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膝踝足矫形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366164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2-20 08:3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膝踝足矫形器,包括:小腿固定部、足托部以及足底外侧支撑件;小腿固定部包括一个用于固定小腿部位的承重部、以及连接承重部的支撑部;小腿固定部通过支撑部连接于足托部的上端;足托部的内侧与人的脚掌底部形状相吻合,外侧具有呈拱起状的外足弓部;足底外侧支撑件的顶面形状适于与外足弓部紧密配合,足底外侧支撑件的底面为水平面;足底外侧支撑件可拆卸连接于足托部的下方。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在足托部下方增设足底外侧支撑件,其底部呈稳定的水平面结构,增强了支撑稳定性,当患者于站立、行走状态下出现腿无力时也不易向外侧摔倒,降低了发生人身伤害的风险,增强了膝踝足矫形器的安全性,同时有助于矫治O型腿。O型腿。O型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膝踝足矫形器


[0001]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膝踝足矫形器.

技术介绍

[0002]偏瘫患者、脑卒中患者、以及患有其他非神经性损伤的患者在后期康复过程中会出现多种病理症状,如脚下垂伴内翻足、趾卷曲或背伸等,踝足矫形器正是用于矫正和预防此类症状的康复矫形器。
[0003]传统的踝足矫形器通常具有相互连接的小腿固定部和足托部,穿戴时,将小腿固定部绑定在患者的小腿上,患者的脚部则穿在足托部内;为了保证患者穿着的舒适感,足托部通常与脚掌紧密贴合,其形状类似于普通鞋垫。但是,没有解决患者发生病变后站立、行走的稳定性问题;由于人的足弓呈拱起状,离地面有一定的悬空,而脑卒中患者的小腿和足部肌肉易无力,难以控制步态,站立、行走的稳定性都非常差,在穿着踝足矫形器活动时,若出现腿足无力,身体容易往外侧足弓(即连接脚后跟和小脚趾的弓形部位)的方向摔倒、倾翻,尤其在行走和上下楼梯的情况下,存在非常大的安全风险,造成严重的人身伤害。
[0004]另外,传统的踝足矫形器也只能对脚踝和足部进行矫正,缺乏对O型腿等症状的矫正功能。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膝踝足矫形器,其可以解决现有踝足矫形器在使用时的站立稳定性和行走稳定性较差的问题。
[0006]本技术采用以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
[0007]一种膝踝足矫形器,包括:小腿固定部、足托部以及足底外侧支撑件;所述小腿固定部包括一个用于固定小腿部位的承重部、以及连接所述承重部的支撑部;所述小腿固定部通过所述支撑部连接于所述足托部的上端;所述足托部的顶面与人的脚掌底部形状相吻合,外侧具有呈拱起状的外足弓部;所述足底外侧支撑件的顶面形状适于与所述外足弓部紧密配合,所述足底外侧支撑件的底面为水平面;所述足底外侧支撑件可拆卸连接于所述足托部的下方。
[0008]进一步地,所述承重部上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的边缘适于与人体的髌韧带部位配合。
[0009]进一步地,所述足底外侧支撑件为弹性材料。
[0010]进一步地,所述小腿固定部和所述足托部之间为可拆卸连接。
[0011]进一步地,所述小腿固定部与所述足托部之间为角度可调的可转动连接。
[0012]进一步地,所述足托部的上端固定设置有第一齿盘,所述小腿固定部的所述支撑部下端设置有第二齿盘,所述第一齿盘和所述第二齿盘的端面于周向上设有若干齿牙;所述第一齿盘和所述第二齿盘通过所述齿牙以相互啮合,并通过紧固件固定连接。
[0013]进一步地,所述足托部还包括往上方延伸的足托连接部,所述足托连接部设于所
述足托部的外侧;所述支撑部的下端往外侧延伸,并连接于所述足托连接部,以使所述小腿固定部与所述足托部实现连接;所述第一齿盘固定设置于所述足托连接部的外侧,所述第二齿盘固定设置于所述支撑部的内侧。
[0014]进一步地,所述足托连接部的外侧面设有若干的加强筋。
[0015]进一步地,所述小腿固定部的外侧面上设置有若干加强筋。
[0016]进一步地,所述膝踝足矫形器为尼龙材料制成。
[0017]相比于现有技术,本技术能达到的有益效果为:穿戴后,小腿固定部固定在患者的小腿部位上,足托部对患者的脚掌部位进行承托,通过小腿固定部和足托部所成的角度,将患者的踝足以特定角度进行固定,有助于矫形恢复和预防病变;并且,通过在足托部下方增设足底外侧支撑件,相当于对拱起的外足弓部位进行填充,其底部呈稳定的水平面结构,增强了支撑稳定性,当患者于站立、行走状态下出现腿无力时也不易向外侧摔倒,降低了发生人身伤害的风险,增强了膝踝足矫形器的安全性。在夜晚或休息状态下,通过调整小腿固定部和足托部所成角度,达到拉紧肌肉和跟腱的效果,预防肌肉和跟腱在休息状态下发生病变萎缩。同时,本技术可以对小腿起到固定作用,有助于矫治O型腿。
附图说明
[0018]图1所示为本技术的左视图,即外侧视图;
[0019]图2所示为本技术的右视图,即内侧视图;
[0020]图3所示为本技术的后视图;
[0021]图4所示为本技术的俯视图;
[0022]图5所示为足底外侧支撑件的俯视图;
[0023]图6所示为足托部的后视图;
[0024]图7所示为足托部与足底外侧支撑件连接的透视图;
[0025]图8所示为足托部的右视图,即内侧视图;
[0026]图9所示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的侧视图。
[0027]图中:10、小腿固定部;11、承重部;111、凹槽;12、支撑部;13、第二齿盘;20、足托部;21、第一齿盘;22、足托连接部;23、透气孔;30、足底外侧支撑件;40、加强筋。
具体实施方式
[0028]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做进一步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相冲突的前提下,以下描述的各实施例之间或各技术特征之间可以任意组合形成新的实施例。
[0029]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0030]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
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技术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0031]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
[0032]参阅图1

