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留置针保护套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382460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2-20 09:1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留置针保护套,包括手保护部和腕保护部,所述手保护部和腕保护部均为长方形结构,手保护部的底边与腕保护部的顶边连接,所述手保护部的左右两侧和腕保护部的左右两侧分别设有第一尼龙搭扣绒带面和第一尼龙搭扣勾带面;所述手保护部的中部设有可视窗,可视窗的左右两侧均形成拇指孔,可视窗的上方设有标签夹。本申请的留置针保护套能够有效保护患者留置针整体的完整性,并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延长了留置针的使用时间,降低了因反复穿刺而使患者产生的恐惧与疼痛,同时减轻了护理人员因反复更换贴膜及反复穿刺留置针的工作负担。置针的工作负担。置针的工作负担。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留置针保护套


[0001]本技术涉及医疗用品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留置针保护套。

技术介绍

[0002]根据目前临床的现状,留置针广泛应用,但受患者发热,出汗或活动度大,衣物的摩擦等方面因素影响,患者留置针经常出现固定不牢固,贴膜卷边,翘起。无论是需要更换贴膜还是重新留置留置针,都大大增加了工作强度和负担,同时造成患者因反复穿刺留置针的恐惧与机体的疼痛感。所以,专利技术人认为提供一种保护套来保护留置针是非常有必要的。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提供了一种留置针保护套。
[0004]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0005]一种留置针保护套,包括手保护部和腕保护部,所述手保护部和腕保护部均为长方形结构,手保护部的底边与腕保护部的顶边连接,所述手保护部的左右两侧和腕保护部的左右两侧分别设有第一尼龙搭扣绒带面和第一尼龙搭扣勾带面;所述手保护部的中部设有可视窗,可视窗的左右两侧均形成拇指孔,可视窗的上方设有标签夹。
[0006]所述腕保护部长度为手保护部长度的1/2

2/3。
[0007]所述标签夹粘接或通过尼龙搭扣固定在手保护部上。
[0008]所述标签夹包括相互连接的基片和覆盖片;所述基片的中部设有限位片,限位片的一边固定在基片上;所述基片远离基片和覆盖片交接部的一侧的两个角部上均设有固定片。
[0009]位于两个固定片之间的基片上设有第二尼龙搭扣勾带面,所述覆盖片上设有第二尼龙搭扣绒带面,第二尼龙搭扣勾带面和第二尼龙搭扣绒带面形位匹配。
[0010]所述固定片呈直角三角形,固定片的两条直角边分别与基片的两条边固定,固定片和基片之间形成供覆盖片穿入的间隙。
[0011]所述基片和覆盖片之间的打开方向与基片和限位片之间的打开方向相对。
[0012]本申请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13]本申请的留置针保护套能够有效保护患者留置针整体的完整性,并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延长了留置针的使用时间,降低了因反复穿刺而使患者产生的恐惧与疼痛,同时减轻了护理人员因反复更换贴膜及反复穿刺留置针的工作负担。本申请设计简单,使用方便,效果好,具有广阔的临床应用前景。
附图说明
[0014]图1是本技术的主视图;
[0015]图2是本技术的使用状态图;
[0016]图3是本技术标签夹的结构示意图(限位片覆盖在基片上);
[0017]图4是本技术标签夹的结构示意图(限位片打开)。
[0018]其中,1.手保护部;2.腕保护部;3.可视窗;4.拇指孔;5.标签夹;51.覆盖片;52.基片;53.限位片;54. 固定片;55.第二尼龙搭扣绒带面;56. 第二尼龙搭扣勾带面;6. 第一尼龙搭扣绒带面;7. 第一尼龙搭扣勾带面;8.标签卡。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的说明。
[0020]如图1

4所示,一种留置针保护套,包括手保护部1和腕保护部2,所述手保护部1和腕保护部2均为长方形结构,手保护部1的底边与腕保护部2的顶边连接,所述手保护部1的左右两侧和腕保护部2的左右两侧分别设有第一尼龙搭扣绒带面6和第一尼龙搭扣勾带面7。
[0021]本申请的手保护部1可外部加固贴膜对留置针的固定效果,延长留置针使用时间。腕保护部2可保护手腕,协助发力,控制活动范围,从而减少因发力,牵拉而导致的针眼出血,进而减少贴膜因渗血而翘起、活动卷起。
[0022]所述腕保护部2长度为手保护部1长度的1/2

