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尾气处理补风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2385758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2-20 09:1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新型尾气处理补风装置,补风罩呈筒状结构,筒状结构沿轴向滑动套设在尾气管道上的筒状结构,且筒状结构的一端与尾气管道相密封,另一端与尾气管道间具有环形间隔,尾气管道套设有筒状结构的部分开设有补风通道,补风通道通过环形间隔与外界空气相连通,进而形成了由外界至环形间隔,随后进入筒状结构与尾气管道之间的流通间隙中,再进入补风通道,再应用时,如果改变负压引风机构的引风量,在补风罩不能对尾气管道中充分补充空气的情况下,实时调节筒状结构沿尾气管道的轴向位置,进而改变环形间隔与补风通道之间的距离,在改变环形间隔与补风通道之间的距离后,能够根据具体的情况,调节对尾气管道的补风量。量。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尾气处理补风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尾气处理设备
,特别是涉及一种新型尾气处理补风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现有技术中,化工行业在生产业中是非常常见的,VOC(VolatileOrganic Compound)是指常温下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的总称,VOC废气中含有甲醛、二甲苯、甲苯、丙酮、丁酮、卤素化合物等,在化工生产及使用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VOC废气,该些化合物多数具有刺激性气味,不仅对空气质量造成极大的影响,直接接触也会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并且VOC废气易燃的特点也造成安全隐患。
[0003]而目前的处理VOC废气常用的成熟工艺为吸收法,通过引风机等类似设备将生产过程中产生的VOC废气集中吸收处理;由于VOC废气通过引风机收集集中,因此可能会造成尾气处理系统处于负压状态,存在较大的隐患,因此通常废气输送管道存在补风装置,以减少系统负压带来的隐患。而常见的补风装置是以不同大小管径的管道通过非密封连接件固定的装置,如图2所示,利用管道之间的间隙进行补风,此装置存在问题:一是系统的补风量调节繁琐;二是长期运行时,会有部分VOC废气在管道壁上冷凝,所得冷凝液容易沿管道内壁流出,造成车间环境恶劣,影响工人的健康。本技术对此进行改进,设计更加合理的补风装置。
[0004]专利文件CN205077818U公开了一种地下建筑新风管与排烟补风管的组合风管,新风管和补风管,以及一端同时连通新风管和补风管的主风管,新风管自由端连通新风风机,补风管自由端连通补风风机,新风管与补风管分别朝向相反方向倾斜一个锐角角度与主风管连通,新风管延伸方向相对于主风管延伸方向倾斜角度为b,补风管延伸方向相对于主风管延伸方向倾斜角度为a,且a大于等于b。专利文件CN210613126U公开了一种烟丝除尘风管补风装置,包括套管、闸口、腰状腔体和补风管,套管套设在补风管的两端,闸口设于补风管的内部用于将风导向腰状腔体,补风管的顶部和底部皆设有补风口,补风口的一端设有微型电机,微型电机连接有补风阀轴,且补风阀轴延伸至补风口的另一端,补风阀轴上设有补风阀,补风管的两端套设有风管。然而两者均是直接对排烟或排尘管路的补风,并不能简单调节进风口通道位置,对补风量进行调配。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新型尾气处理补风装置,以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仅通过在尾气管道上设置补风罩,并沿轴向滑动调节补风罩在尾气管道上的位置,配合补风通道,即可变更补风量,便捷快速,对生产影响很小。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如下方案:本技术提供一种新型尾气处理补风装置,包括补风罩、与负压引风机构相连通的尾气管道,所述补风罩呈筒状结构,所述筒状结构沿轴向滑动套设在所述尾气管道上的筒状结构,且所述筒状结构的一端与所述
尾气管道相密封,另一端与所述尾气管道间具有环形间隔,所述尾气管道套设有所述筒状结构的部分开设有补风通道,所述补风通道通过所述环形间隔与外界空气相连通。
[0007]优选的,所述筒状结构与所述尾气管道的径向截面均为正圆结构,且所述筒状结构与所述尾气管道同轴心设置。
[0008]优选的,所述尾气管道上可更换设置不同管径的所述筒状结构。
[0009]优选的,所述尾气管道包括与所述负压引风机构相连接的第一管道、与所述第一管道相套接且部分重叠的第二管道,所述第一管道和所述第二管道之间具有作为所述补风通道的环形间隙。
