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力作业用安全帽和智能监管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2389082 阅读:5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2-20 09:2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力作业用安全帽和智能监管系统,该安全帽可以包括:帽体,帽体内设置有贯穿前后的容置腔,帽体后部设置有电源模块;容置腔内设置有主板、支架;主板与电源模块电连接,支架安装于容置腔前部,主板安装在支架内表面;容置腔内还设置有分别与主板电连接的近电感应传感器模组、UWB定位模组以及语音交互模组;近电感应传感器模组安装在容置腔的前部;UWB定位模组位于容置腔的中部;语音交互模组一端安装在支架的外表面,另一端抵接在帽体前部预设的通孔处。本实施例中的不同模组采集或者获取的数据均可发往主控服务器,方便后台的主控服务器对每个巡检人员周围各项数据的监控,达到及时监控和预警的目的。达到及时监控和预警的目的。达到及时监控和预警的目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力作业用安全帽和智能监管系统


[0001]本技术涉及电力巡检
,特别涉及一种电力作业用安全帽和智能监管系统。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科技的发展,近些年来我国的基础建设越来越完善,同时对基础建设中的各种设备检查和维护的需求也越来越重要。例如,现在高铁建设和国家电网建设等覆盖越来越全面,伴随着高铁和电网的配电室等重要设施也同步使用。该种配电室具备高压带电环境,其中的配电箱具有高温、高压特性,且大多数情况下,该类型配电箱等待巡检设备在通电状态下运行,在工作人员在配电室进行检查时,面临中触电的风险。
[0003]目前,经过技术的不断发展,一线工作人员在进行电力作业时会携带近电报警装置,虽然近电报警装置在一定程度上能够给工作人员提供一些防止触电警告,但是当工作人员进行工作时,其携带的近电报警装置不仅会占用工作人员的双手或者工作空间,还会给工作人员带来许多操作不便。同时,在进行数据填报时,也经常会占用双手,降低了工作效率。而且由于配电室等设备信号干扰或者空间复杂等原因,不能够实现工作人员在配电室精准定位,后台监管人员不能确定工作人员是否巡检到位。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鉴于上述问题,提出了本技术以便提供一种克服上述问题或者至少部分地解决上述问题的一种电力作业用安全帽和智能监管系统。
[0005]第一方面,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电力作业用安全帽,可以包括:帽体,所述帽体内设置有贯穿前后的容置腔,所述帽体的后部设置有电源模块;所述容置腔内设置有主板以及支架;所述主板与所述电源模块电连接,所述支架安装于所述容置腔的前部,所述主板安装在所述支架的内表面;所述电源模块安装于所述容置腔的后部;进一步的,所述容置腔内还可以设置有分别与所述主板电连接的近电感应传感器模组、UWB定位模组以及语音交互模组;
[0006]其中,所述近电感应传感器模组安装在所述容置腔的前部,用于感测所述安全帽周围的电场强度并发送给所述主板;
[0007]所述UWB定位模组位于所述容置腔的中部,用于基于室内设置的电子围栏进行定位,并将定位信息发送给所述主板;
[0008]所述语音交互模组一端安装在所述支架的外表面,另一端抵接在所述帽体前部预设的通孔处,用于将识别的声音信号转换为电信号,并将所述电信号发送给所述主板。
[0009]可选的,所述帽体的内表面设置有第一卡槽,所述第一卡槽位于所述帽体的中部,所述UWB定位模组安装在所述第一卡槽中。
[0010]可选的,所述帽体的内表面还设置有第二卡槽,所述第二卡槽位于所述帽体的后部,所述电源模块安装在所述第二卡槽中。
[0011]可选的,所述语音交互模组包括:麦克风和与所述麦克风电连接的微处理单元;
[0012]所述麦克风一端安装在所述支架的外表面,另一端抵接在所述帽体前部预设的通孔处,用于将采集的声音信号转换为电信号,并将所述电信号发给所述微处理单元;
[0013]所述微处理单元安装在所述支架的外表面,并与所述主板电连接,用于将所述电信号转换为指令信号并发送给所述主板。
[0014]可选的,所述语音交互模组还可以包括:与所述微处理单元电连接的喇叭组件,所述喇叭组件位于所述容置腔的后部,用于接收所述微处理单元发送的电信号,并将所述电信号转换为声音信号后播放。
[0015]可选的,所述帽体的内表面可以设置有篦孔,所述篦孔位于所述帽体的后部,所述喇叭组件的一端抵接于所述帽体具有篦孔的内表面。
[0016]可选的,所述近电感应传感器模组可以包括:近电感应传感器和警示装置,所述近电感应传感器和所述警示装置分别与所述主板电连接;所述近电感应传感器位于所述容置腔的前部;所述警示装置位于所述容置腔的后部。
[0017]可选的,所述安全帽还可以包括:摄像模组,所述摄像模组一端安装在所述支架的外表面,另一端嵌入预留在所述帽体上的贯穿孔;所述摄像模组与所述主板电连接。
[0018]可选的,所述摄像模组可以包括:摄像头组件以及设置在所述摄像头组件周围的补光灯组件。
[0019]第二方面,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智能监管系统,该系统可以包括:主控服务器、设置在室内的电子围栏以及至少一个如第一方面所述的安全帽;
[0020]其中,所述主板与所述主控服务器通信连接;
[0021]所述UWB定位模组用于基于室内设置的电子围栏进行定位,并将定位信息发送给所述主板;所述主控服务器用于根据所述定位信息按照预设的预警区域向该安全帽发出相应的预警信息。
