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恒温混匀仪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375244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2-20 08:55
本申请涉及一种恒温混匀仪,涉及混匀仪的技术领域,其包括减振基座和混匀仪本体,减振基座上设置有贯通减振基座上端面的凹槽,混匀仪本体下端嵌设于槽内,且其外壁和凹槽内壁之间留有振动间隙,凹槽内设置有位于混匀仪本体下方的减振机构。本申请通过设置减振基座和布置在凹槽内的减振机构,将混匀仪本体产生的振动进行吸收和削弱,使振动传递至减振基座并终止于减振基座,不会传递至桌体,消除了混匀仪本体自身振动对桌体的影响,有效降低了工作环境的噪音。境的噪音。境的噪音。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恒温混匀仪


[0001]本申请涉及混匀仪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恒温混匀仪。

技术介绍

[0002]恒温混匀仪,又名恒温振荡器,采用了直流无刷电机以及微处理技术并结合智能化PID,能够在达到目标温度后快速的保持稳定,并将恒温和振荡两种功能完美地结合在一起,极大地缩短了实验操作的时间,提高了工作人员的效率,是样品孵化、催化、混匀以及保存等反应过程理想的自动化工具。
[0003]中国专利CN207946709U公开了一种恒温混匀仪,包括主体部分、振动装置和恒温装置,主体部分包括底座、外壳、放置盘、上盖和孔板,底座上表面设置有外壳,外壳上表面设置有放置盘,放置盘上表面设置有上盖,上盖与放置盘可拆卸连接。
[0004]相关技术的恒温混匀仪在使用时,机体会出现高频率振动的现象,甚至会带动桌体一起振动,产生巨大的噪音,对工作环境造成噪音污染,有待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了降低工作环境的噪音污染,本申请提供一种恒温混匀仪。
[0006]本申请提供的一种恒温混匀仪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0007]一种恒温混匀仪,包括减振基座和混匀仪本体,所述减振基座上设置有贯通所述减振基座上端面的凹槽,所述混匀仪本体下端嵌设于所述凹槽内,且其外壁和所述凹槽内壁之间留有振动间隙,所述凹槽内设置有位于所述混匀仪本体下方的减振机构。
[000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减振基座和布置在凹槽内的减振机构,将混匀仪本体产生的振动进行吸收和削弱,使振动传递至减振基座并终止于减振基座,不会传递至桌体,消除了混匀仪本体自身振动对桌体的影响,有效降低了工作环境的噪音。
[0009]可选的,所述减振机构设置有两组,且分布于所述凹槽的两侧,每组减振机构均包括滑动杆、一对滑套、一对缓冲弹簧和一对支杆,所述滑动杆水平布置于所述凹槽底部的一侧并与所述凹槽内壁固定连接,一对所述滑套布置于所述滑动杆两端并与其水平滑动连接,一对所述缓冲弹簧均套接于所述滑动杆,且所述缓冲弹簧两端分别与所述滑套和所述凹槽内壁固定连接,一对所述支杆相互铰接,且下端与所述滑套铰接,其中一个所述支杆的上端与混匀仪本体下端面相铰接,另一个所述支杆上端与所述混匀仪本体下端面水平滑动连接。
[00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使用恒温混匀仪振荡混匀时,混匀仪本体振动,一对支杆受到混匀仪本体的作用力向下运动,并推动一对滑套分别向靠近支杆两端的方向移动。此时缓冲弹簧发生弹性形变进行收缩,但随后缓冲弹簧在自身弹力的作用恢复原来状态并推动滑套恢复原来的位置,同时滑套在移动的过程中推动一对支杆恢复原来的位置,从而抵消混匀仪本体产生的作用力,消除自身振动对桌面的影响。通过利用缓冲弹簧的弹性势能反作用于混匀仪本体,有效消除了混匀仪工作时产生的振动,防止了混匀仪带动桌体振
动产生巨大的噪音,降低了工作环境的噪音污染。
[0011]可选的,所述减振基座下端面的四周均设置有支撑座,且所述支撑座的下方布置有阻尼垫。
[00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阻尼垫,减缓了减振基座与桌体的之间的作用力,便于对减振基座进行减振降噪。
[0013]可选的,所述减振基座的上方设置有罩设于所述混匀仪本体的隔音罩。
[00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隔音罩,对混匀仪本体自身振动时产生的噪音进行隔音处理,进一步降低了工作环境的噪音污染。
[0015]可选的,所述隔音罩包括罩体和顶盖,所述顶盖一侧与所述隔音罩相铰接,且另一侧与所述罩体之间设置有搭扣组件。
[00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便捷启闭的顶盖,便于对放置在混匀仪本体上端面的试剂盒进行取放。
[0017]可选的,所述罩体侧壁贯通设置有控制口,且所述罩体上滑动连接有用于遮挡所述控制口的滑盖。
