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桂林工学院专利>正文

一种太阳能电池薄膜材料的电化学沉积制备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37877 阅读:19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CuIn↓[(1-x)]Ga↓[x]Se↓[2]太阳能电池薄膜材料的电化学沉积制备工艺。以Cu、In、Ga金属盐和亚硒酸为主要原料,溶于醇类或砜类有机试剂中为电解质;以金属钼片或不锈钢片为阴极,铂钛金属网为辅助电极,甘汞饱和电极为对电极;恒电位沉积制备CuIn↓[(1-x)]Ga↓[x]Se↓[2]薄膜前驱体;后经清洗、吹干,氩气下的热处理获得CuIn↓[(1-x)]Ga↓[x]Se↓[2]薄膜。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原料利用率高、成本低、工艺控制容易等优点。特别是本发明专利技术以醇类、砜类等有机试剂代替水为电解质溶剂,避免了在较负电位下电沉积过程中氢析出对CuIn↓[(1-x)]Ga↓[x]Se↓[2]合金元素共沉积的影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薄膜电阳电池光电转换材料,特别是一种CuIn(1-x)GaxSe2太阳能电池薄膜材料的电化学沉积制备工艺
技术介绍
太阳能在环境保护、可持续性发展等方面具有无可替代的优势。近年来,直接带隙材料薄膜太阳电池的开发成为新的研究热点,薄膜太阳电池只需几微米厚就能实现高效率的光电转换,是降低成本及提高光子循环的理想器件。在薄膜太阳电池研究中,CuIn(1-x)GaxSe2薄膜电池因具有成本低(仅为晶体硅太阳电池的1/10)、转换效率高(目前已达到19.3%)、稳定性好等特点而与成为最有希望的薄膜光伏器件之一。然而,CuIn(1-x)GaxSe2产品的开发却面临巨大挑战生产工艺复杂(需要高真空、高温),工艺控制困难导致制备的薄膜材料性能差异大、重复性差;此外,由于CuIn(1-x)GaxSe2在较宽的化学计量比(原子比例)范围内都能形成有序陷缺化合物,这虽然有利于初步物相的形成,但却非常不利于物相精确计量比的控制。综上原因,大面积高性能CuIn(1-x)GaxSe2薄膜材料的制备成为难题。目前采用最多的物理气相沉积法在CuIn(1-x)GaxSe2薄膜生长机理研究方面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太阳能电池薄膜材料的电化学沉积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将Cu、In、Ga金属盐和亚硒酸分别按元素摩尔浓度为0.01mol/L~0.02mol/L,0.02mol/L~0.03mol/L,0.02mol/L~0.04mol/L,0.01mol/L~0.04mol/L溶于醇类或砜类有机试剂中,并滴加稀硝酸调节PH值至1.5~4获得电解质溶液;将经超声清洗的钼片或不锈钢片作为工作电极,大面积铂钛网作为辅助电极,甘汞饱和电极为参比电极;恒电位沉积获得CuIn↓[(1-x)]Ga↓[x]Se↓[2]前驱体薄膜前驱体;该前驱体薄膜经冲洗,吹干后置入气氛炉中,在氩气保护下,升温至350~450℃热处理,保...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龙飞邹正光李建军
申请(专利权)人:桂林工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45[中国|广西]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