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污水深度脱氮除磷的一体化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2368350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2-20 0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污水深度脱氮除磷的一体化装置,涉及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污水深度脱氮除磷的一体化装置,包括依次连接的除氧罐、除磷箱、反应罐、气体分离膜装置,相邻所述除氧罐、除磷箱、反应罐、气体分离膜装置之间均设置有导流管,且导流管的外部设置有抽吸泵,所述除氧罐与反应罐的外部均固定安装有加药泵。该污水深度脱氮除磷的一体化装置,通过除氧罐对污水进行除氧后,将污水导入除磷箱内部,可通过吸附板内部的再生型除磷吸附剂对污水中的磷直接进行吸收,同时除磷后通过反应罐进行制氨气,可直接通过气体分离膜装置将氨气与水分离,实现污水的脱氮处理,同时可不间断对污水进行脱氮除磷处理。可不间断对污水进行脱氮除磷处理。可不间断对污水进行脱氮除磷处理。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污水深度脱氮除磷的一体化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污水处理
,具体为一种污水深度脱氮除磷的一体化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长期以来,污水处理一直注重对污水中有机物的降解控制,而近些年来尤其加强了对引起水体富营养化的“氮”“磷”污染物降解的控制,对污水厂排入水体的水质要求达到一级A标准。目前大多数城镇污水厂,特别是南方地区的城镇污水厂进场管网都为雨污合流制,且由于地质条件较差而导致管网断裂,进而造成进水水质C:N:P比失调,表现为有机物浓度较低,而氮、磷浓度偏高。
[0003]处理该种污水的传统工艺中的一般设置混凝沉淀池作为预处理工艺,此工艺过程需投加高聚型铝盐、铁盐等絮凝剂,其将污水中的磷及绝大部分细小悬浮有机物和部分溶解性有机物通过“架桥吸附”形成絮状共沉物,通过排泥而得以去除;同时由于形成的絮体的吸附作用,污水中的部分溶解性有机物也被去除,这样就造成后续反硝化脱氮工艺段的碳源不足;为了保证脱氮效果,则势必需外加如甲醇、醋酸钠等碳源,使得运行费用大大增加,造成能源的浪费,此外现有脱氮除磷装置在对污水处理时,单次只能对固定量的污水进行处理,导致处理速度较慢,不能满足工作需要,为此我们提出一种污水深度脱氮除磷的一体化装置以解决上述提出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污水深度脱氮除磷的一体化装置,具有提高脱氮除磷效果、降低成本、提高工作效率等优点,解决了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5]为实现以上具有提高脱氮除磷效果、降低成本、提高工作效率等优点,目的,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污水深度脱氮除磷的一体化装置,包括依次连接的除氧罐、除磷箱、反应罐、气体分离膜装置,相邻所述除氧罐、除磷箱、反应罐、气体分离膜装置之间均设置有导流管,且导流管的外部设置有抽吸泵,所述除氧罐与反应罐的外部均固定安装有加药泵,所述除磷箱的内部卡接有吸附板,且吸附板的内部填充有再生型除磷吸附剂,所述气体分离膜装置的侧面设置有出水管,且出水管的侧面固定连通有循环管,所述循环管的外部设置有循环泵。
[0006]优选的,所述除氧罐外部的下方固定套装有电加热套,所述除氧罐的正面固定安装有温度控制器,且温度控制器电加热套电性连接,所述除氧罐的顶部固定安装有进水口,由于磷常以磷酸盐聚磷酸盐和有机磷的形式存在于污水中,除磷就是利用聚磷菌,在厌氧状态释放磷,在好氧状态从外部摄取磷,并将其以聚合形态储藏在体内,形成高磷污泥,排出系统,达到从废水中除磷的效果,从而在除磷箱对污水除磷之前需要对污水进行除氧处理,通过温度控制器控制电加热套对除氧罐内部进行除氧处理,同时可通过加药泵向除氧
罐内部注入化学除氧药剂,即可满足除磷箱的除磷条件,保证了该装置的有效性。
[0007]优选的,所述除磷箱的顶部铰接有密封顶盖,所述除磷箱的内部开设有与吸附板相互配合的卡条,通过卡条对吸附板位置进行限制,保证了吸附板工作时的稳定性,同时对多个吸附板进行间隔,防止除磷箱左侧的抽吸泵受力过大损坏,所述吸附板整体为镂空状,所述吸附板的数量为五至十个,在污水除氧后,通过吸附板中的再生型除磷吸附剂可直接进行除磷处理,操作简便,提高了工作效率,同时可通过解析液、再生液对吸附板中的再生型除磷吸附剂进行还原处理,保证该装置的除磷效果。
[0008]优选的,所述反应罐的顶部设置有搅拌机构,所述反应罐以及除氧罐顶部的左右两侧均设置有压力表、泄压阀,通过压力表便于对除氧罐、反应罐内部的压强进行监测,便于及时作出调整,降低该装置使用时出现故障的概率,同时当除氧罐、反应罐内部压强过高时,可通过泄压阀进行泄压,进一步提高该装置使用时的安全性。
