盖体及具有其的烹饪器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367073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2-20 08:3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盖体及具有其的烹饪器具,盖体包括发热元件、隔离板和可拆盖,发热元件用于向烹饪空间辐射热量;隔离板设置在发热元件的下方,并且隔离板至少部分地由透明材料制成;可拆盖可拆卸地设置在隔离板下方,可拆盖局部设置有开孔,开孔与发热元件的位置相对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盖体,盖体内设置的发热元件所辐射的热量能够透过透明的隔离板,经由可拆盖的开孔直接辐射到烹饪空间内,从而发热元件的加热效率较高,达到更好的加热效果。相比于设置有传统可拆盖的烹饪器具,本方案的盖体避免了热量被可拆盖阻挡的问题的发生,从而能够最大化地利用发热元件所辐射的热量,节约能源。节约能源。节约能源。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盖体及具有其的烹饪器具


[0001]本技术涉及厨房用电器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盖体及具有其的烹饪器具。

技术介绍

[0002]已有的诸如电饭煲等烹饪器具通常包括煲体和盖体,盖体可开合地设置于煲体,以在盖体和煲体之间形成烹饪空间。有些烹饪器具的盖体中会设置有加热装置,用于向烹饪空间辐射热量。加热装置的下侧可拆卸地设置有可拆盖,以方便用户拆卸清洗。由于可拆盖完全遮盖了加热装置,使得加热装置所辐射的热量会被可拆盖所阻挡,不能直接辐射到烹饪空间内,从而无法达到更好的加热效果。
[0003]因此,需要一种盖体及具有其的烹饪器具,以至少部分地解决以上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在
技术实现思路
部分中引入了一系列简化形式的概念,这将在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中进一步详细说明。本技术的
技术实现思路
部分并不意味着要试图限定出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的关键特征和必要技术特征,更不意味着试图确定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
[0005]为至少部分地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盖体,所述盖体可开合地设置于烹饪器具的煲体,以在所述盖体和所述煲体之间形成烹饪空间,所述盖体包括:
[0006]发热元件,用于向所述烹饪空间辐射热量;
[0007]隔离板,所述隔离板设置在所述发热元件的下方,并且所述隔离板至少部分地由透明材料制成;以及
[0008]可拆盖,所述可拆盖可拆卸地设置在所述隔离板下方,所述可拆盖局部设置有开孔,所述开孔与所述发热元件的位置相对应。
[0009]根据本方案,盖体内设置的发热元件所辐射的热量能够透过透明的隔离板,经由可拆盖的开孔直接辐射到烹饪空间内,从而发热元件的加热效率较高,达到更好的加热效果。相比于设置有传统可拆盖的烹饪器具,本方案的盖体避免了热量被可拆盖阻挡的问题的发生,从而能够最大化地利用发热元件所辐射的热量,节约能源。并且可拆盖能够遮盖隔离板的一部分,使隔离板的外露部分较小,从而减小食物残渣附着至隔离板的区域,隔离板清洗区域较小。
[0010]可选地,所述开孔的形状与所述发热元件的外轮廓的形状相对应。
[0011]根据本方案,开孔可以根据发热元件的外轮廓的形状而设置,两者可以呈现大致相似的外形/外轮廓,使盖体的结构更整齐,以及盖体内的各个部件的布置更紧凑,从而有益于使盖体小型化,使盖体内侧结构更美观,视觉感更佳;并且可以减小开孔的面积,使可拆盖覆盖隔离板的区域更大,从而进一步减小食物残渣附着至隔离板的区域,以及隔离板清洗区域。
[0012]可选地,所述发热元件填装至管内以构造成发热管,所述发热管的形状为圆环形,所述开孔的形状为圆形。
[0013]根据本方案,发热管和开孔能够呈现圆弧形的外轮廓,使得可以更适用于具有圆形内锅的烹饪器具,进一步呈现更整齐的烹饪器具的内侧结构,提升用户的视觉感。
[0014]可选地,所述开孔的中心与所述发热管的几何中心在竖向方向上共线;并且/或者所述发热管、所述开孔均相对于所述盖体沿前后方向延伸的中心线对称。
[0015]根据本方案,可以基于发热管在盖体内的位置布置开孔,使盖体的结构更合理,从而使盖体内侧结构更美观,视觉感更佳。
[0016]可选地,所述开孔的半径大于所述发热管的外半径。
[0017]根据本方案,发热管在水平面上的投影能够位于开孔在水平面上的投影内,这样可以将更多的向下辐射的热量从开孔处穿过,不被可拆盖阻挡。最大化地提高热量的利用率,节约能源。
[0018]可选地,所述盖体还包括反射件,所述反射件设置在所述发热元件的上方,所述反射件设置有开口向下的反射件凹槽,所述发热管设置于所述反射件凹槽内,所述反射件凹槽的形状为圆弧形,所述开孔的半径大于或等于所述反射件凹槽的外半径。
[0019]根据本方案,将反射件凹槽设置为圆弧形,可以与圆环形的发热管匹配,使盖体内的各个部件的布置更整齐、紧凑,节约空间利用率;并且反射件凹槽在水平面的投影能够位于开孔在水平面上的投影内,由此,反射件借助于反射件凹槽能够将朝向背离烹饪空间辐射的大部分热量都反射到烹饪空间内,将开孔设置于反射件凹槽下方可以大幅度提高热量的利用率
[0020]可选地,所述可拆盖还设置有蒸汽口和开孔凸部,所述蒸汽口的至少一部分位于所述开孔凸部,所述开孔凸部位于所述开孔的边缘并朝向所述开孔的中心凸出。
