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携式三支架联动充电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2368922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2-20 08:41
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移动充电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便携式三支架联动充电装置,包括壳体与第一夹板,所述壳体的外壁设置有无线充电机构,且壳体的底部设置下托架,所述下托架的顶部设置有内齿板,且内齿板的内侧设置有双层齿轮,所述双层齿轮的边侧设置有传动蜗杆,且传动蜗杆的端部安装有伺服马达;本款产品带有无线充功能的车载支架,夹持在车上,通电后,当手机放置产品相应位置时,通过线圈感应到手机(或者金属),从而驱动带有传动蜗杆的伺服马达,伺服马达再带动双层齿轮转动,双层齿轮带动车载支架的三个支架联动,从而达到夹持手机的效果,优点是能使不同大小的手机在夹持后,使手机中心对准线圈,使充电效率达到最佳。使充电效率达到最佳。使充电效率达到最佳。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便携式三支架联动充电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移动充电领域,具体是一种便携式三支架联动充电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无线充电支架夹臂和底托之间形成一个三角形,内侧均有塑胶和防滑垫,区别于重力支架,将手机放入时,可自动、稳固地夹紧手机,操作更便捷,驾驶导航、充电同时完成,即是车载在手机支架,又是车载无线充电,行驶过程中,一边导航一边充电,带手机壳一样可以精准感应,无需拆卸,不影响充电,享受科技带来的便利。
[0003]现有的移动充电存在不便于用户对装置进行快捷拆装,不便于对装置的夹臂进行自动化伸缩夹紧,不便于对装置进行联动驱动以减少功耗的使用的问题。
[0004]因此,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一种便携式三支架联动充电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解决了不便于用户对装置进行快捷拆装,不便于对装置的夹臂进行自动化伸缩夹紧,不便于对装置进行联动驱动以减少功耗的使用的问题。
[0006]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本技术所述的一种便携式三支架联动充电装置,包括壳体与第一夹板,所述壳体的外壁设置有无线充电机构,且壳体的底部设置下托架,所述下托架的顶部设置有内齿板,且内齿板的内侧设置有双层齿轮,所述双层齿轮的边侧设置有传动蜗杆,且传动蜗杆的端部安装有伺服马达,所述第一夹板设置于壳体的一侧,且第一夹板的端部设置有第一齿板,所述壳体的另一侧设置有第二夹板,且第二夹板的端部设置有第二齿板。
[0007]优选的,所述无线充电机构包括固定面板、安装孔与充电发射模组,所述固定面板的边侧开设有安装孔,且固定面板的外壁设置有充电发射模组。
[0008]优选的,所述充电发射模组与固定面板之间为粘接连接,且固定面板通过安装孔与壳体构成可拆卸结构。
[0009]优选的,所述下托架通过内齿板与壳体构成升降结构,且下托架与内齿板之间通过螺钉构成可拆卸结构,并且内齿板与双层齿轮之间为啮合连接。
[0010]优选的,所述双层齿轮通过传动蜗杆与伺服马达构成传动结构,且双层齿轮的中轴线与壳体的中轴线相重合。
[0011]优选的,所述第一夹板通过第一齿板与双层齿轮构成升降结构,且第一夹板与第二夹板关于壳体对称设置,并且第二夹板通过第二齿板与双层齿轮构成升降结构。
[0012]本技术的有益之处在于:
[0013]1.本款产品带有无线充功能的车载支架,夹持在车上,通电后,当手机放置产品相应位置时,通过线圈感应到手机(或者金属),从而驱动带有传动蜗杆的伺服马达,伺服马达再带动双层齿轮转动,双层齿轮带动车载支架的三个支架联动,从而达到夹持手机的效果,优点是能使不同大小的手机在夹持后,使手机中心对准线圈,使充电效率达到最佳;
[0014]2.当产品通电状态,当手机或金属放在产品上时,通过对手机或金属的感应,驱动传动蜗杆正方向转动,再带动内齿板、第一齿板与第二齿板转动,使下托架、第一夹板与第二夹板三抓联动夹紧,当夹紧手机时,停止运转;当用户需要取下手机时,只需要用手触摸一下的相应位置,通过程序驱动伺服马达反方向运转,再带动传动蜗杆转动,使下托架、第一夹板与第二夹板三抓联动张开,当张开到极限时,停止运转,通过电路控制转动,伺服马达上的传动蜗杆带动双层齿轮转动,双层齿轮与内齿板、第一齿板与第二齿板三个件上的齿咬合,转动时,带动第一夹板与第二夹板等距运动,从而实现联动的效果。