[0009]优选的,所述出水管外部靠近气体分离膜装置的一侧设置有氨含量监测机构,所述出水管外部远离气体分离膜装置的一侧设置有控制阀,通过在出水管外部设置控制阀,便于对出水管一端进行封堵,从而便于对污水进行循环处理,提高对污水的处理效果。
[0010]优选的,所述循环管的一端位于氨含量监测机构与控制阀之间,所述循环管的另一端与除磷箱固定连通,当氨含量监测机构检测将排出的净水氨含量超标时,关闭控制阀,通过循环泵将仍含有氨的水沿循环管导入除磷箱内部,再次按此流程进行处理,提高对污水脱氮的处理效果。
[0011]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污水深度脱氮除磷的一体化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0012]1、该污水深度脱氮除磷的一体化装置,通过除氧罐对污水进行除氧后,将污水导入除磷箱内部,可通过吸附板内部的再生型除磷吸附剂对污水中的磷直接进行吸收,同时除磷后通过反应罐进行制氨气,可直接通过气体分离膜装置将氨气与水分离,实现污水的脱氮处理,同时可不间断对污水进行脱氮除磷处理,提高污水脱氮除磷效果,同时提高了工作效率。
[0013]2、该污水深度脱氮除磷的一体化装置,在气体分离膜装置对净水以及氨气分离后,净水沿出水管排出时,通过氨含量监测机构对水中的氨含量进行检测,当氨含量超标时,关闭控制阀,通过循环泵将仍含有氨的水沿循环管导入除磷箱内部,再次按此流程进行处理,提高了污水脱氮处理的效果,另外可通过解析液、再生液对吸附板中的再生型除磷吸附剂进行还原处理,保证该装置的除磷效果。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本技术整体的结构示意图;
[0015]图2为本技术整体背面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3为本技术除磷箱内部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4为本技术气体分离膜装置侧面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中:1、除氧罐;2、除磷箱;3、反应罐;4、气体分离膜装置;5、加药泵;6、进水口;7、密封顶盖;8、搅拌机构;9、压力表;10、吸附板;11、导流管;12、抽吸泵;13、出水管;14、氨含量监测机构;15、控制阀;16、循环管;17、循环泵;18、温度控制器。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0020]请参阅图1至图4,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污水深度脱氮除磷的一体化装置,包括依次连接的除氧罐1、除磷箱2、反应罐3、气体分离膜装置4,相邻除氧罐1、除磷箱2、反应罐3、气体分离膜装置4之间均设置有导流管11,且导流管11的外部设置有抽吸泵12,除氧罐1与反应罐3的外部均固定安装有加药泵5,除磷箱2的内部卡接有吸附板10,且吸附板10的内部填充有再生型除磷吸附剂,气体分离膜装置4的侧面设置有出水管13,且出水管13的侧面固定连通有循环管16,循环管16的外部设置有循环泵17,除氧罐1外部的下方固定套装有电加热套,除氧罐1的正面固定安装有温度控制器18,且温度控制器18电加热套电性连接,除氧罐1的顶部固定安装有进水口6,由于磷常以磷酸盐聚磷酸盐和有机磷的形式存在于污水中,除磷就是利用聚磷菌,在厌氧状态释放磷,在好氧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污水深度脱氮除磷的一体化装置,包括依次连接的除氧罐(1)、除磷箱(2)、反应罐(3)、气体分离膜装置(4),其特征在于:相邻所述除氧罐(1)、除磷箱(2)、反应罐(3)、气体分离膜装置(4)之间均设置有导流管(11),且导流管(11)的外部设置有抽吸泵(12),所述除氧罐(1)与反应罐(3)的外部均固定安装有加药泵(5),所述除磷箱(2)的内部卡接有吸附板(10),且吸附板(10)的内部填充有再生型除磷吸附剂,所述气体分离膜装置(4)的侧面设置有出水管(13),且出水管(13)的侧面固定连通有循环管(16),所述循环管(16)的外部设置有循环泵(17)。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污水深度脱氮除磷的一体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除氧罐(1)外部的下方固定套装有电加热套,所述除氧罐(1)的正面固定安装有温度控制器(18),且温度控制器(18)与电加热套电性连接,所述除氧罐(1)的顶部固定安装有进水口(6)。3.根据权利要求1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斌钟成洪孙飞
申请(专利权)人:无锡市远洲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