[0010]优选的,所述第二管道的出口段开口朝上,且所述出口段的管径大于所述第一管道的入口段管径,所述入口段穿过所述开口插接在所述出口段中。
[0011]优选的,所述出口段和所述入口段同轴心设置。
[0012]优选的,所述筒状结构沿竖直方向延伸设置,其顶端密封连接在所述第一管道上,所述环形间隔环绕在所述第二管道周围。
[0013]优选的,所述筒状结构的顶端呈由下至上逐渐变窄的锥形结构。
[0014]优选的,所述尾气管道上设有用于固定所述筒状结构位置的管道固定件。
[0015]优选的,所述筒状结构、所述第一管道和所述第二管道的管壁表面覆盖有相同的防腐结构层。
[0016]本技术相对于现有技术取得了以下技术效果:
[0017]第一,补风罩呈筒状结构,筒状结构沿轴向滑动套设在尾气管道上的筒状结构,以在筒状结构和尾气管道之间形成便于空气流通的流通间隙,且筒状结构的一端与尾气管道相密封,另一端与尾气管道间具有环形间隔,尾气管道套设有筒状结构的部分开设有补风通道,补风通道通过环形间隔与外界空气相连通,进而形成了由外界至环形间隔,随后进入筒状结构与尾气管道之间的流通间隙中,再进入补风通道,再应用时,如果改变负压引风机构的引风量,在补风罩不能对尾气管道中充分补充空气的情况下,实时调节筒状结构沿尾气管道的轴向位置,进而改变环形间隔与补风通道之间的距离,在保证通风管道材质、横断面积、形状不变的条件下,改变通风管道的长度,即可影响通风管道的通风量,同理在改变环形间隔与补风通道之间的距离后,能够根据具体的情况,调节对尾气管道的补风量。
[0018]第二,筒状结构与尾气管道的径向截面均为正圆结构,且筒状结构与尾气管道同轴心设置,进而在筒状结构和尾气管道之间形成规则、恒定横截面积的流通间隙,那么在调节对尾气管道的补风量时,进而可以根据流通间隙的截面,精确的计算出筒状结构移动不同的距离,方便在需要改变补风量的情况下,根据相应的移动距离,对筒状结构的调节。
[0019]第三,尾气管道上可更换设置不同管径的筒状结构,在同一筒状结构的移动距离有限,使得补风量受限,那么通过更换不同管径的筒状结构,以在确定环形间隔与补风通道之间的距离后,改变空气的流通截面,以控制对尾气管道的补风量。
[0020]第四,第二管道的出口段开口朝上,且出口段的管径大于第一管道的入口段管径,入口段穿过开口插接在出口段中,如果入口段的管径大于出口段,则出口段插接在入口段中,VOC废气冷凝液富集在入口段的内壁上,在重力的作用下沿管壁下流,流出至外界,所以出口段的管径大于第一管道的入口段管径,入口段穿过开口插接在出口段中,VOC废气冷凝液富集在入口段的内壁后,在重力的作用下沿管壁下流,回流至出口段中,避免流至外界,
避免对工作环境的污染。
[0021]第五,筒状结构沿竖直方向延伸设置,其顶端密封连接在第一管道上,环形间隔环绕在第二管道周围,使得环形间隔朝下设置,结合入口段穿过开口插接在出口段中,使得补风通道朝上设置,那么环形间隔与补风通道之间的朝向不同,不仅补风的风流路线长,且风流的方向出现了多次变化,导致补风时的通风阻力变大,极大减少由于补风,使得外界杂质随补入的新风进入系统,避免可能造成的污染或者设备损坏。
附图说明
[0022]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尾气处理补风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补风罩、与负压引风机构相连通的尾气管道,所述补风罩呈筒状结构,所述筒状结构沿轴向滑动套设在所述尾气管道上的筒状结构,且所述筒状结构的一端与所述尾气管道相密封,另一端与所述尾气管道间具有环形间隔,所述尾气管道套设有所述筒状结构的部分开设有补风通道,所述补风通道通过所述环形间隔与外界空气相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尾气处理补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筒状结构与所述尾气管道的径向截面均为正圆结构,且所述筒状结构与所述尾气管道同轴心设置。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新型尾气处理补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尾气管道上可更换设置不同管径的所述筒状结构。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新型尾气处理补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尾气管道包括与所述负压引风机构相连接的第一管道、与所述第一管道相套接且部分重叠的第二管道,所述第一管道和所述第二管道之间具有作为所述补风通道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顾屹立陈丹唐明亮
申请(专利权)人:常熟市滨江化工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