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氯乙酸结晶搅拌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2369342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2-20 08:4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氯乙酸结晶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氯乙酸结晶搅拌装置,包括釜体,所述釜体还包括进料斗,所述进料斗与所述釜体的顶部连通,所述釜体的底部连通有出料管,所述釜体的内壁转动连接有转轴,所述釜体的顶部安装有与转轴连接的转动电机;挡板,所述挡板固定于所述釜体的中心内壁处,所述挡板的顶面固定有回流罩,所述挡板位于回流罩的内部开设有多个呈均匀分布的通孔,所述回流罩的顶部侧壁开设有多个呈均匀分布的回流孔,所述回流罩的内部设置有与转轴外表面紧固套接的螺旋叶片;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使得螺旋叶片、刮杆和锚杆进行同步转动,使得氯乙酸晶体在釜体的中心处的混合强度,消除打旋现象。消除打旋现象。消除打旋现象。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氯乙酸结晶搅拌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氯乙酸结晶
,尤其涉及一种氯乙酸结晶搅拌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氯乙酸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化工原料,广泛地应用于农药、医药、染料、日化、表面活性剂、化学试剂以及造纸化学品、香料香精等领域;在农药方面,据不完全统计有20多种农药的合成都用到氯乙酸,例如杀虫剂、除草剂、植物生长调节剂等;在医药方面,氯乙酸是非常有用的医药原料,能合成很多药物,主要用于制取镇静剂、激素和维生素类药物等;在有机合成方面,氯乙酸是很好的精细化学品的原料,具有很大的市场潜能。
[0003]传统结晶搅拌装置的锚式桨在安装时距离结晶釜底部近,使得氯乙酸晶体悬浮高度低,大部分集中在釜中下部,上部打漩现象严重,物料的混合作用非常低,致使混合时间很长,结晶周期长。
[0004]因此,需要一种氯乙酸结晶搅拌装置,用以解决对氯乙酸晶体进行结晶处理时釜体顶部打旋现象严重并且物料的混合效果差、结晶效率低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提出的一种氯乙酸结晶搅拌装置,解决了对氯乙酸晶体进行结晶处理时釜体顶部打旋现象严重并且物料的混合效果差、结晶效率低的问题。
[0006]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氯乙酸结晶搅拌装置,包括釜体,所述釜体还包括
[0007]进料斗,所述进料斗与所述釜体的顶部连通,所述釜体的底部连通有出料管,所述釜体的内壁转动连接有转轴,所述釜体的顶部安装有与转轴连接的转动电机;
[0008]挡板,所述挡板固定于所述釜体的中心内壁处,所述挡板的顶面固定有回流罩,所述挡板位于回流罩的内部开设有多个呈均匀分布的通孔,所述回流罩的顶部侧壁开设有多个呈均匀分布的回流孔,所述回流罩的内部设置有与转轴外表面紧固套接的螺旋叶片,所述挡板的下方设置有与转轴外表面紧固套接的锚杆,所述挡板的底部设置有回流组件。
[0009]优选的,所述回流组件包括
[0010]悬浮孔,所述悬浮孔设置有多个,多个所述悬浮孔呈均匀开设于所述挡板的顶面,多个所述悬浮孔之间设置有与所述挡板底部内壁固定的挡料罩;
[0011]刮杆,所述刮杆设置有多个,多个所述刮杆与所述转轴的外表面固定,所述刮杆与所述挡料罩的内壁接触,所述挡板的顶面和底面均固定有导流环。
[0012]优选的,所述导流环的内表面呈弧面设置,所述锚杆的顶端与位于底部的所述导流环接触。
[0013]优选的,所述回流罩与所述釜体的顶部内壁之间固定有分隔罩,所述分隔罩的底部内表面呈弧面设置,所述分隔罩的顶部内表面呈漏斗状。
[0014]优选的,所述螺旋叶片的顶端延伸至所述分隔罩的内部,所述螺旋叶片的大小与
所述回流罩的大小相接触。
[0015]优选的,所述釜体的底面呈弧面设置,所述锚杆的底面与所述釜体接触面为相适配的弧面。
[001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7]1、本技术中通过转动电机的驱动,带动转轴进行同步转动,此时使得螺旋叶片、刮杆和锚杆进行同步转动,通过螺旋叶片的在回流罩内螺旋转动,从而使得釜体中下部的氯乙酸晶体通过悬浮孔的作用,从回流孔的顶部进入至回流罩内,通过螺旋叶片的螺旋输送至通孔处,并且通过挡料罩的阻挡作用,从而使得氯乙酸晶体在釜体的中心处的混合强度,消除打旋现象,并且螺旋叶片、锚杆和刮杆同步转动时其循环流动体积量较大,在运行时保持很小的转速,就能形成很好的流型,使晶核颗粒随液相上下运动,有利于氯乙酸晶体的生长。
