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一体式真空泵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388404 阅读:5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2-20 09:2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主要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震动小的一体式真空泵;所述一体式真空泵包括泵体组立(25),所述泵体组立(25)设于底座(8)上,包括转子(4)、缸体(3),缸体(3)一侧设有电机(1),所述电机(1)通过转子(4)上的转子轴(27)驱动转子(4)转动,在所述缸体(3)上方设有带有散热装置的消音盖(2),在底座(8)下方设有散热器组立(9)。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无轴电机和泵体组立的转子轴直连的方式,在保证降噪效果、减震效果的同时提高了安装效率,并利用在消音盖(2)、散热组立(9)上设计的气路路径截面突变的风道组、U型气路、散热片阵列等结构;提供了一种震动较小且工作温度低、噪音小的真空泵。泵。泵。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一体式真空泵


[0001]本技术属于真空泵
,具体涉及一种一体式真空泵。

技术介绍

[0002]真空泵是一种利用机械、物理、化学等方法对容器进行抽气,以获得和维持真空的装置,广泛应用于电子、冶金、化工、食品、机械、医药、航天等领域。
[0003]现有的联轴节连接式真空泵在市场上虽然被广泛使用,但是其泵体与电机是以通过联轴节连接,电机转动时会导致震动,从而产生一定程度的噪音,这类噪音较为连续且嘈杂,而且长时间震动后可能导致电机输出轴慢性损坏。
[0004]现有技术中,如果直接采用电机与泵体直连的方式,运转时电机产生的热量散发到泵体内部及表面会增大泵体表面的温度,有可能会对操作者造成伤害。
[0005]因此急需研发一种震动较小且工作温度低、噪音小的真空泵。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以上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一体式真空泵,解决传统联轴节真空泵存在的问题,主要是解决震动问题,其次解决噪音与散热问题。
[0007]其具体技术方案为:
[0008]一种一体式真空泵,所述一体式真空泵包括泵体组立25,所述泵体组立25设于底座8上,包括转子4、缸体3,缸体3一侧设有电机1;所述电机1为无轴电机,所述电机1以转子4上的转子轴27的向外延伸段为转轴驱动转子4转动。
[0009]进一步地,所述一体式真空泵还在所述缸体3上方设有带有散热装置的消音盖2。
[0010]进一步地,所述带有的散热装置的消音盖2表面设有散热片阵列,内部设有风道结构。
[0011]进一步地,所述消音盖2内部设有第一内室13与第二内室14,以及用来使第一内室13与第二内室14互相联通的风道;第一内室13与所述缸体3的排气口相连,所述第二内室14设有消音盖排气口26。
[0012]进一步地,所述用于联通第一内室13与第二内室14的风道为至少两条狭小路径的通道。
[0013]进一步地,所述用于联通第一内室13与第二内室14的每条风道的容积与所述第二内室14的容积之比0.1~0.2。
[0014]进一步地,所述一体式真空泵在底座8下方还设有散热器组立9,所述散热器组立9 通过散热器固定件与所述底座8固定连接,所述散热器组立9设有散热器组立进气口 18和散热器组立排气口19,所述散热器组立进气口18与消音盖进气口26相联通。
[0015]进一步地,所述散热器固定件包括第一散热器固定件15、第二散热器固定件17;所述第一散热器固定件15内部设有相互隔开的第三内室20、第五内室24,所述第三内室20上开设散热器组立进气口18,所述第五内室24上开设散热器组立排气口 19;所述第二散热器
固定件17设有第四内室22;还包括联通所述第三内室20与所述第四内室22的金属管组,联通所述第四内室22与第五内室24另一金属管组,形成U型回路的气路。
[0016]进一步地,所述用于联通第三内室20与所述第四内室22的金属管组为5路;所述用于联通第四内室22与第五内室24的金属管组也为5路,所述每路金属管组的容积与所述第五内室24的容积比例范围为0.1~0.2。
[0017]进一步地,所述散热器固定件外部设有散热片阵列。
[0018]本技术与传统的联轴节真空泵技术相比,具有安装质量好,稳定可靠,噪音降低。具体表现的有益效果如下:
[0019]本技术通过无轴电机和泵体组立的转子轴直连的方式,保留了降噪效果、减震效果的同时提高了安装效率。
