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组立塔高空作业平台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388943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2-20 09:2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组立塔高空作业平台,包括设置在四棱台形的组立塔外周的若干塔腿平台、若干连梁平台和提升系统,塔腿平台包括呈水平L形的底板和竖直设置在底板内侧弯折处的横截面为L形的主支架,主支架与底板弯折处角度相同;主支架的两内侧壁上均设置有若干轴线水平的履带轮组;底板上端的内外两侧均竖直设置有围栏;若干塔腿平台分别贴合设置在组立塔的塔腿处,且塔腿平台位于同一高度;连梁平台两端分别连接相邻两塔腿平台;连梁平台能够根据两侧塔腿平台之间的距离,自动伸缩。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根据组立塔本身的尺寸调节各部分之间的距离,适用于不同大小的组立塔。且上升后能够自动调节连梁间距,使作业平台始终与组立塔外周贴合。立塔外周贴合。立塔外周贴合。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组立塔高空作业平台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组立塔高空作业平台,属于高空作业平台


技术介绍

[0002]目前输电线路组立塔作业,大部分采用内悬浮外拉线抱杆系统和小抱杆系统进行组立塔作业,组立塔时塔片在地面组装好,再吊到空中后,组塔工人爬上铁塔,悬空利用扳手进行塔片的组装和螺栓紧固工作。缺点在于,组立塔作业绝大部份工作都是在高空完成,施工人员踩在光滑、倾斜的塔材上,绑着安全带,用人力进行组装和螺栓紧固工作,造成高空作业人员劳动强度大。工人在攀爬组立塔时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站立在铁塔斜材上时,工人无法正常发力,提高了作业的难度,减低了作业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了克服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组立塔高空作业平台,该作业平台能够根据组立塔本身的尺寸调节各部分之间的距离,适用于不同大小的组立塔。且上升后能够自动调节连梁间距,使作业平台始终与组立塔外周贴合。
[0004]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5]一种组立塔高空作业平台,包括设置在四棱台形的组立塔外周的若干塔腿平台、若干连梁平台和提升系统,所述塔腿平台包括呈水平L形的底板和竖直设置在所述底板内侧弯折处的横截面为L形的主支架,所述主支架与所述底板弯折处角度相同;所述主支架的两内侧壁上均设置有若干轴线水平的履带轮组;所述底板上端的内外两侧均竖直设置有围栏;若干所述塔腿平台分别贴合设置在所述组立塔的塔腿处,且所述塔腿平台位于同一高度;所述连梁平台两端分别连接相邻两所述塔腿平台;所述连梁平台能够根据两侧塔腿平台之间的距离,自动伸缩;所述提升系统设置在所述组立塔上。
[0006]进一步的,所述主支架于弯折处沿竖直方向设置有若干水平贯通所述主支架的条形的通孔;有若干U形的塔腿夹具夹设在所述塔腿处,所述塔腿夹具两端向内弯曲呈钩形设置;有螺杆一端与所述塔腿夹具外侧弯折处螺纹连接,另一端穿过所述通孔,末端设置有转盘;所述螺杆中部螺纹连接有两固定架;两所述固定架分别固定在所述通孔的两侧;所述塔腿夹具两侧中部通过弹簧连接,所述弹簧将塔腿夹具向内拉拽。
[0007]进一步的,所述提升系统包括若干电机和若干与所述电机输出端连接的牵引绳,所述牵引绳另一端绕过所述组立塔上端后与所述塔腿平台连接。
[0008]进一步的,主支架上部设置有水平贯通所述主支架的绳孔,所述牵引绳固定在所述绳孔上。
[0009]进一步的,所述组立塔上端设置有若干定滑轮,所述牵引绳绕过所述定滑轮与所述塔腿平台连接。
[0010]进一步的,所述电机设置在所述塔腿平台内。
[0011]进一步的,所述提升系统还包括同步控制器。
[0012]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13]1、该作业平台能够自动提升或下降高度,不需要作业人员进行攀爬,且提升或者下降时能够自动调节连梁长度,无需重复安装作业平台。
[0014]2、该作业平台适用于不同大小的组立塔,不需要根据不同组立塔的尺寸进行定制。
[0015]3、该作业平台可以实现组立塔全过程电气化,降低了施工难度,同时通过同步控制器对个塔腿平台高度进行监控,提高了作业平台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本技术的安装示意图。
[0017]图2为本技术塔腿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3为本技术主支架的外侧视图。
[0019]图4为本技术主支架的内侧视图。
[0020]图5为本技术塔腿夹具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中附图标记表示为:
[0022]1、组立塔;101、塔腿;2、塔腿平台;201、底板;202、主支架;203、履带轮组;204、围栏;205、通孔;206、塔腿夹具;207、螺杆;208、转盘;209、固定架;210、弹簧;211、绳孔;3、连梁平台;4、牵引绳;5、定滑轮。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来对本技术进行详细的说明。
[0024]参见图1

