应。
[0007]优选地,上夹具、下夹具、上夹具内衬和下夹具内衬的横截面为半圆环。上夹具、下夹具、上夹具内衬和下夹具内衬的形状与管材相匹配,使得夹具内衬与管材的接触面积达到最大,从而增大夹持装置与管材之间的摩擦力。
[0008]优选地,柔性材料为聚氨酯。聚氨酯的材料强度和体积密度比较高,柔性变形量较大,抵抗外界变形能力强,在外力作用下,不易发生裂缝,有效地保证了夹持装置的稳定性。
[0009]优选地,夹具内衬与夹具为可拆卸固定连接。夹具内衬与夹具之间进行可拆卸固
定连接便于更换夹具内衬。
[0010]优选地,夹具内衬上设置沉头孔,夹具上设置与沉头孔位置对应的螺纹孔,紧固件穿过沉头孔与螺纹孔固定连接夹具内衬和夹具。沉头孔的设置使得紧固件不会划伤管材表面,不会造成生产浪费。
[0011]优选地,夹具沿管材轴向的两侧端面上设置若干第一凹槽,夹具内衬沿管材轴向的两侧端面上设置若干第二凹槽,若干第二凹槽与若干第一凹槽位置对应,第一凹槽与第二凹槽内设置限位板。限位板与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的设置从侧面将夹具内衬固定在夹具的内表面,使得夹具内衬与夹具的连接更可靠。
[0012]优选地,夹具的两端分别设置两个夹持板,两个夹持板夹持固定夹具内衬,夹具两端的夹持板限制了夹具内衬沿管材轴向的移动。
[0013]优选地,夹具内衬与管材的接触面设置花纹。花纹的设置使得夹持装置受到夹持力时夹具内衬可以充分变形,增大夹具内衬与管材的接触面。
附图说明
[0014]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一的管材牵引机1000的结构示意图;
[0015]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一的下基架1222、下夹具1212以及下夹具内衬1232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二的下夹具内衬2232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7]根据要求,这里将披露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然而,应当理解的是,这里所披露的实施方式仅仅是本技术的典型例子而已,其可体现为各种形式。因此,这里披露的具体细节不被认为是限制性的,而仅仅是作为权利要求的基础以及作为用于教导本领域技术人员以实际中任何恰当的方式不同地应用本技术的代表性的基础,包括采用这里所披露的各种特征并结合这里可能没有明确披露的特征。
[0018]实施例一:
[0019]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管材牵引机1000,用于牵引管材1100,包括夹持装置1200和牵引装置1300,夹持装置1200夹持管材1100,牵引装置1300牵引夹持装置1200使得夹持装置1200与管材1100同步移动;夹持装置1200包括夹具1210和夹具内衬(图1中未示出),夹具内衬为聚氨酯且覆盖夹具1210的内表面。聚氨酯的材料强度和体积密度比较高,柔性变形量较大,抵抗外界变形能力强,在外力作用下,不易发生裂缝,有效地保证了夹持装置1200的稳定性,故管材牵引机1000采用聚氨酯材料制成的夹具内衬夹持管材1100时,聚氨酯受到夹持力后产生柔性变形,从而增大了夹持装置1200与管材1100之间的接触面,进而增大夹持装置1200与管材1100之间的摩擦力,使得可以用较小的夹持力来实现夹持装置1200的稳定均匀夹持,避免了在夹持过程中出现应力集中导致管材1100变形损伤。
[0020]在其他实施例中,夹具内衬可以为其他柔性材料,柔性材料是一个广义的概念,相对刚性材料而言,即指具备一定柔软度、柔韧性的材料,例如橡胶等,只要保证夹具内衬能产生一定的弹性形变使得夹具内衬与管材充分接触并稳定均匀夹持即可。
[0021]结合图2,在本实施例中,夹持装置1200还包括基架1220,基架1220包括相对设置
的上基架1221和下基架1222,夹具1210包括相对设置的上夹具1211和下夹具1212,夹具内衬包括相对设置的上夹具内衬(图2中未示出)和下夹具内衬1232,上夹具1211和下夹具1212结构相同,上基架1221和下基架1222结构相同,上夹具内衬和下夹具内衬1232结构相同。上夹具1211和下夹具1212对应配合使得上夹具内衬和下夹具内衬1232对应配合,上夹具内衬和下夹具内衬1232之间形成用于夹持管材1100的空腔。上基架1221与上夹具1211的外表面固定连接,下基架1222与下夹具1212的外表面固定连接,上基架1221和下基架1222均与龙门架1400相连,龙门架1400包括传动系统,传动系统与上基架1221相连从而控制上基架1221上下移动,从而便于开合上夹具1211和下夹具1212,方便操作。基架1220包括上基架1221和下基架1222可便于基架1220与龙门架1400的连接,且能提高夹持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管材牵引机,用于牵引管材,其特征在于:包括夹持装置和牵引装置,所述夹持装置夹持所述管材,所述牵引装置牵引所述夹持装置使得所述夹持装置与所述管材同步移动;所述夹持装置包括夹具和夹具内衬,所述夹具内衬为柔性材料且覆盖所述夹具的内表面。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材牵引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装置还包括基架,所述基架包括相对设置的上基架和下基架,所述夹具包括相对设置的上夹具和下夹具,所述夹具内衬包括相对设置的上夹具内衬和下夹具内衬;所述上基架与所述上夹具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所述上夹具内衬与所述上夹具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所述下基架与所述下夹具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所述下夹具内衬与所述下夹具的内表面固定连接。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管材牵引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装置与龙门架固定连接,所述龙门架包括传动系统,所述传动系统与所述上基架固定连接控制所述上基架上下移动。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管材牵引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夹具、所述下夹具、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国强孙银建张鑫鑫周正伟倪桂炎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神马电力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