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来料预处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2372930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2-20 08:5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来料预处理装置,包括机架,所述机架上设置有滚轴、安装轴、抵压件、传输件和卷收件:所述滚轴与所述传输件张紧来料,所述传输件传输来料;所述抵压件设置在所述滚轴与所述传输件之间;所述安装轴位于所述抵压件的上方,用于安装加强材料;所述抵压件用于将加强材料抵压贴附在来料的侧边上;所述卷收件位于所述抵压件的下方,用于卷收来料的原载体。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来料预处理装置,通过抵压件将安装轴上的加强材料抵压贴附在来料的侧边,加强材料可以加强来料的结构,提高来料的受力能力,即使除去了原载体,来料在后续的加工中也不容易因为运输等牵引力而断裂。引力而断裂。引力而断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来料预处理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来料预处理
,尤其涉及一种来料预处理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在目前的工业自动化生产中,各种膜材料在使用之前通常用载体承载,如采用透明塑料膜作为载体,可以起到保护膜材料的作用,也方便运输。
[0003]有些膜材料材质较脆,在加工过程中,除去载体后就容易断裂,后续加工问题比较难解决。以石墨膜成型卷材为例:石墨膜来料为覆膜卷料,表面覆一层透明塑料膜。加工时需要对石墨膜进行打孔,清洗,除尘,裁切等操作,但是打孔前覆膜必须剥离。有透明塑料膜时,卷材石墨膜传输加工受到牵引拉力主要是作用在透明塑料膜上。当透明塑料膜被剥离后,就要牵引石墨膜往前传输,牵引拉力主要是作用在石墨膜上。石墨膜材质较脆,极易发生断裂,影响后续加工。类似的,其他的膜材料也存在这种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来料预处理装置,对膜材料进行预处理,防止膜材料除去载体后出现断裂。
[0005]本技术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来料预处理装置,包括机架,所述机架上设置有滚轴、安装轴、抵压件、传输件和卷收件;所述滚轴与所述传输件张紧来料,所述传输件传输来料;所述抵压件设置在所述滚轴与所述传输件之间;所述安装轴位于所述抵压件的上方,用于安装加强材料;所述抵压件用于将加强材料抵压贴附在来料的侧边上;所述卷收件位于所述抵压件的下方,用于卷收来料的原载体。
[0006]可选的,所述抵压件用于将加强材料抵压贴附在来料的两侧边上。
[0007]可选的,所述抵压件上设有可转动的第一滚轴,所述第一滚轴用于将加强材料抵压贴附在来料的侧边上。
[0008]可选的,所述安装轴在来料上的正投影位于所述抵压件和所述滚轴之间。
[0009]可选的,所述来料预处理装置还包括张紧件,所述张紧件设置在所述滚轴和抵压件之间,用于抵压在来料表面以张紧来料。
[0010]可选的,所述张紧件上设有可以转动的第二滚轴,所述第二滚轴用于抵压在来料表面以张紧来料。
[0011]可选的,所述来料预处理装置还包括辅助剥离件,所述辅助剥离件设置在所述滚轴与所述传输件之间,并位于所述抵压件下方;所述辅助剥离件用于在来料原载体的剥离处承接原载体,以辅助所述卷收件卷收来料原载体。
[0012]可选的,所述辅助剥离件包括第一载面和第二载面,所述第一载面位于所述第二载面上方,且所述第一载面和所述第二载面之间的夹角呈锐角。
[0013]可选的,所述第一载面和所述第二载面连接处的表面为圆弧面。
[0014]可选的,所述辅助剥离件承接原载体的部位位于所述抵压件的后方。
[0015]本技术实施例的来料预处理装置,通过抵压件将安装轴上的加强材料抵压贴附在来料的侧边,加强材料可以加强来料的结构,提高来料的受力能力,即使除去了原载体,来料在后续的加工中也不容易因为运输等牵引力而断裂。
附图说明
[0016]所包括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实施例的进一步的理解,其构成了说明书的一部分,用于例示本技术的实施方式,并与文字描述一起来阐释本技术的原理。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在附图中:
[0017]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来料预处理装置的示意图;
[0018]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辅助剥离件的示意图;
[0019]图3是图2中A部分的局部放大图。
[0020]其中,1、滚轴;2、安装轴;3、抵压件;31、第一滚轴;4、传输件;5、卷收件;6、张紧件;61、第二滚轴;7、辅助剥离件;71、第一载面;72、第二载面;8、来料;81、原载体;9、加强材料。