[0022]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至少包括:
[0023]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力作业用安全帽和智能监管系统,其中该安全帽可以包括:帽体,帽体内设置有贯穿前后的容置腔,帽体后部设置有电源模块,容置腔内设置有主板以及支架;主板与电源模块电连接,支架安装于容置腔的前部,主板安装在支架的内表面;进一步的,容置腔内还设置有分别与主板电连接的近电感应传感器模组、UWB定位模组以及语音交互模组;其中,近电感应传感器模组安装在容置腔的前部,用于感测安全帽周围的电场强度并发送给主板;UWB定位模组位于容置腔的中部,用于基于室内设置的电子围栏进行定位,并将定位信息发送给主板;语音交互模组一端安装在支架的外表面,另一端抵接在帽体前部预设的通孔处,用于将识别的声音信号转换为电信号,并将电信号发送给主板。多个不同的模块/模组采集或者获取的数据均可发往后台的主控服务器,方便后台的主控服务器对每个巡检人员周围各项数据的监控,达到及时监控和预警的目的。
[0024]本技术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阐述,并且,部分地从说明书中变得显而易见,或者通过实施本技术而了解。本技术的目的和其他优点可通过在所写的说明书、权利要求书、以及附图中所特别指出的结构来实现和获得。
[0025]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附图说明
[0026]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
[0027]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中提供的安全帽的架构示意图;
[0028]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中提供的具体的安全帽爆炸结构示意图;
[0029]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中提供的帽体的剖面图;
[0030]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中提供的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0031]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中提供的智能监管系统的示意图。
[0032]其中,1为电力作业用安全帽;2为主控服务器;3为电子围栏;
[0033]11为帽体;12为容置腔;13为电源模块;14为主板;15为支架;16为近电感应传感器模组;17为UWB定位模组;18为语音交互模组;19为摄像模组;
[0034]111为通孔;112为第一卡槽;113为第二卡槽;114为篦孔;115为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力作业用安全帽,包括:帽体(11),所述帽体(11)内设置有贯穿前后的容置腔(12),所述帽体(11)的后部设置有电源模块(13);所述容置腔(12)内设置有主板(14)以及支架(15);所述主板(14)与所述电源模块(13)电连接,所述支架(15)安装于所述容置腔(12)的前部,所述主板(14)安装在所述支架(15)的内表面;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置腔(12)内还设置有分别与所述主板(14)电连接的近电感应传感器模组(16)、UWB定位模组(17)以及语音交互模组(18);其中,所述近电感应传感器模组(16)安装在所述容置腔(12)的前部,用于感测所述安全帽周围的电场强度并发送给所述主板(14);所述UWB定位模组(17)位于所述容置腔(12)的中部,用于基于室内设置的电子围栏进行定位,并将定位信息发送给所述主板(14);所述语音交互模组(18)一端安装在所述支架(15)的外表面,另一端抵接在所述帽体(11)前部预设的通孔(111)处,用于将识别的声音信号转换为电信号,并将所述电信号发送给所述主板(14)。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安全帽,其特征在于,所述帽体(11)的内表面设置有第一卡槽(112),所述第一卡槽(112)位于所述帽体(11)的中部,所述UWB定位模组(17)安装在所述第一卡槽(112)中。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安全帽,其特征在于,所述帽体(11)的内表面还设置有第二卡槽(113),所述第二卡槽(113)位于所述帽体(11)的后部,所述电源模块(13)安装在所述第二卡槽(113)中。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安全帽,其特征在于,所述语音交互模组(18)包括:麦克风(181)和与所述麦克风(181)电连接的微处理单元(182);所述麦克风(181)一端安装在所述支架(15)的外表面,另一端抵接在所述帽体(11)前部预设的通孔(111)处,用于将采集的声音信号转换为电信号,并将所述电信号发给所述微处理单元(182);所述微处理单元(182)安装在所述支架(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建华赵鹏李坚程鹏梁文革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瑞芯谷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