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立体框架结构的钢包盖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373590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2-20 08:5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立体框架结构的钢包盖,包括壳体和耐火材料;壳体为双层钢板的框架结构,设有上下盖板、内外侧板及环形板;内外侧板分别与所述上下盖板、环形板焊成一个具有内腔框架的密闭壳体;在上下盖板之间设有盖板加强板筋,内外侧板之间均布有侧向加强板筋;密闭壳体内通过加强板筋上设的小孔形成一个或若干个气体相互连通的封闭体,在壳体的上盖板上设有抽气孔连接管用于通过阀门与外部抽真空泵连接;下盖板与内侧板围起的空间铺设有耐火材料,下盖板通过焊接螺柱固定耐火材料。所设加强板筋能有效增强壳体的抗变形能力。本钢包盖结构简单、重量轻、抗变形,使用时还可用抽真空泵将壳体内部抽真空,有效减少钢包盖导热损失。热损失。热损失。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立体框架结构的钢包盖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钢包盖,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立体框架结构的钢包盖,属于冶金用钢包


技术介绍

[0002]钢包作为炼钢工序与连铸工序之间的盛钢容器,其在生产周转过程的冷热状态,直接影响出钢和盛钢过程中钢水温度的变化,进而影响钢水的成分和炼钢所消耗的成本。因此在炼钢、连铸生产过程中,保持钢包的包温是提高钢产品质量和炼钢技术经济指标的有效措施。
[0003]目前,钢包普遍存在运输调度时间长、敞口的钢包空包及重包热量损耗大的问题。由于转炉与连铸车间之间距离较远,盛用钢液的钢包在浇注结束后均为空包,如果不加盖钢包盖,空包直接与外界空气接触,会造成高温钢包迅速降温,而在钢包下次使用前又需要大量能源对钢包加热,从而使得冶炼成本大大地上升。为了降低钢包空包及热包在运输途中的热损耗,业内已设计了很多种类的钢包盖。目前很多钢包盖往往设计为以型钢骨架支撑的钢板组合结构,重量较重,体积大,抗变形能力差,不仅使得钢包盖容易损坏,需经常维修,同时还降低了钢包在运转过程中的安全性能。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上述钢包盖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合理,重量轻、体积小,抗变形,运转过程中的安全性能好,且能够起到保温效果的立体框架结构的钢包盖。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立体框架结构的钢包盖,包括壳体、加强板筋和耐火材料;所述的壳体包括上盖板、下盖板、内侧板、外侧板及环形板;所述的内侧板、外侧板分别与所述上盖板、下盖板和环形板焊接形成具有内腔框架的密闭壳体;所述的加强板筋为在上盖板与下盖板之间设有盖板加强板筋,以及在内侧板与外侧板之间均布的侧向加强板筋,加强板筋上设有小孔;所述的小孔使被加强板筋分隔的密闭壳体内形成气体相互连通的大封闭体或形成若干个气体相互连通的小封闭体;在壳体的上盖板上设有与封闭体内腔相通的抽气孔连接管,抽气孔连接管用于通过阀门与外部抽真空泵连接;所述的下盖板与内侧板围起的空间铺设有耐火材料,下盖板通过焊接螺柱或锚固件固定耐火材料。
[0006]所述的壳体上盖板上设有的抽气孔连接管用于通过阀门与外部抽真空泵连接对所述封闭体抽真空。
[0007]所述的上盖板、下盖板之间设有的盖板加强板筋为网状加强板筋。
[0008]所述的盖板加强板筋和侧向加强板筋均通过角焊缝焊分别与上盖板、下盖板及内侧板、外侧板固定,用于增强壳体的抗变形能力。
[0009]本技术的立体框架结构的钢包盖与现有的技术相比具有的优点是:
[0010]⑴
、本技术钢包盖的壳体为双层钢板的框架结构,采用立体框架结构,旨在减轻钢包盖自身的重量,力求在有效增强壳体的抗变形能力的同时,能有效减小钢包台车的运行负荷及占用的空间。
[0011]⑵
、本技术钢包盖的壳体为具有内腔框架的密闭壳体,密闭壳体内形成一个气体相互连通的封闭体或形成若干个气体相互连通的封闭体,当对钢包、钢包盖的保温效果有更高要求时,可利用在上盖板上设有的抽气孔连接管连接阀门与真空泵对壳体抽真空,使壳体内部处于真空状态,可进一步降低钢包盖的导热性能,从而有效减少钢包热损失。