[0018]2、本技术中分隔罩的设置,便于物料集中在回流罩内进行螺旋送料至釜体中心处进行氯乙酸结晶处理,并且可使得氯乙酸晶体在进行回流时进行一定程度的阻隔,从而便于其通过回流罩内溶液流动进行充分的回流,从而提高物料的氯化液中心部分的混合强度,消除顶部打旋现象。
附图说明
[0019]图1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氯乙酸结晶搅拌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0]图2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氯乙酸结晶搅拌装置的釜体内部局部结构示意图;
[0021]图3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氯乙酸结晶搅拌装置的回流组件处局部结构示意图;
[0022]图4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氯乙酸结晶搅拌装置的锚杆处局部结构示意图。
[0023]图中:1、釜体;2、进料斗;3、出料管;4、转轴;5、转动电机;6、挡板;7、回流罩;8、通孔;9、回流孔;10、螺旋叶片;11、锚杆;12、回流组件;121、悬浮孔;122、挡料罩;123、刮杆;124、导流环;13、分隔罩。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0025]参照图1

4,一种氯乙酸结晶搅拌装置,包括釜体1,釜体1还包括进料斗2,进料斗2与釜体1的顶部连通,釜体1的底部连通有出料管3,釜体1的内壁转动连接有转轴4,釜体1的顶部安装有与转轴4连接的转动电机5;挡板6,挡板6固定于釜体1的中心内壁处,挡板6的顶面固定有回流罩7,挡板6位于回流罩7的内部开设有多个呈均匀分布的通孔8,回流罩7的顶部侧壁开设有多个呈均匀分布的回流孔9,回流罩7的内部设置有与转轴4外表面紧固套接的螺旋叶片10,挡板6的下方设置有与转轴4外表面紧固套接的锚杆11,挡板6的底部设置有回流组件12,具体的,氯乙酸溶液高度不低于回流孔9的高度,用于保证氯乙酸晶体悬浮物进行回流;通过转动电机5的驱动,带动转轴4进行转动,使得螺旋叶片10和锚杆11进行同步转动,从而使得悬浮在釜体1底部的氯乙酸晶体汇聚在釜体1的侧壁边缘,通过螺旋叶片10
的转动,从而使得氯乙酸晶体通过回流组件12的作用,对氯乙酸晶体悬浮物进行回流,从而使得氯乙酸晶体在釜体1的中心处进行混合搅拌,加强氯化液中心部位的混合强度,消除打旋现象,通过螺旋叶片10的螺旋输送,其循环流动体积量较大,在运行时保持很小的转速,就能形成很好的流型,使晶核颗粒随液相上下运动,有利于氯乙酸晶体的生长。
[0026]其中回流组件12包括悬浮孔121,悬浮孔121设置有多个,多个悬浮孔121呈均匀开设于挡板6的顶面,多个悬浮孔121之间设置有与挡板6底部内壁固定的挡料罩122;刮杆123,刮杆123设置有多个,多个刮杆123与转轴4的外表面固定,刮杆123与挡料罩122的内壁接触,挡板6的顶面和底面均固定有导流环124,具体的,通过螺旋叶片10在回流罩7内进行螺旋转动,从而使得釜体1挡板6下方的氯乙酸晶体通过螺旋叶片10的转动,使得氯乙酸晶体通过悬浮孔121到达至回流孔9,继而通过螺旋叶片10进行螺旋输送至挡料罩122的下方进行再次混合,从而大大提高氯乙酸晶体子啊釜体1中心处的混合效果,消除物料在顶部的打旋现象,刮杆123的设置,既可以有效避免氯乙酸晶体积聚在挡板6顶面,又可以大大提高氯乙酸溶液的混合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氯乙酸结晶搅拌装置,包括釜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釜体(1)还包括进料斗(2),所述进料斗(2)与所述釜体(1)的顶部连通,所述釜体(1)的底部连通有出料管(3),所述釜体(1)的内壁转动连接有转轴(4),所述釜体(1)的顶部安装有与转轴(4)连接的转动电机(5);挡板(6),所述挡板(6)固定于所述釜体(1)的中心内壁处,所述挡板(6)的顶面固定有回流罩(7),所述挡板(6)位于回流罩(7)的内部开设有多个呈均匀分布的通孔(8),所述回流罩(7)的顶部侧壁开设有多个呈均匀分布的回流孔(9),所述回流罩(7)的内部设置有与转轴(4)外表面紧固套接的螺旋叶片(10),所述挡板(6)的下方设置有与转轴(4)外表面紧固套接的锚杆(11),所述挡板(6)的底部设置有回流组件(1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氯乙酸结晶搅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回流组件(12)包括悬浮孔(121),所述悬浮孔(121)设置有多个,多个所述悬浮孔(121)呈均匀开设于所述挡板(6)的顶面,多个所述悬浮孔(121)之间设置有与所述挡板(6)底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青峰
申请(专利权)人:石嘴山联合利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