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有机废水处理用的生物除菌净化槽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241207 阅读:3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09 23:53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有机废水处理用的生物除菌净化槽,属于废水处理技术领域。包括净化槽主体、与净化槽主体相对分布的流速调节架,流速调节架是由水平扣板和位于水平扣板底端且与空心隔板一一对应的竖直调速板构成;通过过滤调节槽对有机废水进行化学处理,通过生物填料反应槽和生物滤膜反应槽对有机废水进行两次生物除菌净化处理,能够有效针对有机污水中的微生物进行有效拦截,提高了污水净化效率,通过回流槽将不达标的水体抽至过滤调节槽内循环处理,保证有机废水的处理效果,避免二次污染;该流速调节架可根据水流流速的大小自动调节通过口的水流流量,且全程为无动力结构,大大降低了有机废水净化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废水处理,尤其涉及一种有机废水处理用的生物除菌净化槽


技术介绍

1、现有的生活和工业废水中包含较高浓度的有机物,如果这些废水不能得到妥善的处理,则会导致较为严重的环境污染,有机废水就是以有机污染物为主的废水,有机废水易造成水质富营养化,危害比较大,有机废水一般是指由造纸、皮革及食品等行业排出的在2000mg/l以上废水。

2、有机废水具备微生物生长繁殖的条件,因而微生物能从有机废水中获取养分,同时降解和利用有害物质,从而使有机废水得到净化。因此微生物可在有机废水净化和治理中得到广泛应用,造福人类。

3、现有的净化槽对水中微生物和有机物的去除时,不能根据有机废水的水量大小调节水流的流量和流速,且需要动力装置将处理后的水传送到下一个处理工序的容器,提高了净化器的运行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之不足,提供一种有机废水处理用的生物除菌净化槽。

2、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有机废水处理用的生物除菌净化槽,包括净化槽主体、与所述净化槽主体相对分布的流速调节架;

3、净化槽主体内从左向右依次排列的过滤调节槽、生物填料反应槽以及生物滤膜反应槽,过滤调节槽、生物填料反应槽以及生物滤膜反应槽之间均通过空心隔板分隔,每个所述空心隔板侧壁均设有通过口;

4、所述流速调节架是由水平扣板和位于所述水平扣板底端且与空心隔板一一对应的竖直调速板构成,所述水平扣板底端设有贯穿对应的竖直调速板内壁并与竖直调速板内壁滑动连接的封堵板,所述封堵板的最低位置高于所述通过口底端处。

5、进一步地,所述净化槽主体还包括回流槽,所述回流槽与所述过滤调节槽进水口之间通过回流管连接且连接处设有抽液泵,回流槽与生物滤膜反应槽之间也通过空心隔板分隔。

6、说明:通过生物滤膜反应槽处理后的水体如果水质达标,则通过回流槽的出水口排出,如果处理后的水质不达标,打开抽液泵,通过抽液泵将回流槽内的水体经回流管重新抽至过滤调节槽内循环处理,保证有机废水的处理效果,避免二次污染。

7、进一步地,所述过滤调节槽的进水口处设有过滤框,过滤调节槽、生物填料反应槽以及生物滤膜反应槽内均设有沉淀阻隔板,且过滤调节槽、生物填料反应槽以及生物滤膜反应槽之间通过排泥管连接且连接处设有排泥泵,所述沉淀阻隔板底端设有多个v型通过口。

8、说明:当有机废水经过滤调节槽的进水口进入时,通过过滤框过滤固体杂质,然后,向过滤调节槽内添加化学药剂对有机废水进行化学处理,处理后产生的污泥经沉淀阻隔板底端的各个v型通过口落入过滤调节槽底端,由于v型通过口的结构特点,使污泥不会重新返回沉淀阻隔板上端,保证水体的净化效果,过滤调节槽内的清水经通过口进入生物填料反应槽以及生物滤膜反应槽内进行生物除菌处理,此时,生物填料反应槽和生物滤膜反应槽内产生的污泥也会掉落至对应的沉淀阻隔板底端,当需要对过滤调节槽、生物填料反应槽以及生物滤膜反应槽底端的污泥进行清理时,打开排泥泵,通过排泥泵将污泥经排泥管抽出,最后进行回收处理即可。

