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BIM的工业遗产建筑加固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2385449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2-20 09:17
一种基于BIM的工业遗产建筑加固装置,其包括两个平行的第一固定板,第一固定板两端套接的两个平行的第二固定板以及第二固定板外侧顶部设置的建筑梁支撑板,还包括角钢、缓冲机构和支撑机构,所述第二固定板的内侧设置有缓冲机构,第一固定板与第二固定板的底端设置有支撑机构;所述缓冲机构包括第一竖杆和连接机构,两个平行设置的第一竖杆,第一竖杆的内侧安装有两个平行的第一横杆,第一横杆之间焊接有两个第一加强杆,第一横杆的中部设置有连接机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新颖,构思巧妙,对建筑的加固效果好,同时对建筑柱发生震动时的能量缓冲效果好,有利于提高建筑柱的使用寿命,整体强度高。体强度高。体强度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BIM的工业遗产建筑加固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加固装置,具体为一种基于BIM的工业遗产建筑加固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在旧房改造项目中,比较重要和关键的问题是构件的连接构造问题。这将直接关系到加固改造工程质量,甚至会影响改造设计的成功与否。在现有的旧房的加固改造中,主要涉及的改造包括建筑梁柱之间的加固、墙体加固以及建筑屋顶加固等。
[0003]现有的梁柱之间的加固主要分为两种,一种是对原有的旧梁进行更换,另一种则是利用一些加固装置实现梁柱连接点的加强,以起到整体加固的目的,现有的加固装置主要采用钢结构实现梁和柱之间的刚性连接,这种连接方式虽然能够起到一定的加固作用,但建筑在受到一些外力的情况下,会发生一定的振动,这种振动不会影响到建筑结构的安全,但会导致刚性连接出现一定的松动或损坏,进而影响到加固装置的使用寿命,同时加固的整体强度不足,不利于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上述情况,为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本技术提供一种基于BIM的工业遗产建筑加固装置,有效的解决了现有的加固装置主要采用钢结构实现梁和柱之间的刚性连接,这种连接方式虽然能够起到一定的加固作用,但建筑在受到一些外力的情况下,会发生一定的振动,这种振动不会影响到建筑结构的安全,但会导致刚性连接出现一定的松动或损坏,进而影响到加固装置的使用寿命,同时加固的整体强度不足,不利于使用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本技术包括两个平行的第一固定板,第一固定板两端套接的两个平行的第二固定板以及第二固定板外侧顶部设置的建筑梁支撑板,还包括角钢、缓冲机构和支撑机构,所述第二固定板的内侧设置有缓冲机构,第一固定板与第二固定板的底端设置有支撑机构;
[0006]所述缓冲机构包括第一竖杆、第一横杆、第一加强杆、导向柱、第一弹簧和连接机构,两个平行设置的第一竖杆,第一竖杆的内侧安装有两个平行的第一横杆,第一横杆之间焊接有两个第一加强杆,第一横杆靠近两端位置处均设置有四个导向柱,导向柱的中部设置有第一弹簧,第一横杆的中部设置有连接机构。
[0007]优选的,所述第一固定板与第二固定板的连接的外角处均设置有角钢,角钢通过螺栓或焊接分别与第一固定板和第二固定板连接。
[0008]优选的,所述连接机构包括连接杆、限位盘、圆筒和第二弹簧,连接杆固定在第二固定板上,连接杆的一端设置有限位盘,圆筒固定在第一横杆上,连接杆插接在圆筒内,圆筒的内部设置有第二弹簧。
[0009]优选的,所述限位盘的直径大于连接杆的直径,圆筒对应连接杆位置处开设有通孔。
[0010]优选的,所述支撑机构包括第二竖杆、第二横杆、第二加强杆、第三竖杆、第三横杆
和第三加强杆,四个第二竖杆呈平行布置,第二竖杆的内侧均设置有若干个第二横杆,第二横杆之间设置有第二加强杆,后端的两个第二竖杆的两侧均设置有第三竖杆,第三竖杆的内侧设置有与第二竖杆连接的第三横杆,第三横杆之间设置有第三加强杆。
[0011]优选的,所述第二横杆与第三横杆由上至下相距的距离依次增大。
[0012]有益效果:本技术使用时,当建筑柱发生震动时,建筑柱产生的震动会传递给与之紧密贴合的第一横杆,第一横杆将震动的能量传递给圆筒和第一弹簧,第一弹簧发生形变来缓冲建筑柱产生的震动,圆筒会向着连接杆移动,这样连接杆一端的限位盘便会推动第二弹簧,使得第二弹簧压缩,通过第二弹簧的压缩拉吸收建筑柱产生的震动能量,提高建筑柱的使用寿命,设置的导向柱便于进行导向,二者结合提高震动缓冲效果,通过第二竖杆、第二横杆和第二加强杆可对第一固定板和第二固定板进行支撑固定,设置的第三竖杆、第三横杆和第三加强杆固定在室内墙壁,进一步提高整体固定强度,进而提高对建筑的加固效果,本技术结构新颖,构思巧妙,对建筑的加固效果好,同时对建筑柱发生震动时的能量缓冲效果好,有利于提高建筑柱的使用寿命,整体强度高。
