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制备β-胡萝卜素的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32365578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2-20 03:3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制备β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制备
β

胡萝卜素的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β

胡萝卜素制备
,涉及一种用于由C20膦盐制备β

胡萝卜素的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以及采用该催化剂催化氧化偶联C20膦盐制备β

胡萝卜素的具体方法。

技术介绍

[0002]β

胡萝卜素(β

Carotene,分子式C
40
H
56
,结构如下式所示)是一种抗氧化剂,具有解毒作用,是维护人体健康不可缺少的营养素。此外,β

胡萝卜素在抗癌、预防心血管疾病、白内障上具有显著功能,还能防止由老化和衰老引起的多种退化性疾病。因此,广泛应用于医药、食品、化妆品、饲料添加剂、染料等行业,具有良好的市场前景。
[0003][0004]目前公开以维生素A为衍生物为起始原料制备β

胡萝卜素工艺有
[0005]Bernhard Schulz等在Bernhard Schulz,etal,USP.4,105,855,Manufacture ofn Symmetrical Carotenoids,[P]1978中公开的方法,C20膦盐在碱和过氧化物存在条件下反应,生成固体通过萃取、洗涤、脱除溶剂等操作后进行异构,得到β

胡萝卜素。该方法收率较低,且反应或后处理过程中引入有机溶剂,可能造成无机盐残留在含有产品的有机相,从而造成产品中无机离子残留量提高。
[0006]CN101081829A在水与非水溶性溶剂两相条件下氧化C20膦盐制备β

胡萝卜素。生成β

胡萝卜素被萃入有机相,从而避免被水相氧化剂氧化。该方法同样收率不高,同时由于β

胡萝卜素在有机溶剂中溶解度相对较小,因此需要大量溶剂溶解,不利于工业化放大。此外,由于存在分液过程,同样可能造成产品中无机盐残留。
[0007]CN101041631A采用次氯酸钠为氧化剂,提高氧化剂安全性,反应同样在两相条件下进行。该方法收率有所下降,仅为40%左右,同时同样存在溶剂用量大,产品无机离子残留高的问题。
[0008]CN110452147A以分子氧为氧化剂,加入钯催化剂及环糊精类物质作为相转移催化剂。该方法收率较高,但催化剂成本较高且无法循环套用,不利于工业化生产。同时,产品中无机离子残留较高。
[0009]聚N

异丙基丙烯酰胺作为一种温敏高分子材料,其与水是典型的具有低临界共溶温度(LCST)的体系,即低于该温度时分子通过氢键作用溶于水,高于该温度时,材料与水之间的分子间氢键断裂。基于这些特点,温敏材料被广泛地应用于沉淀分离、药物释放、催化剂载体等。
[0010]CN103447087A通过N

异丙基丙烯酰胺与(s)

O

丙烯酰基
‑4‑
羟基

L

脯氨酸共聚制得可溶性温度敏感的高分子手性催化剂。该催化剂对不对称羟醛缩合反应,催化活性高,立体选择性好。但文中并未提及通过温敏变化回收催化剂的回用效果。通过溶剂沉析回收
催化剂回收率不高,且套用次数仅有三次。
[0011]CN110479380A公开了一种温敏型手性氨基酸铜配合物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并将催化剂用于纯水相中不对称Henry加成反应,催化活性高,立体选择性好,并且通过温敏特性实现了催化剂回收套用。但该催化剂制备过程较复杂,且在套用七次过程中,收率和对映选择性有较明显下降。
[0012]综上所述,现有公开的C20膦盐氧化偶联制备β

胡萝卜素的技术中,仍旧存在反应收率低,催化剂难以回收套用,产品中无机离子残留高,不利于工业化放大等问题。因此需要开发一种新的β

胡萝卜素制备方法,解决以上问题。此外,温敏高分子PNIPAm由于在水中独特的温敏特性,非常适于作为催化剂载体并通过温度调节实现回收套用。但目前公开文献中,PNIPAm负载催化剂仍旧存在着回收困难或套用次数较少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13]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用于由维生素A三苯基膦盐(C20膦盐)制备β

胡萝卜素的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所述催化剂为聚N

异丙基丙烯酰胺(PNIPAm)负载氨基酸席夫碱配合物,具有催化活性高,稳定性好等优点,同时可以利用其特殊温敏性,在反应结束通过简单地操作进行分离套用。
[0014]本专利技术还同时提供一种采用上述催化剂催化氧化偶联C20膦盐制备β

胡萝卜素的方法。该方法反应工艺温和,产品收率高,离子残留量低,环境污染小,并且催化剂具有可回收利用的优点。
[001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0016]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用于由维生素A三苯基膦盐(C20膦盐)制备β

胡萝卜素的催化剂,所述催化剂包括载体聚N

异丙基丙烯酰胺(PNIPAm),以及负载的氨基酸席夫碱配合物;
[0017]优选地,所述催化剂中,质量百分含量组成为载体聚N

异丙基丙烯酰胺80

96%,优选90

95%,氨基酸席夫碱配合物4

20%,优选5

10%。
[0018]进一步地,本专利技术所述催化剂为具有式1所示结构的聚合物:
[0019][0020]式中,M为金属元素,选自Zn、Co、Ni、Cu、Fe、Mn、Pd,优选为Co、Cu;R为由氨基酸引入的残基,所述氨基酸选自甘氨酸、丙氨酸、亮氨酸、异亮氨酸、缬氨酸、苯丙氨酸,优选为甘氨酸、丙氨酸;n取值为10