图4,本技术公开了一种膝踝足矫形器,包括:小腿固定部 10、足托部20以及足底外侧支撑件30。其中,小腿固定部10包括承重部11和支撑部12,承重部11用于固定在患者的小腿部位,支撑部12连接于承重部11 并起到支撑作用;小腿固定部10通过支撑部12连接在足托部20的上端,小腿固定部10和足托部20之间可以为固定角度连接,也可以为角度可调的可转动连接。足托部20用于承托患者的脚掌部位,足托部20的顶面与人的脚掌底部形状相吻合,以贴合患者的脚底,提高穿着舒适感;足托部20的外侧具有呈拱起的外足弓部,外足弓部适于与患者的外足弓相贴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膝踝足矫形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小腿固定部、足托部以及足底外侧支撑件;所述小腿固定部包括一个用于固定小腿部位的承重部、以及连接所述承重部的支撑部;所述小腿固定部通过所述支撑部连接于所述足托部的上端;所述足托部的顶面与人的脚掌底部形状相吻合,外侧具有呈拱起状的外足弓部;所述足底外侧支撑件的顶面形状适于与所述外足弓部紧密配合,所述足底外侧支撑件的底面为水平面;所述足底外侧支撑件可拆卸连接于所述足托部的下方。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膝踝足矫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承重部上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的边缘适于与人体的髌韧带部位配合。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膝踝足矫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足底外侧支撑件为弹性材料。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膝踝足矫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小腿固定部和所述足托部之间为可拆卸连接。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膝踝足矫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小腿固定部与所述足托部之间为角度可调的可转动连接。6.如权利要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练志坚劳永华崔耀鹏
申请(专利权)人:和医世德佛山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