附图说明
[0015]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0016]图1为本技术整体正视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7]图2为本技术整体内部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8]图3为本技术整体正视外部结构示意图;
[0019]图4为本技术整体正视内部第一状态结构示意图;
[0020]图5为本技术整体正视内部第二状态结构示意图。
[0021]图中:1、壳体;2、无线充电机构;201、固定面板;202、安装孔;203、充电发射模组;3、下托架;4、内齿板;5、双层齿轮;6、传动蜗杆;7、伺服马达;8、第一夹板;9、第一齿板;10、第二夹板;11、第二齿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3]实施例一
[0024]请参阅图1

5所示,一种便携式三支架联动充电装置,包括壳体1与第一夹板8,壳体1的外壁设置有无线充电机构2,且壳体1的底部设置下托架3,下托架3的顶部设置有内齿板4,且内齿板4的内侧设置有双层齿轮5,双层齿轮5的边侧设置有传动蜗杆6,且传动蜗杆6的端部安装有伺服马达7,第一夹板8设置于壳体1的一侧,且第一夹板8的端部设置有第一齿板9,壳体1的另一侧设置有第二夹板10,且第二夹板10的端部设置有第二齿板11。
[0025]无线充电机构2包括固定面板201、安装孔202与充电发射模组203,固定面板201的边侧开设有安装孔202,且固定面板201的外壁设置有充电发射模组203;能够实现对移动手机的无线充电,装置结构简单易拆装。
[0026]充电发射模组203与固定面板201之间为粘接连接,且固定面板201通过安装孔202与壳体1构成可拆卸结构;装置结构简单易拆装。
[0027]下托架3通过内齿板4与壳体1构成升降结构,且下托架3与内齿板4之间通过螺钉
构成可拆卸结构,并且内齿板4与双层齿轮5之间为啮合连接;用户能够通过结构的设置能够提升装置的拆装。
[0028]双层齿轮5通过传动蜗杆6与伺服马达7构成传动结构,且双层齿轮5的中轴线与壳体1的中轴线相重合;能够有效提升装置的自动化效果。
[0029]第一夹板8通过第一齿板9与双层齿轮5构成升降结构,且第一夹板8与第二夹板10关于壳体1对称设置,并且第二夹板10通过第二齿板11与双层齿轮5构成升降结构;通过对手机或金属的感应,驱动传动蜗杆6正方向转动,再带动内齿板4、第一齿板9与第二齿板11转动,使下托架3、第一夹板8与第二夹板10三抓联动夹紧,当夹紧手机时,停止运转;当用户需要取下手机时,只需要用手触摸一下的相应位置,通过程序驱动伺服马达7反方向运转,再带动传动蜗杆6转动,使下托架3、第一夹板8与第二夹板10三抓联动张开,当张开到极限时,停止运转。
[0030]工作原理:本款产品带有无线充功能的车载支架,夹持在车上,通电后,当手机放置产品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携式三支架联动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1)与第一夹板(8),所述壳体(1)的外壁设置有无线充电机构(2),且壳体(1)的底部设置下托架(3),所述下托架(3)的顶部设置有内齿板(4),且内齿板(4)的内侧设置有双层齿轮(5),所述双层齿轮(5)的边侧设置有传动蜗杆(6),且传动蜗杆(6)的端部安装有伺服马达(7),所述第一夹板(8)设置于壳体(1)的一侧,且第一夹板(8)的端部设置有第一齿板(9),所述壳体(1)的另一侧设置有第二夹板(10),且第二夹板(10)的端部设置有第二齿板(1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携式三支架联动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线充电机构(2)包括固定面板(201)、安装孔(202)与充电发射模组(203),所述固定面板(201)的边侧开设有安装孔(202),且固定面板(201)的外壁设置有充电发射模组(203)。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便携式三支架联动充电装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成伟曾初晨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蓝钛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