附图说明
[0013]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
[0014]图1是本技术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5]图2是本技术侧视图;
[0016]图3是本技术缓冲机构结构示意图;
[0017]图4是本技术连接机构结构示意图;
[0018]图中标号:1、第一固定板;2、第二固定板;3、建筑梁支撑板;4、角钢;5、缓冲机构;51、第一竖杆;52、第一横杆;53、第一加强杆;54、导向柱;55、第一弹簧;56、连接机构;561、连接杆;562、限位盘;563、圆筒;564、第二弹簧;6、支撑机构;61、第二竖杆;62、第二横杆;63、第二加强杆;64、第三竖杆;65、第三横杆;66、第三加强杆。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下面结合附图1

4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0020]实施例一,由图1

4给出,本技术提供一种基于BIM的工业遗产建筑加固装置,包括两个平行的第一固定板1,第一固定板1两端套接的两个平行的第二固定板2以及第二固定板2外侧顶部设置的建筑梁支撑板3,还包括角钢4、缓冲机构5和支撑机构6,第二固定板2的内侧设置有缓冲机构5,第一固定板1与第二固定板2的底端设置有支撑机构6;
[0021]缓冲机构5包括第一竖杆51、第一横杆52、第一加强杆53、导向柱54、第一弹簧55和连接机构56,两个平行设置的第一竖杆51,第一竖杆51的内侧安装有两个平行的第一横杆52,第一横杆52之间焊接有两个第一加强杆53,第一横杆52靠近两端位置处均设置有四个导向柱54,导向柱54的中部设置有第一弹簧55,第一横杆52的中部设置有连接机构56,建筑梁支撑板3上设置有弹簧板,第二固定板2对应导向柱54位置处开设有通孔。
[0022]具体使用时:本技术使用时,当建筑柱发生震动时,建筑柱产生的震动会传递给与之紧密贴合的第一横杆52,第一横杆52将震动的能量传递给圆筒563和第一弹簧55,第
一弹簧55发生形变来缓冲建筑柱产生的震动,圆筒563会向着连接杆561移动,这样连接杆561一端的限位盘562便会推动第二弹簧564,使得第二弹簧564压缩,通过第二弹簧564的压缩拉吸收建筑柱产生的震动能量,提高建筑柱的使用寿命,设置的导向柱54便于进行导向,二者结合提高震动缓冲效果,通过第二竖杆61、第二横杆62和第二加强杆63可对第一固定板1和第二固定板2进行支撑固定,设置的第三竖杆64、第三横杆65和第三加强杆66固定在室内墙壁,进一步提高整体固定强度,进而提高对建筑的加固效果,本技术结构新颖,构思巧妙,对建筑的加固效果好,同时对建筑柱发生震动时的能量缓冲效果好,有利于提高建筑柱的使用寿命,整体强度高。
[0023]实施例二
[0024]实施例一中第一固定板1与第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BIM的工业遗产建筑加固装置,包括两个平行的第一固定板(1),第一固定板(1)两端套接的两个平行的第二固定板(2)以及第二固定板(2)外侧顶部设置的建筑梁支撑板(3),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角钢(4)、缓冲机构(5)和支撑机构(6),所述第二固定板(2)的内侧设置有缓冲机构(5),第一固定板(1)与第二固定板(2)的底端设置有支撑机构(6);所述缓冲机构(5)包括第一竖杆(51)、第一横杆(52)、第一加强杆(53)、导向柱(54)、第一弹簧(55)和连接机构(56),两个平行设置的第一竖杆(51),第一竖杆(51)的内侧安装有两个平行的第一横杆(52),第一横杆(52)之间焊接有两个第一加强杆(53),第一横杆(52)靠近两端位置处均设置有四个导向柱(54),导向柱(54)的中部设置有第一弹簧(55),第一横杆(52)的中部设置有连接机构(56)。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BIM的工业遗产建筑加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板(1)与第二固定板(2)的连接的外角处均设置有角钢(4),角钢(4)通过螺栓或焊接分别与第一固定板(1)和第二固定板(2)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BIM的工业遗产建筑加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机构(56)包括连接杆(561)、限位盘(...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晨辰侯乐容李星庞春雨
申请(专利权)人:东北林业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