2/3。手保护部1和腕保护部2均由弹性纤维敷料制成,且手保护部1和腕保护部2的两侧设有尼龙搭扣可满足不同体型患者使用,穿脱自由方便,提高了患者使用本技术的舒适感。
[0023]所述手保护部1的中部设有可视窗3,可视窗3一方面可充分保护留置针,另一方面方便班班交接的医护人员观察患者膜下皮肤状态及针眼周围状态。另外,本申请可视窗3选用透气的透明敷料,不会加重患者留置针下皮肤的负担。
[0024]本申请在可视窗3的左右两侧均形成拇指孔4。拇指从拇指孔4中穿出,保证了五指的灵活自如,且两个拇指孔4的设计使本技术即可适用于左手又可适用于右手,无需再设计对称的两种留置针保护套,适用性较广。
[0025]本申请在可视窗3的上方设有标签夹5,用于保护带有留置针信息的标签卡8,标签卡8上可记载留置针的留置时间、留置人等信息。
[0026]本申请的标签夹5选用软性塑料透明材质制成,标签夹5粘接或通过尼龙搭扣固定在手保护部1上。
[0027]所述标签夹5包括相互连接的基片52和覆盖片51;所述基片52的中部设有限位片53,限位片53的一边固定在基片52上;所述基片52远离基片52和覆盖片51交接部的一侧的两个角部上均设有固定片54。
[0028]位于两个固定片54之间的基片52上设有第二尼龙搭扣勾带面56,所述覆盖片51上设有第二尼龙搭扣绒带面55,第二尼龙搭扣勾带面56和第二尼龙搭扣绒带面55形位匹配。
[0029]所述固定片54呈直角三角形,固定片54的两条直角边分别与基片52的两条边固定,固定片54和基片52之间形成供覆盖片51穿入的间隙。
[0030]所述基片52和覆盖片51之间的打开方向与基片52和限位片53之间的打开方向相对。
[0031]本申请标签夹5的使用方法为:将限位片53沿其一边向上掀开(如图4所示),然后将记载有留置针留置时间和留置人信息的标签卡8放在限位片53下,盖上限位片53(如图3
所示),再盖上覆盖片51,使覆盖片51的两个角部插入到固定片54和基片52之间的间隙中,此时第二尼龙搭扣绒带面55和第二尼龙搭扣勾带面56贴合,最后用手按压使二者,使二者结合紧密。
[0032]本技术的使用方法为:医护人员将留置针留置于患者手背后,将患者的拇指从本技术的拇指孔4中穿出,然后使手保护部1从患者手背包裹到手掌,并在掌心处将手保护部1上的第一尼龙搭扣绒带面6和第一尼龙搭扣勾带面7进行搭接;再将腕保护部2环绕手腕,并采用腕保护部2上的第一尼龙搭扣绒带面6和第一尼龙搭扣勾带面7进行搭接固定;最后将标签卡8按照上述方法放入标签夹5中即可。
[0033]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实施例均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技术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留置针保护套,包括手保护部(1)和腕保护部(2),其特征在于:所述手保护部(1)和腕保护部(2)均为长方形结构,手保护部(1)的底边与腕保护部(2)的顶边连接,所述手保护部(1)的左右两侧和腕保护部(2)的左右两侧分别设有第一尼龙搭扣绒带面(6)和第一尼龙搭扣勾带面(7);所述手保护部(1)的中部设有可视窗(3),可视窗(3)的左右两侧均形成拇指孔(4),可视窗(3)的上方设有标签夹(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留置针保护套,其特征在于:所述腕保护部(2)长度为手保护部(1)长度的1/2

2/3。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留置针保护套,其特征在于:所述标签夹(5)粘接或通过尼龙搭扣固定在手保护部(1)上。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留置针保护套,其特征在于:所述标签夹(5)包括相互连接的基片(52)和覆盖片(51);所述基片(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扬李昕砾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学研究所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