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追踪的光纤跳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377225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2-20 09:0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适用于光纤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可追踪的光纤跳线,包括光纤本体,所述光纤本体的两端均设置有连接插头,两个所述连接插头的表面均固定连接有防护套,两个所述防护套均固定套设于所述光纤本体的表面,同侧所述防护套套设于同侧所述连接插头与所述光纤本体的连接处外部。该可追踪的光纤跳线,人工通过手持光纤跳线与主机连接一端上的气柄,挤压气柄将气柄内部的气流注入外套软管的内腔当中,升高外套软管内腔压强,通过后连接软管的连通,使得气流通过后连接软管注入弹性气囊的内腔中,从而使弹性气囊膨胀,使得人工可准确观测到光纤跳线与机箱连接的另一端,便于人工将光纤跳线进行拆卸检修等操作,便于人工进行使用。用。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追踪的光纤跳线


[0001]本技术属于光纤
,尤其涉及一种可追踪的光纤跳线。

技术介绍

[0002]光纤是光导纤维的简写,是一种由玻璃或塑料制成的纤维,可作为光传导工具,传输原理是“光的全反射”,透明度很高、粗细像蜘蛛丝一样的玻璃丝或玻璃纤维,当光线以合适的角度射入玻璃纤维时,光就沿着弯弯曲曲的玻璃纤维前进。
[0003]现有的光纤跳线在使用中,大多为多个光纤与机箱相连接,光纤较多且相互交叉,导致人工在对光纤跳线进行检修的过程中,难以追踪光纤跳线的另一端,从而不便于人工对光纤跳线进行拆卸检修,不便于人工进行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提供一种可追踪的光纤跳线,旨在解决现有的光纤跳线在使用中,人工难以追踪光纤跳线的另一端,不便于人工对光纤跳线进行拆卸检修的问题。
[0005]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可追踪的光纤跳线,包括光纤本体,所述光纤本体的两端均设置有连接插头,两个所述连接插头的表面均固定连接有防护套,两个所述防护套均固定套设于所述光纤本体的表面,同侧所述防护套套设于同侧所述连接插头与所述光纤本体的连接处外部,所述光纤本体的每一端分别通过一侧的所述防护套内部与一侧的所述连接插头电连接,所述连接插头上设置有连接器,两个所述防护套的表面均环形固定连接有连接圈,两个所述连接圈的相对面之间横向固定连接有外套软管,所述外套软管密封套设于所述光纤本体的外部,所述外套软管的直径大于所述光纤本体的直径,所述外套软管底部的前侧竖向连通有前连接软管,所述前连接软管的底端连通有气柄,所述外套软管底部的后侧竖向连通有后连接软管,所述后连接软管的底端连通有弹性气囊,所述外套软管的外表面设置有阻燃涂层,所述阻燃涂层涂设覆盖于所述外套软管的外表面。
[0006]优选的,所述连接插头的外表面可抽拉地设置有防护罩,所述防护罩靠近所述光纤本体的一侧为敞口,所述防护罩套设于所述连接器的外部。
[0007]优选的,所述防护罩内壁面设置有橡胶圈,所述连接插头的表面开设有与所述橡胶圈相适配的密封槽。
[0008]优选的,所述外套软管的表面固定套设有若干个加强环,多个所述加强环沿所述光纤本体的长度方向均匀间隔分布排列。
[0009]优选的,所述防护罩的表面固定连接有两个防滑垫,两个所述防滑垫分别位于所述防护罩的顶部与底部。
[0010]优选的,所述阻燃涂层为纳米级氢氧化镁阻燃剂涂层。
[00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的一种可追踪的光纤跳线,通过人工在需要对光纤跳线的进行拆卸检修的过程中,人工即可通过手持光纤跳线与主机连接一端上的气柄,通过人工挤压气柄,将气柄内部的气流注入外套软管的内腔当中,
升高外套软管内腔压强,通过后连接软管的连通,使得气流通过后连接软管注入弹性气囊的内腔中,从而使弹性气囊膨胀,使得人工可准确观测到光纤跳线与机箱连接的另一端,便于人工将光纤跳线进行拆卸检修等操作,便于人工进行使用,并连接插头外部设置有的防护罩,可在光纤跳线不使用的过程中,对连接插头封闭防尘,提高对连接插头的保护,延长连接插头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0012]图1为本技术的正面剖视结构示意图;
[0013]图2为本技术中外套软管与阻燃涂层的结构示意图;
[0014]图3为本技术中防护罩与橡胶圈的结构示意图。
[0015]图中:1、光纤本体,2、连接插头,3、防护套,4、连接器,5、外套软管,6、连接圈,7、前连接软管,8、气柄,9、后连接软管,10、弹性气囊,11、阻燃涂层,12、防护罩,13、橡胶圈,14、密封槽,15、加强环,16、防滑垫。
具体实施方式
[0016]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
[0017]请参阅图1

