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玻璃缺陷自动检测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369521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2-20 08:4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玻璃缺陷检测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玻璃缺陷自动检测设备,包括依序成环布设的自动检测机构、自动分流机构和返修平台;自动检测机构对未检玻璃/来自返修平台的已修玻璃进行检测;自动分流机构根据自动检测机构的检测结果对已检玻璃进行分流,将检测合格的玻璃送出,将检测不合格的玻璃分向返修平台进行维修。将自动检测、自动分流、返修复检集于一身,三者之间构成一个闭环;通过自动检测机构和自动分流机构的配合将存在缺陷的玻璃挑拣而出,并在返修平台得到及时修复,后又及时返回自动检测机构复检,特别适用于框贴工艺过程中玻璃缺陷的自动检测,大大提高了检测与修复的效率,避免长期作业疲劳而造成成品质量不稳定的问题。不稳定的问题。不稳定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玻璃缺陷自动检测设备


[0001]本技术涉及玻璃缺陷检测
,更具体地,涉及一种玻璃缺陷自动检测设备。

技术介绍

[0002]交互智能平板是一种融合电视技术、电脑技术、触控技术、音响技术于一体,实现人机交互的一体化设备,不仅具有传统液晶电视的高清显示功能,还可以通过内置的PC(personal computer,个人计算机)模块使交互智能平板具有计算能力,并通过触控技术实现交互操作,获得便捷的人机交互式体验,运用非常广泛。
[0003]现有的交互智能平板一般包括触控显示模组,触控显示模组包括玻璃盖板、液晶面板等构件,其中玻璃盖板与液晶面板(Open

