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冯少伟专利>正文

气囊缓冲梁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388117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2-20 09:2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气囊缓冲梁,包括气囊及内置在气囊内的缓冲组件、安装在气囊一侧的充气组件,所述气囊为横置的条状结构,缓冲组件对应气囊为条状结构并设有相对应的长度。气囊贴设在汽车的前后端,当汽车发生碰撞时候,气囊首先变形并通过内部气压缓冲,然后气囊内侧挤压到缓冲组件,经过泡沫棉套、保护套缠带和泡沫棒依次碰撞挤压吸能,能起到很好的缓冲效果,减轻行人、机动车、非机动车的损伤,同时减轻车内人员因碰撞造成的损伤。轻微碰撞不会导致车体变形,人员与气囊弹性接触,能最大避免伤害。气囊的开口处通过胶粘固定在套柱上,内垫座内置的气囊内,封盖旋转与内垫座贴合设置以夹紧气囊,加强密封效果。加强密封效果。加强密封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气囊缓冲梁


[0001]本技术涉及汽车防护
,具体为一种气囊缓冲梁。

技术介绍

[0002]汽车作为现代工业的产物,已经成为我们生活中最常用的交通工具,在我们生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在日益拥挤的交通中,经常会发生汽车碰撞到行人、机动车和非机动车,由于汽车前后端都为硬性材料,碰撞后动能较大,容易对人员造成伤害,车体也容易变形损坏。因此,需要一种气囊缓冲梁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所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气囊缓冲梁,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4]本技术所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气囊缓冲梁,包括气囊及内置在气囊内的缓冲组件、安装在气囊一侧的充气组件,所述气囊为横置的条状结构,缓冲组件对应气囊为条状结构并设有相对应的长度;所述缓冲组件包括泡沫棉套、保护套缠带和泡沫棒,所述保护套缠带为螺旋式结构,保护套缠带套设在泡沫棒的外端,保护套缠带和泡沫棒内置在泡沫棉套的中空腔体内,所述泡沫棉套、保护套缠带和泡沫棒由外向内依次贴合设置。
[0005]作为本技术进一步方案:所述充气组件包括包括气嘴及设置在气嘴一侧的套柱、设置在另一侧的防尘盖,所述套柱为中空的腔体结构并与气嘴导通,气囊的一端套在套柱上胶粘连接。
[0006]作为本技术进一步方案:所述套柱的外端设有内垫座,套柱上对应内垫座设有封盖,封盖套设在套柱的外端并与套柱螺纹连接,内垫座内置的气囊内,封盖与气囊夹持住气囊开口的边缘。
[0007]作为本技术进一步方案:所述气囊通过若干组定位套件固定在汽车的相应位置,所述定位套件包括贴座及设置在贴座上的第一粘接带和第二粘接带,贴座远离第一粘接带和第二粘接带的一侧设有粘胶层,所述第一粘接带和第二粘接带设置在贴座的两端,第一粘接带和第二粘接带相互拼接套设在气囊的外端,将气囊固定在贴座上。
[0008]作为本技术进一步方案:所述第一粘接带的内侧设有粘胶层,第一粘接带粘接套设在气囊的外端并与第二粘接带粘接固定。
[0009]作为本技术进一步方案:所述气囊、泡沫棉套、泡沫棒为圆柱形状。
[001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气囊贴设在汽车的前后端,当汽车发生碰撞时候,气囊首先变形并通过内部气压缓冲,然后气囊内侧挤压到缓冲组件,经过泡沫棉套、保护套缠带和泡沫棒依次碰撞挤压吸能,能起到很好的缓冲效果,减轻行人、机动车、非机动车的损伤,同时减轻车内人员因碰撞造成的损伤。轻微碰撞不会导致车体变形,人员与气囊弹性接触,能最大避免伤害。气囊的开口处通过胶粘固定在套柱上,内垫座内置的气
囊内,封盖旋转与内垫座贴合设置以夹紧气囊,加强密封效果。
附图说明
[0011]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2]图2为本技术的局部剖视结构示意图;
[0013]图3为图2中A处结构放大示意图;
[0014]图4为本技术的缓冲组件结构示意图;