3,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包括光纤本体1,光纤本体1的两端均设置有连接插头2,连接插头2上设置有连接器4。
[0018]光纤本体1、连接插头2和连接器4为现有技术,在此不做过多的赘述。
[0019]光纤本体1、连接插头2和连接器4组合为一个完整光纤跳线,人工可将两个连接插头2一端插入主机上,再将另一端的连接插头2插入机箱上。
[0020]两个连接插头2的表面均固定连接有防护套3,两个防护套3均固定套设于光纤本体1的表面,同侧防护套3套设于同侧连接插头2与光纤本体1的连接处外部,光纤本体1的每一端分别通过一侧的防护套3内部与一侧的连接插头2电连接。
[0021]通过防护套3套设于光纤本体1与连接插头2的连接处,对光纤本体1与连接插头2的连接处进行防护,可避免光纤本体1与连接插头2的连接处出现断裂的情况,从而延长光纤跳线的使用寿命,提高对光纤跳线的保护。
[0022]两个防护套3的表面均环形固定连接有连接圈6,两个连接圈6的相对面之间横向固定连接有外套软管5,外套软管5密封套设于光纤本体1的外部,外套软管5的直径大于光纤本体1的直径。
[0023]通过外套软管5套设在光纤本体1的外部,从而提高对光纤本体1的保护,并外套软管5的内壁面与光纤本体1的外表面之间存在一定距离。
[0024]外套软管5底部的前侧竖向连通有前连接软管7,前连接软管7的底端连通有气柄8,外套软管5底部的后侧竖向连通有后连接软管9,后连接软管9的底端连通有弹性气囊10。
[0025]人工可通过手持气柄8,再通过捏动气柄8,将气柄8内部的气流注入外套软管5与光纤本体1之间的内腔中,从而加大外套软管5内腔的压强,通过外套软管5内腔的导向与后连接软管9的连通,即可将气流注入弹性气囊10的内部,从而使得弹性气囊10膨胀。
[0026]外套软管5的外表面设置有阻燃涂层11,阻燃涂层11涂设覆盖于外套软管5的外表面。
[0027]通过外套软管5的外表面设置的阻燃涂层11,可提高外套软管5的阻燃性能,从而提高对光纤本体1的保护,延长光纤本体1的使用寿命。
[0028]通过人工在需要对光纤跳线的进行拆卸检修的过程中,人工即可通过手持光纤跳线与主机连接一端上的气柄8,通过人工挤压气柄8,将气柄8内部的气流注入外套软管5的内腔当中,升高外套软管5内腔压强。
[0029]通过后连接软管9的连通,使得气流通过后连接软管9注入弹性气囊10的内腔中,从而使弹性气囊10膨胀,使得人工可准确观测到光纤跳线与机箱连接的另一端,便于人工将光纤跳线进行拆卸检修等操作,便于人工进行使用。
[0030]进一步的,连接插头2的外表面可抽拉地设置有防护罩12,防护罩12靠近光纤本体1的一侧为敞口,防护罩12套设于连接器4的外部。
[0031]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连接插头2外部设置有的防护罩12,可在光纤跳线不使用的过程中,对连接插头2封闭防尘,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追踪的光纤跳线,其特征在于:包括光纤本体(1),所述光纤本体(1)的两端均设置有连接插头(2),两个所述连接插头(2)的表面均固定连接有防护套(3),两个所述防护套(3)均固定套设于所述光纤本体(1)的表面,同侧所述防护套(3)套设于同侧所述连接插头(2)与所述光纤本体(1)的连接处外部,所述光纤本体(1)的每一端分别通过一侧的所述防护套(3)内部与一侧的所述连接插头(2)电连接,所述连接插头(2)上设置有连接器(4),两个所述防护套(3)的表面均环形固定连接有连接圈(6),两个所述连接圈(6)的相对面之间横向固定连接有外套软管(5),所述外套软管(5)密封套设于所述光纤本体(1)的外部,所述外套软管(5)的直径大于所述光纤本体(1)的直径,所述外套软管(5)底部的前侧竖向连通有前连接软管(7),所述前连接软管(7)的底端连通有气柄(8),所述外套软管(5)底部的后侧竖向连通有后连接软管(9),所述后连接软管(9)的底端连通有弹性气囊(10),所述外套软管(5)的外表面设置有阻燃涂层(11),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樊勇李龙飞刘朝金李鹏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深嘉创达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