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空间三角形减震器单元结构
[0001]本技术属于车辆悬架系统安装方式
,具体是提出一种空间三角形减震器单元结构安装方式。
技术介绍
[0002]汽车在行驶的过程中依靠减震器来降低垂向力和侧向力,传统减震器安装方式只能依靠减震器本身的结构来抵抗车辆行驶过程中的侧向力,如遇侧向力较大的路况就会给传统安装方式的减震器带来较大的损伤,出现漏油等情况,大大降低了减震器的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技术目的:
[0004]本技术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传统汽车的悬架结构安装方式,突破空间结构的限制。提出一种新颖的空间三角形减震器单元结构安装方式以解决以往所存在的以往减震器结构不合理、减震器寿命低的问题。
[0005]技术方案:
[0006]一种空间三角形减震器单元结构,包括减震器、前车身连接架5、后车身连接架8和车辆下摆臂4,所述减震器两组一套配合使用;每套减震器包含两组减震器组件,每组减震器组件均为空间三角形减震器结构;
[0007]所述两组减震器组件中的第一组减震器组件包括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空间三角形减震器单元结构,包括减震器、前车身连接架(5)、后车身连接架(8)和车辆下摆臂(4),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震器两组一套配合使用;每套减震器包含两组减震器组件,每组减震器组件均为空间三角形减震器结构;所述两组减震器组件中的第一组减震器组件包括第一减震器(1)和第二减震器(2);第一减震器(1)的下端固定在车辆右后下摆臂(B)的连接端(9),第一减震器(1)的上端固定在后车身连接架(8),第一减震器(1)的上端向第二轴线(O2)外侧倾斜并向第一轴线(O1)内倾斜,第二减震器(2)的上端连接前车身连接架(5),第二减震器(2)的下端连接车辆右前下摆臂(A)的连接端(10),第二减震器(2)的上端向第二轴线(O2)内侧倾斜并向第一轴线(O1)内倾斜,使得第一减震器(1)和第二减震器(2)呈现空间三角形结构;所述两组减震器组件中的第二组减震器组件包括第三减震器(6)和第四减震器(7);第三减震器(6)的下端固定在车辆左前下摆臂(C)的连接端(12),第三减震器(6)的上端固定在前车身连接架(5);第三减震器(6)的上端向第二轴线(O2)内侧倾斜并向第一轴线(O1)内倾斜,第四减震器(7)的上端连接后车身连接架(8),第四减震器(7)的下端连接车辆左后下摆臂(D)的连接端(13),第四减震器(7)的上端向第二轴线(O2)外侧倾斜并向第一轴线(O1)内倾斜,使得第三减震器(6)和第四减震器(7)呈现空间三角形结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空间三角形减震器单元结构,其特征在于:与第一减震器(1)对应的另一侧的减震器为第四减震器(7),与第二减震器(2)对应的另一侧的减震器为第三减震器(6);第一减震器(1)与第四减震器(7)之间呈现平面倒三角形式;第二减震器(2)和第三减震器(6)之间呈现平面正三角形式。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空间三角形减震器单元结构,其特征在于:第一减震器(1)的上端向第二轴线(O2)外侧倾斜角度α为:10
°‑
40
°
;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任文栋,孙凤,赵海宁,徐方超,李强,金俊杰,郭辉,张晓友,
申请(专利权)人:沈阳工业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