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SMC材料的低成本高阻燃性的高铁外饰保护层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380458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2-20 09:0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基于SMC材料的低成本高阻燃性的高铁外饰保护层。它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高铁外饰防护层阻燃性不佳的问题。它包括防护外层,防护外层底部设有注液组件,且注液组件与远离防护外层的一侧设有与车身外壁接触的防护内层,注液组件与防护内层之间形成导热通道,且导热通道内径向设有若干一端与注液组件相互接触,另一端与防护内层相互接触的换热机构,换热机构之间通过排液横管连接,排液横管周向延伸至导热通道周向外侧。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阻燃性能佳,提高了碰撞安全性。提高了碰撞安全性。提高了碰撞安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基于SMC材料的低成本高阻燃性的高铁外饰保护层


[0001]本技术涉及高铁防护层
,具体涉及一种基于SMC材料的低成本高阻燃性的高铁外饰保护层。

技术介绍

[0002]现有的高铁装饰件外的保护层一般由半光镍层、光镍层、无裂纹铬层,或者半光镍、光镍、微孔镍、无裂纹铬层,或者半光镍层、光镍层、微裂纹镍层、无裂纹铬层构成,这种结构自身应力大,工业上很难得到一种完全没有裂纹或孔隙的铬电镀保护层,暴露在空气中的铬电镀保护层被钝化后,当遇到大气中的腐蚀介质时,容易腐蚀电池,造成装饰性的铬电镀保护层在极端环境中出现大量不规则的腐蚀,甚至铬电镀保护层完全溶解,防腐蚀效果不佳;除此之外,现有的高铁外饰保护层产生碰撞或者车壁高温时容易起火燃烧,造成更大的安全事故,阻燃性不佳,而阻燃性好的防护层则结构复杂,成本高昂。
[0003]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人们进行了长期的探索,提出了各式各样的解决方案。例如,中国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汽车装饰件外覆盖保护层结构[CN201520402496.5],它包括第一层、第二层、第三层、第四层以及第五层,第一层为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SMC材料的低成本高阻燃性的高铁外饰保护层,包括防护外层(1),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防护外层(1)底部设有注液组件(2),且注液组件(2)与远离防护外层(1)的一侧设有与车身外壁接触的防护内层(3),所述的注液组件(2)与防护内层(3)之间形成导热通道(4),且导热通道(4)内径向设有若干一端与注液组件(2)相互接触,另一端与防护内层(3)相互接触的换热机构(5),所述的换热机构(5)之间通过排液横管(51)连接,所述的排液横管(51)周向延伸至导热通道(4)周向外侧。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SMC材料的低成本高阻燃性的高铁外饰保护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防护外层(1)包括耐磨层(11),所述的耐磨层(11)下侧设有由SMC材料制成的外阻燃结构层(12)。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SMC材料的低成本高阻燃性的高铁外饰保护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耐磨层(11)及外阻燃机构层上径向设有呈竖直设置的注液孔(21),所述的注液孔(21)一端外露于耐磨层(11),另一端与注液组件(2)相互连通,且注液孔(21)外露于耐磨层(11)的一端通过盖体(22)可开封闭。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SMC材料的低成本高阻燃性的高铁外饰保护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注液组件(2)包括设置在外阻燃结构层(12)下侧的装配内层(23),所述的装配内层(23)设有储液部(24),所述的储液部(24)与注液孔(21)之间相互连通,且储液部(24)与装配内层(23)周向之间形成散热腔(25)。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SMC材料的低成本高阻燃性的高铁外饰保护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防护内层(3)包括导热层(31),所述的导热层(31)上设有由SMC材料制成的内阻燃结构层(32)。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基于SMC材料的低成本高阻燃性的高铁外饰保护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换热机构(5)包括插接筒体(52),所述的插接筒体(52)周向内侧轴向设有导流管体(53),所述的导流管体(53)与排液横管(51)之间相互连通,所述的插接筒体(52)靠近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东霞林新耀陆文斌俞晓文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律通复合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