[0020]本技术通过设置带有散热装置的消音盖结构,采用改变气路路径截面突变从而降低噪音,利用风道、散热片阵列的设置增强了热量的挥发,进行辅助散热。
[0021]本技术通过设置散热器组立,以金属管管为通道形成U型气路,运用金属管组自带散热效果,起到降温效果,运用U型气路的设计结合气路路径截面突变从而降低噪音的工作原理,来最终降噪。
附图说明
[0022]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
[0023]图1为本技术所述的一种一体式真空泵的分解图;
[0024]图2为泵体组立的外观示意图;
[0025]图3为本技术的工作原理示意图;
[0026]图4为消音盖2外观示意图;
[0027]图5为消音盖2内部风道示意图;
[0028]图6为散热器组立的外观分解示意图;
[0029]图7为散热器组立的内部风道示意图。
[0030]附图标记说明:
[0031]1、电机;2、消音盖;3、缸体;4、转子;5、部件端盖;6、管接头;7、波纹管;8、底座;9、散热器组立;10、空气过滤器罩;11、第一风道;12、第二风道;13、第一内室;14、第二内室;15、第一散热器固定件;16、铝管组立;17第二散热器固定件;18、散热器组立进气口;19、散热器组立排气口;20、第三内室;21、第一铝管组;22、第四内室;23、第二铝管组;24、第五内室;25、泵体组立;26、消音盖排气口;27、转子轴;28、加强件。
具体实施方式
[0032]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33]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
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0034]本技术所述的一体泵,是一种电机直连一体式真空泵,研发目的是在性能不变的状况下解决现有真空泵的噪音、温度问题。
[0035]如图所示,图3是本技术一体泵的工作原理示意图。通过电机1直接驱动转子4逆时针转动。空气从所述泵体组立25部件空气过滤器罩10进入缸体3内,经缸体3进入消音盖2内部,经消音盖排气口26排出,再经过波纹管7进入散热器组立9内部,最后通过散热器组立排气口19排出。
[0036]请参见图1、图2及图4,如图所示,图1是本技术所述的一种一体式真空泵的分解图。本技术的主要部件包括泵体组立25、消音盖2、电机1、底座8、波纹管7、2个管接头6和散热器组立9。所述泵体组立25的内部部件转子4偏心安装在缸体3内,并与所述缸体3存在间隙。所述转子4的转子轴27插入电机1内部,取代了现有技术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一体式真空泵,所述一体式真空泵包括泵体组立(25),其特征在于:所述泵体组立(25)设于底座(8)上,包括转子(4)、缸体(3),缸体(3)一侧设有电机(1);所述电机(1)为无轴电机,所述电机(1)以转子(4)上的转子轴(27)的向外延伸段为转轴驱动转子(4)转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一体式真空泵,其特征在于:所述一体式真空泵还在所述缸体(3)上方设有带有散热装置的消音盖(2)。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一体式真空泵,其特征在于:所述带有的散热装置的消音盖(2)表面设有散热片阵列,内部设有风道结构。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一体式真空泵,其特征在于:所述消音盖(2)内部设有第一内室(13)与第二内室(14),以及用来使第一内室(13)与第二内室(14)互相联通的风道;第一内室(13)与所述缸体(3)的排气口相连,所述第二内室(14)设有消音盖排气口(26)。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一体式真空泵,其特征在于:用于联通第一内室(13)与第二内室(14)的风道为至少两条狭小路径的通道。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一体式真空泵,其特征在于:所述用于联通第一内室(13)与第二内室(14)的风道容积与所述第二内室(14)的容积之比为0.1~0.2。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或4或5或6所述的一种一体式真空泵,其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吉军肖维峰
申请(专利权)人:好利旺机械上海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