[0012]⑶
、本技术钢包盖结构简单合理,重量轻、体积小、抗变形,运转过程中安全性能好,且能够起到优良的保温效果。
附图说明
[0013]图1本技术的立体框架结构的钢包盖结构主视示意图。
[0014]图2本技术图1的A—A向俯视示意图。
[0015]图3本技术实施例2的钢包盖结构主视示意图。
[0016]图4本技术实施例2的钢包盖结构俯视示意图。
[0017]上述图中:1—上盖板;2—盖板加强板筋;3—下盖板;4—抽气孔连接管;5—内侧板;6—外侧板;7—耐火材料;8—侧向加强板筋;9—环形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立体框架结构的钢包盖做进一步详述。本技术的实施例仅用于阐述本技术的精神,不应视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0019]实施例1:本技术提供一种立体框架结构的钢包盖,其结构如图1、2所示。钢包盖包括壳体、加强板筋和耐火材料7;所述的壳体包括上盖板1、下盖板3、内侧板5、外侧板6及环形板9;本实施例中所述上盖板的直径比下盖板大,外侧板的长度比内侧板长,环形板只有一块;所述内侧板、外侧板分别与所述上盖板、下盖板和环形板焊接形成一个具有内腔框架的密闭壳体;所述的加强板筋为在上盖板与下盖板之间设有盖板加强板筋2,以及在内侧板与外侧板之间均布有的侧向加强板筋8;密闭壳体内通过加强板筋上设有的小孔形成气体相互连通的封闭体;所述壳体的上盖板上设有与壳体内腔相通的抽气孔连接管4,抽气孔连接管用于通过阀门与外部抽真空泵连接对封闭体抽真空;所述的下盖板与内侧板围起的空间铺设有的耐火材料7为耐火纤维,下盖板通过焊接螺柱固定耐火纤维。
[0020]参见图2,所述上盖板、下盖板之间设有的盖板加强板筋2为纵横交错的网状加强板筋,焊接盖板加强板筋时,可以先将纵向加强板筋焊在上盖板内,将横向加强板筋分段焊在下盖板上;所述网状加强板筋均通过角焊缝焊分别与上盖板、下盖板固定,用于增强壳体强度,以提高钢包盖的抗变形能力。
[0021]本技术的钢包盖使用时可将抽气口连接管4与阀门和真空泵相连接对钢包盖封闭体进行抽真空,至真空达到1
×
10
‑3Pa停止,密封抽气口连接管后卸去阀门即可。
[0022]本实施例的钢包盖结构简单重量轻,体积小,壳体抗变形能力强,保温效果好。
[0023]实施例2:本技术提供的一种立体框架结构的钢包盖,其结构与实施例1基本
相同,同样在上盖板1上设有一个抽气孔连接管4;在上下盖板间焊有盖板加强板筋2;内侧板5、外侧板6之间焊有侧向加强板筋8。不同的只是本实施例的上盖板和下盖板直径相同,内侧板与外侧板长度相同,所述的环形板有2块,为上、下环形板。如图3 所示;上盖板、下盖板和内侧板5通过焊接形成一个密闭壳体,如图4所示,上盖板、下盖板之间所设的盖板加强板筋是以钢包盖的中心圆向钢包盖外圆周均匀放射的网状加强板筋,盖板加强板筋2上均开有小孔,使整个密闭壳体形成一个气体相互连通的封闭体;则内侧板、外侧板与上下环形板焊成一个密闭壳体,使用时只需连接上盖板上的抽气孔连接管4抽真空后密封抽气口连接管,即可保证上下盖板内形成的密闭体在使用时处于真空状态。
[0024]本技术的钢包盖为双层钢板的立体框架结构,结构简单合理,重量轻,体积小,壳体抗变形能力强,运转过程中安全性能好,尤其在抽真空状态使用时可进一步降低钢包热损失,保温效果好。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立体框架结构的钢包盖,包括壳体、加强板筋和耐火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壳体包括上盖板、下盖板、内侧板、外侧板及环形板;所述的内侧板、外侧板分别与所述上盖板、下盖板和环形板焊接形成一个具有内腔框架的密闭壳体;所述的加强板筋为在上盖板与下盖板之间设有盖板加强板筋,以及在内侧板与外侧板之间均布的侧向加强板筋,加强板筋上设有小孔;所述的小孔使被加强板筋分隔的密闭壳体内形成气体相互连通的大封闭体或形成若干个气体相互连通的小封闭体;在壳体的上盖板上设有与封闭体内腔相通的抽气孔连接管,抽气孔连接管用于通过阀门与外部抽真空泵连接;所述的下盖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戴方钦郭悦陈莉代正武房红涛覃章新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科虹工业炉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