9、进一步地,从左向右排列的各个所述空心隔板上的通过口的位置高度依次增加,且左向右排列的各个所述竖直调速板的长度依次减小。

10、说明:通过限定各个空心隔板上通过口的高度,可逐步提高出水液位,保证水体在过滤调节槽、生物填料反应槽以及生物滤膜反应槽内的停留时间,提高生物除菌效果。

11、进一步地,所述水平扣板底端且位于每个所述竖直调速板外围处设有弹性缓冲套。

12、说明:各个竖直调速板在水体的冲击力的作用下,使各个封堵板沿空心隔板内上下滑动,从而达到调节通过口大小的目的,整个为无动力操作,能够节省能源,在上述过程中,由于各个竖直调速板的升降作用,使水平扣板底端会与净化槽主体上端发生碰撞,通过设置弹性缓冲套,可缓冲该碰撞力,提高装置使用寿命。

13、本技术的工作原理为:

14、该生物除菌净化槽在使用时,有机废水经进水口进入过滤调节槽内,向过滤调节槽内添加化学药剂对有机废水进行化学处理,处理后的污泥沉淀至过滤调节槽底端,处理后的上层清水则经过通过口进入生物填料反应槽内,生物填料反应槽内的微生物可以通过附着在填料表面形成生物膜,从而利用上层清水中的有机物质作为其营养源,提高有机污染物的消耗,完成初步生物除菌净水的目的,然后,生物填料反应槽内的处理后的水体经通过口进入生物滤膜反应槽,通过生物滤膜反应槽进行二次生物除菌净化处理即可,当进入净化槽主体内的水流流速增加时,通过有机废水的冲击力作用,使各个封堵板沿空心隔板内向上滑动,使各个竖直调速板向上滑动,从而达到增加通过口水流流速的目的,当水流流速降低时,各个竖直调速板向下滑动,使封堵板底端与通过口底端的开口减小,达到减小通过口水流流速的目的。

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16、本技术的生物除菌净化槽在使用时,通过过滤调节槽对有机废水进行化学处理,通过生物填料反应槽和生物滤膜反应槽对有机废水进行两次生物除菌净化处理,能够有效针对有机污水中的微生物进行有效拦截,提高了污水净化效率,通过回流槽将不达标的水体抽至过滤调节槽内循环处理,保证有机废水的处理效果,避免二次污染;该流速调节架可根据水流流速的大小自动调节通过口的水流流量,且全程为无动力结构,大大降低了有机废水净化成本,具有节能减排的效果;通过在净化槽主体底端设置沉淀阻隔板,并在沉淀阻隔板底端设置v型通过口,使各个反应产生的污泥沉淀至沉淀阻隔板底端,且由于v型通过口的结构特点,使污泥不会重新返回沉淀阻隔板上端,保证水体的净化效果。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有机废水处理用的生物除菌净化槽,其特征在于,包括净化槽主体(1)、与所述净化槽主体(1)相对分布的流速调节架(2);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有机废水处理用的生物除菌净化槽,其特征在于,所述净化槽主体(1)还包括回流槽(14),所述回流槽(14)与所述过滤调节槽(10)进水口之间通过回流管(140)连接且连接处设有抽液泵(141),回流槽(14)与生物滤膜反应槽(12)之间也通过空心隔板(13)分隔。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有机废水处理用的生物除菌净化槽,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调节槽(10)的进水口处设有过滤框(100),过滤调节槽(10)、生物填料反应槽(11)以及生物滤膜反应槽(12)内均设有沉淀阻隔板(15),且过滤调节槽(10)、生物填料反应槽(11)以及生物滤膜反应槽(12)之间通过排泥管(16)连接且连接处设有排泥泵(160),所述沉淀阻隔板(15)底端设有多个V型通过口(150)。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有机废水处理用的生物除菌净化槽,其特征在于,从左向右排列的各个所述空心隔板(13)上的通过口(130)的位置高度依次增加,且左向右排列的各个所述竖直调速板(21)的长度依次减小。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有机废水处理用的生物除菌净化槽,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平扣板(20)底端且位于每个所述竖直调速板(21)外围处设有弹性缓冲套(201)。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有机废水处理用的生物除菌净化槽,其特征在于,包括净化槽主体(1)、与所述净化槽主体(1)相对分布的流速调节架(2);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有机废水处理用的生物除菌净化槽,其特征在于,所述净化槽主体(1)还包括回流槽(14),所述回流槽(14)与所述过滤调节槽(10)进水口之间通过回流管(140)连接且连接处设有抽液泵(141),回流槽(14)与生物滤膜反应槽(12)之间也通过空心隔板(13)分隔。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有机废水处理用的生物除菌净化槽,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调节槽(10)的进水口处设有过滤框(100),过滤调节槽(10)、生物填料反应槽(11)以及生物滤...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姜红刚刘斌孙飞
申请(专利权)人:无锡市远洲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