cell,OC)需要通过框贴等贴合工艺粘贴在一起。玻璃盖板是最为直观展现在使用者面前的部件,其质量好坏不仅影响交互智能平板的外观,而且影响交互智能平板的性能,进而影响体验感。因此,玻璃盖板从生产到装配的整个过程都需要避免异物、脏污、透光、破裂等缺陷,框贴工艺过程也不例外。
[0004]框贴是指用泡棉胶等从四周将玻璃盖板和液晶面板贴附起来,使得玻璃盖板、液晶面板与泡棉胶之间围合形成一空腔。其工艺过程是:先对拆包投料的玻璃进行目检和清洗,然后在玻璃的四周贴泡棉胶并人工目检,再撕除液晶面板的保护膜并吹洗,最后将两者贴合。其中,贴了泡棉胶的玻璃可能存在的缺陷通常是贴泡棉胶过程中引入的异物、脏污、透光等缺陷,可在人工作业下快速修复,这也是框贴过程中普遍采用人工目检检查玻璃是否存在缺陷的原因。贴泡棉胶后的人工目检具体为:两人在玻璃贴泡棉后目检异物一次,当玻璃流转到有检验灯光的工位时,此二人跟随移动到该工位进行二次目检。该目检过程效率低,灯光下人员疲劳度高,容易出现误检漏检等现象。
[0005]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适用于框贴工艺过程的检测设备。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有鉴于此,本技术为克服上述现有技术所述的至少一种不足,提供一种玻璃缺陷自动检测设备,解决目检效率低下、容易出现纰漏的技术问题。
[0007]为了解决上述存在的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下述技术方案:
[0008]一种玻璃缺陷自动检测设备,包括依序成环布设的自动检测机构、自动分流机构和返修平台;自动检测机构对未检玻璃/来自返修平台的已修玻璃进行检测;自动分流机构根据自动检测机构的检测结果对已检玻璃进行分流,将检测合格的玻璃送出,将检测不合格的玻璃分向返修平台进行维修。
[0009]本技术将自动检测、自动分流、返修复检集于一身,三者之间构成一个闭环;通过自动检测机构和自动分流机构的配合将存在缺陷的玻璃挑拣而出,并在返修平台得到及时修复,后又及时返回自动检测机构复检。其中,借助自动检测机构检测玻璃是否存在缺陷,有利于避免人工目检效率低下、存在不稳定因素、容易误检漏检的问题;自动检测机构
的检测结果是自动分流机构的分流依据,根据检测结果,经过自动检测机构检测的已检玻璃,在自动分流机构的作用下自动分为检测合格和检测不合格的玻璃,防止人工分流或者不分流而容易出现混淆的情况,误将不合格玻璃分到合格玻璃中,或者直接在线维修(不分流)时遗漏对不合格玻璃或其中部分缺陷的维修,从而影响下一作业工序;自动分流机构分出来的不合格玻璃直接被送往返修平台,以便及时根据检测结果尽可能对所有不合格玻璃中的所有缺陷进行修复,避免分出来的不合格玻璃未能被及时修复或使用而出现更多的缺陷,需要耗费更多的功夫进行修复,甚至难以修复而报废,也避免了生产车间需要腾出空间屯放不合格玻璃的问题;不合格玻璃修复后直接回到自动检测机构复检,无需人工判读,大大提高出品的可靠性和稳定性。总而言之,该玻璃缺陷自动检测设备克服了人工目检效率低下、容易误检漏检、检后易于混淆、难以及时修复的问题,特别适用于框贴工艺过程中玻璃缺陷的自动检测,大大提高了检测与修复的效率,避免长期作业疲劳而造成成品质量不稳定的问题,降低不良率,有利于减少人力,防止扬尘,降低加工成本。
[0010]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有如下有益效果:将自动检测、自动分流、返修复检集于一身,三者之间构成一个闭环;通过自动检测机构和自动分流机构的配合将存在缺陷的玻璃挑拣而出,并在返修平台得到及时修复,后又及时返回自动检测机构复检,克服了人工目检效率低下、容易误检漏检、检后易于混淆、难以及时修复的问题,特别适用于框贴工艺过程中玻璃缺陷的自动检测,大大提高了检测与修复的效率,避免长期作业疲劳而造成成品质量不稳定的问题,降低不良率,有利于减少人力,防止扬尘,降低加工成本。
附图说明
[0011]图1是玻璃缺陷自动检测设备的示意图。
[0012]图2是自动检测机构的示意图。
[0013]图3是自动分流机构的示意图。
[0014]附图标记说明:自动检测机构100,检测平台110,传输辊111,背光源120,线性扫描相机130,自动分流机构200,传送带210,传送辊220,返修平台300,显示屏310,输送平台400,第一传送方向X,第二传送方向Y,第三传送方向V。
具体实施方式
[0015]附图仅用于示例性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为了更好说明本实施例,附图某些部件会有省略、放大或缩小,并不代表实际产品的尺寸;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附图中某些公知结构及其说明可能省略是可以理解的;附图中描述位置关系的用于仅用于示例性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0016]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玻璃缺陷自动检测设备,用于检测玻璃是否存在异物、脏污、透光、破裂等缺陷,并及时对其中的可修复缺陷进行修复和自动复检,尤其适用于框贴工艺过程中玻璃缺陷的自动检测。
[0017]如图1所示,该玻璃缺陷自动检测设备包括依序成环布设的自动检测机构100、自动分流机构200和返修平台300;自动检测机构100对未检玻璃/来自返修平台300的已修玻璃进行检测;自动分流机构200根据自动检测机构100的检测结果对已检玻璃进行分流,将
检测合格的玻璃送出,将检测不合格的玻璃分向返修平台300进行维修。
[0018]其中,借助自动检测机构100检测玻璃是否存在缺陷,有利于避免人工目检效率低下、存在不稳定因素、容易误检漏检的问题;自动检测机构100的检测结果是自动分流机构200的分流依据,根据检测结果,经过自动检测机构100检测的已检玻璃,在自动分流机构200的作用下自动分为检测合格和检测不合格的玻璃,防止人工分流或者不分流而容易出现混淆的情况,误将不合格玻璃分到合格玻璃中,或者直接在线维修(不分流)时遗漏对不合格玻璃或其中部分缺陷的维修,从而影响下一作业工序;自动分流机构200分出来的不合格玻璃直接被送往返修平台300,以便及时根据检测结果尽可能对所有不合格玻璃中的所有缺陷进行修复,避免分出来的不合格玻璃未能被及时修复或使用而出现更多的缺陷,需要耗费更多的功夫进行修复,甚至难以修复而报废,也避免了生产车间需要腾出空间屯放不合格玻璃的问题;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玻璃缺陷自动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依序成环布设的自动检测机构、自动分流机构和返修平台;所述自动检测机构对未检玻璃/来自所述返修平台的已修玻璃进行检测;所述自动分流机构根据所述自动检测机构的检测结果对已检玻璃进行分流,将检测合格的玻璃送出,将检测不合格的玻璃分向所述返修平台进行维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玻璃缺陷自动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动检测机构包括检测平台、背光源和线性扫描相机,所述检测平台至少部分透光,所述背光源设置在所述检测平台的透光部分的下方,所述线性扫描相机设置在所述背光源和检测平台的上方。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玻璃缺陷自动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平台具有第一传送方向,所述检测平台的透光部分以及所述背光源和线性扫描相机均沿垂直所述第一传送方向的方向上线性布置。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玻璃缺陷自动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动分流机构设置在所述第一传送方向上。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玻璃缺陷自动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返修平台设置在所述第一传送方向的一侧;所述自动分流机构至少具有垂直所述第一传送方向的第二传送方向,并沿所述第二传送方向将不合格的玻璃分向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世红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视源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