具体实施方式
[0021]需要理解的是,这里所使用的术语、公开的具体结构和功能细节,仅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例,是代表性的,但是本技术可以通过许多替换形式来具体实现,不应被解释成仅受限于这里所阐述的实施例。
[0022]下面参考附图和可选的实施例对本技术实施例作详细说明。
[0023]如图1所示,作为本技术的一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来料预处理装置,包括机架,所述机架上设置有滚轴1、安装轴2、抵压件3、传输件4和卷收件5。所述滚轴1与所述传输件4张紧来料8,所述传输件4传输来料8;所述抵压件3设置在所述滚轴1与所述传输件4之间;所述安装轴2位于所述抵压件3的上方,用于安装加强材料9;所述抵压件3用于将加强材料9抵压贴附在来料8的侧边上;所述卷收件5位于所述抵压件3的下方,用于卷收来料8的原载体81。
[0024]本技术实施例的来料8预处理装置,通过抵压件3将安装轴2上的加强材料9抵压贴附在来料8的侧边,加强材料9可以加强来料8的结构,提高来料8的受力能力,即使除去了原载体81,来料8在后续的加工中也不容易因为运输等牵引力而断裂。同时,贴附在来料8的侧边也不会影响来料8的正常使用。
[0025]来料8可以是石墨膜或者其他原材料。为了方便理解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以石墨膜为例,石墨膜厚度约0.04mm,表面覆一层厚度约0.08

0.1mm的透明塑料膜,需要对石墨膜进行打孔操作。打孔区域比如为215x185mm的矩形区域,区域内中孔的孔径0.1mm,各个孔之间的间距0.2mm。但是打孔前透明塑料膜必须剥离。有透明塑料膜时,卷材进行传输加工,受到牵引拉力主要是作用在透明塑料膜上,当透明塑料膜被剥离后,就要牵引石墨膜往前传输。
[0026]经测试,某款石墨膜剥离透明塑料膜后所能承受的拉力极限值为20N。进行打孔后,所能承受的拉力极限值为6N。由于生产线较长,在整线生产过程中,需要对石墨膜进行剥离覆膜,打孔,清洗,除尘,裁切等工艺流程,工艺流程复杂。故在传输过程中,因透明塑料
覆膜已被剥离,石墨膜极易发生断裂。而此石墨膜的生产过程必须连续,断裂的石墨膜会造成极大的损失与浪费。通过本技术实施例的来料8预处理装置,可以在石墨膜两侧贴上加强材料9,加强材料9承受传输等加工过程中的受力,防止石墨膜断裂。
[0027]作为示例性地,加强材料9材料可以是胶带等。来料8的原载体81可能是上述的透明塑料膜,也可能是其他材料。滚轴1与传输件4张紧来料8的方式可以根据来料8的具体形态设置。例如如图1所示,来料8是卷状形态的,那么滚轴1可以用来安装卷状的来料8。即卷状来料8直接插装在滚轴1上,在传输件4的拉动传输下,来料8被拉开且张紧。传输件4不断拉动来料8,在来料8移动的过程中,抵压件3将加强材料9抵压贴附在来料8的侧边上。同时,卷收件5将卷收的原载体81卷收起来。
[0028]来料8还可以是呈片状、条形状等等。例如,当来料8是片状的、条形状的时候,滚轴1则压紧在来料8的表面,与传输件4配合,一起将来料8张紧,方便贴附加强材料9和除去原载体81。也就是说,本技术实施例的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来料预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所述机架上设置有滚轴、安装轴、抵压件、传输件和卷收件;所述滚轴与所述传输件张紧来料,所述传输件传输来料;所述抵压件设置在所述滚轴与所述传输件之间;所述安装轴位于所述抵压件的上方,用于安装加强材料;所述抵压件用于将加强材料抵压贴附在来料的侧边上;所述卷收件位于所述抵压件的下方,用于卷收来料的原载体。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来料预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抵压件用于将所述加强材料抵压贴附在来料的两侧边上。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来料预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抵压件上设有可转动的第一滚轴,所述第一滚轴用于将所述加强材料抵压贴附在来料的侧边上。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来料预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轴在来料上的正投影位于所述抵压件和所述滚轴之间。5.如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来料预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来料预处理装置还包括张紧件,所述张紧件设置在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田冲叶贵青吴志宏蔡扬震蒋科王瑾高云峰
申请(专利权)人:大族激光科技产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