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振子装配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388158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2-20 09:2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振子装配设备,其包括进料压装装置及两组整理出料装置;进料压装装置包括两组插针供料机构、工件供料机构、压针机构及旋转驱动机构;整理出料装置包括横移驱动机构、依次设置的整理工位和出料工位、及两组料盘横移机构,于整理工位设置有料盘堆叠机构,横移驱动机构包括第一安装座、第一横移机构、第二横移机构及第一移载机构,于第一安装座上设置有第二移载机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两组整理出料装置,以实现两工位交替完成插针出料工序,提高工作效率;配合设置料盘堆叠机构、第一移载机构和第二移载机构,以使已装配的产品移至料盘整理后出料,缩短了产品出料的移动路径,加快产品整理效率。加快产品整理效率。加快产品整理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振子装配设备


[0001]本技术涉及振子生产
,具体涉及一种振子装配设备。

技术介绍

[0002]在现有的振子插针设备中,一般结合采用单工位插针装置和出料装置,此类设备持续进行进料、插针、出料的工序,为了避免造成操作紊乱,一般设定较慢的进料装配速率,导致降低工作效率,每个工位设置独立的机械手,装置成本高,且采用出料输送带进行出料,装置占用空间大。
[0003]因此,如何保证在高工作效率的前提下,优化振子装配设备的结构成为当下存在的主要技术难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克服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振子装配设备。
[0005]本技术为实现上述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06]一种振子装配设备,其包括进料压装装置、及两组分别设置于所述进料压装装置两侧的整理出料装置;
[0007]所述进料压装装置包括两组并列设置的插针供料机构、设置于所述插针供料机构与所述整理出料装置之间的工件供料机构、设置于所述插针供料机构上方的压针机构、及用于驱使所述压针机构往返于两组所述工件供料装置的旋转驱动机构;
[0008]所述整理出料装置包括横移驱动机构、依次设置的整理工位和出料工位、及两组并列设置且活动往返于所述整理工位和出料工位的料盘横移机构,于所述整理工位对应所述料盘横移机构设置有料盘堆叠机构,所述横移驱动机构包括第一安装座、用于驱使所述第一安装座往返于所述整理工位和出料工位的第一横移机构、水平设置于所述第一安装座上的第二横移机构、及活动设置于所述第二横移机构上的第一移载机构,于所述第一安装座上对应所述料盘堆叠机构设置有第二移载机构,所述第一横移机构的驱动方向垂直于所述第二横移机构的驱动方向。
[0009]上述的振子装配设备,其中所述压针机构包括第二安装座、纵向设置于所述第二安装座上的检测CCD、及两组并列设置于所述第二安装座上的电磁夹取组件,所述电磁夹取组件包括第一升降组件、设置于所述第一升降组件上的第三安装座、设置于所述第三安装座上的第一气缸、两组并列设置于所述第一气缸上的电磁固定结构,于所述第三安装座上纵向设置有第二气缸,所述第二气缸上对应两组所述电磁固定结构设置有第一脱料挡板。
[0010]上述的振子装配设备,其中所述电磁固定结构包括活动设置于所述第一气缸上的第四安装座、纵向设置于所述第四安装座上的第二升降组件、设置于所述第二升降组件上的第五安装座、及等高设置于所述第五安装座上的左夹块和右夹块,于所述第五安装座上纵向延伸于所述左夹块和右夹块之间设置有电磁铁,所述第一脱料挡板对应所述左夹块、电磁铁和右夹块设置有第一夹取避让腔。
[0011]上述的振子装配设备,其中所述工件供料机构包括对应两组所述插针供料机构设置的第一输送机构、及按间隔距离依次设置于所述第一输送机构上的工件固定座,所述工件固定座包括若干用于限位工件的限位块,所述工件固定座与所述第一输送机构之间设置有结构加固组件。
[0012]上述的振子装配设备,其中所述插针供料机构包括插针放置座、及用于顶升所述插针放置座的第一顶升组件,所述插针放置座上按间隔距离排列设置有若干插针容置槽。
[0013]上述的振子装配设备,其中所述第一移载机构包括活动设置于所述第二横移机构上的第六安装座、纵向设置于所述第六安装座上的第三升降组件、设置于所述第三升降组件上的第七安装座、及至少四组纵向设置于所述第七安装座上的磁性吸附件,于所述第七安装座上纵向设置有第三气缸,所述第三气缸上对应所述磁性吸附件设置有第二脱料挡板,所述第二脱料挡板对应所述磁性吸附件设置有第二夹取避让腔。
[0014]上述的振子装配设备,其中所述第二移载机构包括对应所述料盘堆叠机构设置于第一安装座上的第八安装座、纵向设置于所述第八安装座上的第四升降组件、及水平设置于所述第四升降组件上的吸盘安装座,所述吸盘安装座至少包括四组延伸安装支脚,所述延伸安装支脚上纵向设置有吸盘,所述吸盘外接有负压发生装置。
[0015]上述的振子装配设备,其中所述料盘横移机构包括水平设置的第四气缸、滑轨、及活动设置于所述滑轨上的料盘堆叠座,所述第四气缸的活塞杆与所述料盘堆叠座固定连接,围绕所述料盘堆叠座设置有堆叠围板和限位挡件,所述料盘堆叠座、堆叠围板和限位挡件之间形成料盘堆叠腔,所述第四气缸的驱动方向平行于所述第一横移机构的驱动方向。