50,优选20

30。
[0021]所述甘氨酸、丙氨酸、亮氨酸、异亮氨酸、缬氨酸、苯丙氨酸的残基R,可分别表示如下:
[0022]甘氨酸:R为H,丙氨酸:R为CH3,亮氨酸:R为CH2CH(CH3)2,异亮氨酸:R为CH(CH3)CH2CH3,缬氨酸:R为CH(CH3)2,苯丙氨酸:R为CH2Ph。
[0023]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所述用于由维生素A三苯基膦盐(C20膦盐)制备β

胡萝卜素的
催化剂的制备方法,步骤包括:
[0024]1)将N

异丙基丙烯酰胺、2

巯基乙胺、偶氮二异丁腈溶解于醇溶剂中进行反应,反应完成后浓缩除醇溶剂,再加入四氢呋喃溶解,然后加入乙醚析出沉淀,沉淀经水洗、干燥,制得载体聚N

异丙基丙烯酰胺;
[0025]2)将氨基酸溶于碱溶液中,先加入水杨醛的无水乙醇溶液进行反应,再加入金属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由维生素A三苯基膦盐制备β

胡萝卜素的催化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催化剂包括载体聚N

异丙基丙烯酰胺,以及负载的氨基酸席夫碱配合物;优选地,所述催化剂中,质量百分含量组成为载体聚N

异丙基丙烯酰胺80

96%,优选90

95%,氨基酸席夫碱配合物4

20%,优选5

1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催化剂,其特征在于,为具有式1所示结构的聚合物:式中,M为金属元素,选自Zn、Co、Ni、Cu、Fe、Mn、Pd,优选为Co、Cu;R为由氨基酸引入的残基,所述氨基酸选自甘氨酸、丙氨酸、亮氨酸、异亮氨酸、缬氨酸、苯丙氨酸,优选为甘氨酸、丙氨酸;n取值为10

50,优选20

30;优选地,所述甘氨酸、丙氨酸、亮氨酸、异亮氨酸、缬氨酸、苯丙氨酸的残基R,可分别表示如下:甘氨酸:R为H,丙氨酸:R为CH3,亮氨酸:R为CH2CH(CH3)2,异亮氨酸:R为CH(CH3)CH2CH3,缬氨酸:R为CH(CH3)2,苯丙氨酸:R为CH2Ph。3.一种权利要求1或2所述用于由维生素A三苯基膦盐制备β

胡萝卜素的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包括:1)将N

异丙基丙烯酰胺、2

巯基乙胺、偶氮二异丁腈溶解于醇溶剂中进行反应,反应完成后浓缩除醇溶剂,再加入四氢呋喃溶解,然后加入乙醚析出沉淀,沉淀经水洗、干燥,制得载体聚N

异丙基丙烯酰胺;2)将氨基酸溶于碱溶液中,先加入水杨醛的无水乙醇溶液进行反应,再加入金属盐继续反应,反应完成后过滤,再经无水乙醇洗涤、干燥,制得氨基酸席夫碱配合物;3)将步骤1)的载体聚N

异丙基丙烯酰胺、步骤2)的氨基酸席夫碱配合物分散于溶剂中进行反应,反应完成后脱除溶剂、干燥,得催化剂。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N

异丙基丙烯酰胺与2

巯基乙胺的摩尔比为5

30:1,优选10

15:1;所述N

异丙基丙烯酰胺与偶氮二异丁腈的摩尔比为10

50:1,优选20

30:1;所述醇溶剂用量为N

异丙基丙烯酰胺质量的3

10倍,优选5

8倍;优选地,所述醇溶剂为C1

C4的一元醇中的一种或多种,更优选为甲醇和/或乙醇;所述四氢呋喃用量为N

异丙基丙烯酰胺质量的1

4倍,优选2

3倍;所述乙醚用量为N

异丙基丙烯酰胺质量的20

80倍,优选40

60倍;优选地,所述反应,温度为40

80℃,优选50

70℃,时间为20

30h,优选24

28h。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所述氨基酸与碱的摩尔比为1:0.75

1,优选1:0.8

1;所述氨基酸与水杨醛的摩尔比为1:0.9

1.1,优选1:0.95

1.05;所述氨基酸与金属盐中金属元素的摩尔比为1:1

1.2,优选1:1

1.1;
优选地,所述氨基酸选自甘氨酸、丙氨酸、亮氨酸、异亮氨酸、缬氨酸苯丙氨酸,优选为甘氨酸、丙氨酸;优选地,所述金属盐,其中金属元素选自Zn、Co、Ni、Cu、Fe、Mn、Pd,优选为Co、Cu;优选地,所述金属盐选自金属的醋酸盐、盐酸盐、硫酸盐、硝酸盐、氢溴酸盐,优选醋酸盐;所述碱溶液为碱的水溶液,质量浓度为5

15%,优选8

12%;优选地,所述碱为LiOH,NaOH,KOH中的一种或多种,优选为KOH;所述水杨醛的无水乙醇溶液,质量浓度为15

30%,优选20

25%。优选地,所述水杨醛的无水乙醇溶液采用滴加方式加料,优选在加料温度40

70℃,优选50

60℃搅拌下逐滴加入;加料时间0.5

2h,优选1

1.5h优选地,加入水杨醛的无水乙醇溶液后进行反应的温度为40

70℃,优选50

60℃,反应时间为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弈宇李丽张涛沈宏强宋军伟王嘉辉
申请(专利权)人:万华化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