5,一种组立塔高空作业平台,包括设置在四棱台形的组立塔1外周的若干塔腿平台2、若干连梁平台3和提升系统,所述塔腿平台2包括呈水平L形的底板201和竖直设置在所述底板201内侧弯折处的横截面为L形的主支架202,所述主支架202与所述底板201弯折处角度相同;所述主支架202的两内侧壁上均设置有若干轴线水平的履带轮组203;所述底板201上端的内外两侧均竖直设置有围栏204;若干所述塔腿平台2分别贴合设置在所述组立塔1的塔腿101处,且所述塔腿平台2位于同一高度;所述连梁平台3两端分别连接相邻两所述塔腿平台2;所述连梁平台3包括滑动套设在一起的两段平台,两段平台之间可以相对滑动,两段平台互相远离的一端分别连接在相邻的两所述塔腿平台2上,所述连梁平台3能够根据两侧塔腿平台2之间的距离,自动伸缩;所述提升系统设置在所述组立塔1上。
[0025]在至少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主支架202于弯折处沿竖直方向设置有若干水平贯通所述主支架202的条形的通孔205;有若干U形的塔腿夹具206夹设在所述塔腿101处,所述塔腿夹具206两端向内弯曲呈钩形设置;有螺杆207一端与所述塔腿夹具206外侧弯折处螺纹连接,另一端穿过所述通孔205,末端设置有转盘208;所述螺杆207中部螺纹连接有两固定架209;两所述固定架209分别固定在所述通孔205的两侧;所述塔腿夹具206两侧中部通过弹簧210连接,所述弹簧210将塔腿夹具206向内拉拽。
[0026]在至少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提升系统包括若干电机和若干与所述电机输出端连接的牵引绳4,所述牵引绳4另一端绕过所述组立塔1上端后与所述塔腿平台2连接。所述电机通过牵引绳对所述塔腿平台进行拉伸或下放。
[0027]在至少一种实施方式中,主支架202上部设置有水平贯通所述主支架202的绳孔211,所述牵引绳4固定在所述绳孔211上。使所述主支架202贴近所述塔腿101,保持所述履带轮组203与所述塔腿101外侧贴合。
[0028]在至少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组立塔1上端设置有若干定滑轮5,所述牵引绳4绕过所述定滑轮5与所述塔腿平台2连接。减小所述牵引绳4与所述组立塔1之间的摩擦力,提高所述塔腿平台1的移动效率,降低牵引绳4的磨损。
[0029]在至少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电机设置在所述塔腿平台2内。便于工作人员对所述提升系统进行操控。
[0030]在至少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提升系统还包括同步控制器。通过同步控制器监视各塔腿平台1之间的相对高度,防止因各提升系统之间拉升或下降不一致产生危险。
[0031]参见图1

5,本技术的工作原理如下:
[0032]本技术在使用时,将塔腿平台2安装在组立塔1各塔腿101处。相邻塔腿平台2之间通过连梁平台3连接,再将提升系统各部分安装在相应位置。作业平台工作时,通过提升系统控制作业平台上升,下降。塔腿平台2被塔腿夹具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组立塔高空作业平台,包括设置在四棱台形的组立塔(1)外周的若干塔腿平台(2)、若干连梁平台(3)和提升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塔腿平台(2)包括呈水平L形的底板(201)和竖直设置在所述底板(201)内侧弯折处的横截面为L形的主支架(202),所述主支架(202)与所述底板(201)弯折处角度相同;所述主支架(202)的两内侧壁上均设置有若干轴线水平的履带轮组(203);所述底板(201)上端的内外两侧均竖直设置有围栏(204);若干所述塔腿平台(2)分别贴合设置在所述组立塔(1)的塔腿(101)处,且所述塔腿平台(2)位于同一高度;所述连梁平台(3)两端分别连接相邻两所述塔腿平台(2);所述连梁平台(3)能够根据两侧塔腿平台(2)之间的距离,自动伸缩;所述提升系统设置在所述组立塔(1)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组立塔高空作业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支架(202)于弯折处沿竖直方向设置有若干水平贯通所述主支架(202)的条形的通孔(205);有若干U形的塔腿夹具(206)夹设在所述塔腿(101)处,所述塔腿夹具(206)两端向内弯曲呈钩形设置;有螺杆(207)一端与所述塔腿夹具(2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发平黄龙健吴世华张榕波林秀飞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省亿力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