[00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透过设置控制口和滑盖,便于对混匀仪本体的操作面板进行控制,同时在一定程度上又保证了隔音罩的密闭性。
[0019]可选的,述罩体内壁上设置有一层蜂窝板。
[002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蜂窝板对混匀仪本体产生的振动噪音进行吸收,进一步保证了隔音罩的隔音效果。
[0021]可选的,所所述罩体内的两侧均设置有散热风扇。
[002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振荡混匀工作完成后,控制散热风扇工作,从而加速罩体内空气的流通,达到快速散热的目的。通过设置散热风扇,实现了试剂盒和混匀仪本体的快速散热。
[0023]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0024]通过设置减振机构并利用缓冲弹簧的弹性势能反作用于混匀仪本体,有效消除了混匀仪工作时产生的振动,防止了混匀仪带动桌体振动产生巨大的噪音,降低了工作环境的噪音污染;
[0025]通过设置阻尼垫,减缓了减振基座与桌体的之间的作用力,有力对减振基座进行进一步的减振降噪,进一步降低工作环境的噪音污染;
[0026]通过设置隔音罩,对混匀仪本体自身振动时产生的噪音进行隔音处理,进一步有效降低了工作环境的噪音污染。
附图说明
[0027]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8]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中减振基座、混匀仪本体以及罩体之间连接关系示意图。
[0029]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中减振基座、混匀仪本以及减振机构的连接关系示意图。
[0030]附图标记说明:1、减振基座;11、支撑座;12、阻尼垫;13、凹槽;2、混匀仪本体;21、滑环;3、减振机构;31、滑动杆;32、滑套;33、缓冲弹簧;34、支杆;341、滑轮;4、隔音罩;41、罩体;42、顶盖;43、搭扣组件;44、密封垫;45、蜂窝板;46、滑盖;47、散热风扇;48、控制口。
具体实施方式
[0031]以下结合附图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0032]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一种恒温混匀仪。
[0033]参照图1、图2,一种恒温混匀仪,包括减振基座1、混匀仪本体2、减振机构3和隔音罩4。减振基座1下端面的四周位置均布置有圆柱形的支撑座11,且支撑座11的下端面设置有一层阻尼垫12,用于减缓混匀仪本体2工作时减振基座1与桌体之间的缓冲力,从而达到减振降噪的目的。
[0034]参照图1、图2,减振基座1上端面设置有凹槽13,凹槽13用于容纳减振机构3。同时混匀仪本体2的下端位于凹槽13内,上端裸露在凹槽13外。
[0035]参照图1、图2,混匀仪本体2四周外壁和凹槽13四周内壁之间留有振动间隙,以防止混匀仪本体2振动时与凹槽13内壁碰撞导致减振基座1晃动。并且在减振机构3的协助作用下,消除混匀仪本体2工作时产生的振动,防止了混匀仪本体2带动桌体振动而产生巨大的噪音。
[0036]因此当混匀仪本体2进行振荡混匀工作时,减振机构3将混匀仪本体2工作产生的振动消除在减振基座1内,从而使振动终止于减振基座1内,防止混匀仪本体2带动座体振动,消除了工作环境的噪音。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恒温混匀仪,其特征在于:包括减振基座(1)和混匀仪本体(2),所述减振基座(1)上设置有贯通所述减振基座(1)上端面的凹槽(13),所述混匀仪本体(2)下端嵌设于所述凹槽(13),且其外壁和所述凹槽(13)内壁之间留有振动间隙,所述凹槽(13)内设置有位于所述混匀仪本体(2)下方的减振机构(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恒温混匀仪,其特征在于:所述减振机构(3)设置有两组,且分布于所述凹槽(13)的两侧,每组减振机构(3)均包括滑动杆(31)、一对滑套(32)、一对缓冲弹簧(33)和一对支杆(34),所述滑动杆(31)水平布置于所述凹槽(13)底部的一侧并与所述凹槽(13)内壁固定连接,一对所述滑套(32)布置于所述滑动杆(31)两端并与其水平滑动连接,一对所述缓冲弹簧(33)均套接于所述滑动杆(31),且所述缓冲弹簧(33)两端分别与所述滑套(32)和所述凹槽(13)内壁固定连接,一对所述支杆(34)相互铰接,且下端与所述滑套(32)铰接,其中一个所述支杆(34)的上端与混匀仪本体(2)下端面相铰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宁邓熙妍袁利芳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贝康医学检验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