[0021]根据本方案,一方面可以使蒸汽口靠近可拆盖的中心布置,使盖体内的各个部件的布置更紧凑,从而有益于使盖体小型化;另一方面使隔离板的外露部分较小,从而减小食物残渣附着至隔离板的区域,隔离板清洗区域较小。
[0022]可选地,所述开孔的形状为圆形,所述开孔凸部的凸部边缘的形状为圆弧形,所述开孔的中心与所述凸部边缘的中心共线。
[0023]根据本方案,可拆盖的设计简单,并且能够呈现更整齐的盖体的内侧结构,提升用户的视觉感。
[0024]可选地,所述凸部边缘与所述开孔的边缘设置有弧形过渡。
[0025]根据本方案,一方面可以便于清洗开孔边缘处的食物残渣,另一方面可以向用户呈现更简洁雅致的盖体内侧结构,提升用户的视觉感。
[0026]可选地,所述可拆盖整体地由不透明的材料制成。
[0027]根据本方案,可拆盖能够遮挡盖体在发热元件之外的区域,使得在打开盖体时,可以向用户呈现简洁雅致的盖体内侧结构,提升用户的视觉感,从而使用户体验感更佳。
[0028]可选地,所述盖体还包括开孔密封圈和可拆盖压板,所述开孔密封圈设置于所述开孔的孔边缘,并与所述隔离板抵接,所述可拆盖压板与所述可拆盖相连并使所述开孔密封圈压紧至所述可拆盖。
[0029]根据本方案,能够在开孔处密封可拆盖与隔离板之间的间隙,避免水、液体、蒸汽
等进入盖体内污染盖体,以及对发热元件等电器件造成影响,可以将开孔密封圈容易地固定至可拆盖,安装方便,并且环形的可拆盖压板不会影响热量的穿过。
[0030]根据本技术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烹饪器具,其包括煲体和根据上述任一项所述的盖体,所述盖体可开合地设置于所述煲体,以在所述盖体和所述煲体之间形成烹饪空间。
附图说明
[0031]本技术的下列附图在此作为本技术的一部分用于理解本技术。附图中示出了本技术的实施例及其描述,用来解释本技术的原理。
[0032]附图中:
[0033]图1为根据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的盖体的截面示意图;
[0034]图2为图1中所示的处于倒置状态下的盖体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0035]图3为图1中所示的盖体的仰视示意图;
[0036]图4为图1中所示的可拆盖组件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0037]图5为图4中所示的可拆盖组件的一部分的局部截面示意图;
[0038]图6为本技术的可拆盖组件的另一个实施方式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0039]图7为图6中所示的可拆盖组件的一部分的局部截面示意图。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盖体,所述盖体(100)可开合地设置于烹饪器具的煲体,以在所述盖体(100)和所述煲体之间形成烹饪空间,其特征在于,所述盖体(100)包括:发热元件(110),用于向所述烹饪空间辐射热量;隔离板(120),所述隔离板(120)设置在所述发热元件(110)的下方,并且所述隔离板(120)至少部分地由透明材料制成;以及可拆盖(130),所述可拆盖(130)可拆卸地设置在所述隔离板(120)下方,所述可拆盖(130)局部设置有开孔(131),所述开孔(131)与所述发热元件(110)的位置相对应。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盖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孔(131)的形状与所述发热元件(110)的外轮廓的形状相对应。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盖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发热元件(110)填装至管内以构造成发热管(111),所述发热管(111)的形状为圆环形,所述开孔(131)的形状为圆形。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盖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孔(131)的中心与所述发热管(111)的几何中心在竖向方向上共线;并且/或者所述发热管(111)、所述开孔(131)均相对于所述盖体(100)的沿前后方向延伸的中心线对称。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盖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孔(131)的半径大于所述发热管(111)的外半径。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盖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盖体(100)还包括反射件(140),所述反射件(140)设置在所述发热元件(110)的上方,所述反射件(140)设置有开口向下的反射件凹槽(143),所述发热管(111)设置于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余溧帅陈华侨黄家建钟辰根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苏泊尔家电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