[0015]图5为本技术的充气组件结构示意图;
[0016]图6为本技术的定位套件安装结构示意图;
[0017]图7为本技术的定位套件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为了使本技术的实现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图示,进一步阐述本技术。
[0019]如图1~7所示,
[0020]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气囊缓冲梁,包括气囊1及内置在气囊1内的缓冲组件、安装在气囊1一侧的充气组件2,所述气囊1为横置的条状结构,缓冲组件对应气囊1为条状结构并设有相对应的长度;所述缓冲组件包括泡沫棉套3、保护套缠带4和泡沫棒5,所述保护套缠带4为螺旋式结构,保护套缠带4套设在泡沫棒5的外端,保护套缠带4和泡沫棒5内置在泡沫棉套3的中空腔体内,所述泡沫棉套3、保护套缠带4和泡沫棒5由外向内依次贴合设置。所述气囊1、泡沫棉套3、泡沫棒5为圆柱形状。
[0021]具体的,气囊1贴设在汽车的前后端,当汽车发生碰撞时候,气囊1首先变形并通过内部气压缓冲,然后气囊1内侧挤压到缓冲组件,经过泡沫棉套3、保护套缠带4和泡沫棒5依次碰撞挤压吸能,能起到很好的缓冲效果,减轻行人、机动车、非机动车的损伤,同时减轻车内人员因碰撞造成的损伤。轻微碰撞不会导致车体变形,人员与气囊1弹性接触,能最大避免伤害。气囊1可通过充气组件2进行冲放气,调节至合适的气压。
[0022]本实施例中,充气组件2包括包括气嘴21及设置在气嘴21一侧的套柱22、设置在另一侧的防尘盖23,所述套柱22为中空的腔体结构并与气嘴21导通,气囊1的一端套在套柱22上胶粘连接。所述套柱22的外端设有内垫座24,套柱22上对应内垫座24设有封盖25,封盖25套设在套柱22的外端并与套柱22螺纹连接,内垫座24内置的气囊1内,封盖25与气囊1夹持住气囊1开口的边缘。具体的,气囊1的开口处通过胶粘固定在套柱22上,内垫座24内置的气囊1内,封盖25旋转与内垫座24贴合设置以夹紧气囊1,加强密封效果。
[0023]本实施例中,气囊1通过若干组定位套件6固定在汽车的相应位置,所述定位套件6包括贴座61及设置在贴座61上的第一粘接带62和第二粘接带63,贴座61远离第一粘接带62和第二粘接带63的一侧设有粘胶层,所述第一粘接带62和第二粘接带63设置在贴座61的两端,第一粘接带62和第二粘接带63相互拼接套设在气囊1的外端,将气囊1固定在贴座61上。所述第一粘接带62的内侧设有粘胶层,第一粘接带62粘接套设在气囊1的外端并与第二粘接带63粘接固定。
[0024]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技术的优点。本行
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技术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技术的原理,在不脱离本技术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技术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技术范围内。本技术的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气囊缓冲梁,其特征在于:包括气囊及内置在气囊内的缓冲组件、安装在气囊一侧的充气组件,所述气囊为横置的条状结构,缓冲组件对应气囊为条状结构并设有相对应的长度;所述缓冲组件包括泡沫棉套、保护套缠带和泡沫棒,所述保护套缠带为螺旋式结构,保护套缠带套设在泡沫棒的外端,保护套缠带和泡沫棒内置在泡沫棉套的中空腔体内,所述泡沫棉套、保护套缠带和泡沫棒由外向内依次贴合设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气囊缓冲梁,其特征在于:所述充气组件包括气嘴及设置在气嘴一侧的套柱、设置在另一侧的防尘盖,所述套柱为中空的腔体结构并与气嘴导通,气囊的一端套在套柱上胶粘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气囊缓冲梁,其特征在于:所述套柱的外端设有内垫座,套柱上对应内垫座设有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冯少伟
申请(专利权)人:冯少伟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