[0016]上述的振子装配设备,其中所述料盘堆叠机构包括纵向对应设置于所述料盘堆叠座下方的第二顶升组件、及结构相同且分别设置于所述料盘堆叠腔两侧的第一定位组件和第二定位组件,所述第一定位组件包括横向设置的第五气缸、及设置于所述第五气缸活塞杆上的料盘固定挡件,所述料盘固定挡件上设置有料盘限位角,以固定位于最高层的料盘,所述第五气缸的驱动方向垂直于所述第四气缸的驱动方向。
[0017]上述的振子装配设备,其中于所述出料工位设置有料盘收集箱。
[0018]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本技术设计合理巧妙,通过设置两组所述整理出料装置,以实现两工位交替完成插针出料工序,提高工作效率;其中,配合设置所述料盘堆叠机构、第一移载机构和第二移载机构,以使已装配的产品移至料盘整理后出料,缩短了产品出料的移动路径,加快产品整理效率;此外,独立设置所述插针供料机构和工件供料机构,确保工件与插针有序地进料以等待装配;配合设置所述旋转驱动机构,以使所述压针机构快速达到指定位置进行装配,缩短所述压针机构的移动距离,进一步提高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0019]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
[0020]图1为本技术的俯视示意图;
[0021]图2为本技术中插针供料机构、旋转驱动机构和压针机构的立体示意图;
[0022]图3为本技术中压针机构的正视示意图;
[0023]图4为本技术中横移驱动机构、料盘横移机构和料盘堆叠机构的左视示意图;
[0024]图5为本技术中第二横移机构、第一移载机构、第二移载机构的立体示意图;
[0025]图6为本技术中第一移载机构的立体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6]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以使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更易于理解、掌握,而非对本技术进行限制。
[0027]实施例:参见图1至图6,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振子装配设备,其包括进料压装装置、及两组分别设置于所述进料压装装置两侧的整理出料装置;
[0028]所述进料压装装置包括两组并列设置的插针供料机构1、设置于所述插针供料机构1与所述整理出料装置之间的工件供料机构2、设置于所述插针供料机构1上方的压针机构3、及用于驱使所述压针机构3往返于两组所述工件供料装置的旋转驱动机构4;
[0029]所述整理出料装置包括横移驱动机构5、依次设置的整理工位和出料工位、及两组并列设置且活动往返于所述整理工位和出料工位的料盘横移机构6,于所述整理工位对应所述料盘横移机构6设置有料盘堆叠机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振子装配设备,其特征在于,其包括进料压装装置、及两组分别设置于所述进料压装装置两侧的整理出料装置;所述进料压装装置包括两组并列设置的插针供料机构、设置于所述插针供料机构与所述整理出料装置之间的工件供料机构、设置于所述插针供料机构上方的压针机构、及用于驱使所述压针机构往返于两组所述工件供料装置的旋转驱动机构;所述整理出料装置包括横移驱动机构、依次设置的整理工位和出料工位、及两组并列设置且活动往返于所述整理工位和出料工位的料盘横移机构,于所述整理工位对应所述料盘横移机构设置有料盘堆叠机构,所述横移驱动机构包括第一安装座、用于驱使所述第一安装座往返于所述整理工位和出料工位的第一横移机构、水平设置于所述第一安装座上的第二横移机构、及活动设置于所述第二横移机构上的第一移载机构,于所述第一安装座上对应所述料盘堆叠机构设置有第二移载机构,所述第一横移机构的驱动方向垂直于所述第二横移机构的驱动方向。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振子装配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压针机构包括第二安装座、纵向设置于所述第二安装座上的检测CCD、及两组并列设置于所述第二安装座上的电磁夹取组件,所述电磁夹取组件包括第一升降组件、设置于所述第一升降组件上的第三安装座、设置于所述第三安装座上的第一气缸、两组并列设置于所述第一气缸上的电磁固定结构,于所述第三安装座上纵向设置有第二气缸,所述第二气缸上对应两组所述电磁固定结构设置有第一脱料挡板。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振子装配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磁固定结构包括活动设置于所述第一气缸上的第四安装座、纵向设置于所述第四安装座上的第二升降组件、设置于所述第二升降组件上的第五安装座、及等高设置于所述第五安装座上的左夹块和右夹块,于所述第五安装座上纵向延伸于所述左夹块和右夹块之间设置有电磁铁,所述第一脱料挡板对应所述左夹块、电磁铁和右夹块设置有第一夹取避让腔。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振子装配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件供料机构包括对应两组所述插针供料机构设置的第一输送机构、及按间隔距离依次设置于所述第一输送机构上的工件固定座,所述工件固定座包括若干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文陈洪胜高浩哲郭新建李永辉曾文友陈红松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振亮精密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