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一对多无线电能传输系统及其控制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2361834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2-20 03:30
一种一对多无线电能传输系统及其控制方法,包括功率变换器、原边补偿电路、传输线圈、副边补偿电路组、整流电路、数据传输模块、无线数据传输模块和控制器;功率变换器、原边补偿电路、传输线圈、副边补偿电路组和整流电路依次连接,整流电路连接有负载,负载通过数据传输模块连接无线数据传输模块,无线数据传输模块连接控制器;控制器输出八路PWM信号,其中四路控制功率变换器,另外四路控制原边补偿电路。本发明专利技术利用磁耦合谐振技术,通过逆变器运行频率的切换实现同特定接收线圈的能量耦合,从而完成电能的选择性无线传输。从而完成电能的选择性无线传输。从而完成电能的选择性无线传输。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一对多无线电能传输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无线电能传输
,特别涉及一种一对多无线电能传输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技术介绍

[0002]无线电能传输的概念很早就已经提出,多年的研究发展已经给这一研究领域带来了诸多成果。随着用电设备的种类和数量不断增多,多目标无线电能传输的需要也愈加明显。传统无线电能传输系统通常为一对一的能量传输,如果需要实现对多目标的选择性能量传输就必须增加原边的高频功率变换器和发射线圈及其补偿网络等相关电路或设备。这样一方面会显著增加系统的体积和成本,同时也增加了协同控制的复杂性,限制了多目标无线电能传输技术的应用。
[0003]现有的一对多无线电能传输系统多采用电容阵列的方式来实现补偿网络参数的调整,这种实现方式需要多个开关器件和电容器件进行组合,系统体积大,且仅能实现有限数量的运行点,无法实现电容值的连续调整,在实际应用过程中不利于系统参数的整定和系统运行中的动态调整。从而导致系统无法维持预计的恒流恒压输出特性,甚至降低系统的运行效率和稳定性。

技术实现思路
r/>[0004]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一对多无线电能传输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功率变换器(1)、原边补偿电路(2)、传输线圈(3)、副边补偿电路组(4)、整流电路(5)、数据传输模块(9)、无线数据传输模块(8)和控制器(7);功率变换器(1)、原边补偿电路(2)、传输线圈(3)、副边补偿电路组(4)和整流电路(5)依次连接,整流电路(5)连接有负载,负载通过数据传输模块(9)连接无线数据传输模块(8),无线数据传输模块(8)连接控制器(7);控制器(7)输出八路PWM信号,其中四路控制功率变换器(1),另外四路控制原边补偿电路(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一对多无线电能传输系统,其特征在于,功率变换器(1)包括四个功率开关器件(101),四个功率开关器件(101)分为两组并联在外部电源上。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一对多无线电能传输系统,其特征在于,原边补偿电路(2)包括一个电感组件(21)和两个电容组件(22);一个电感组件和两个电容组件构成的LCC结构电路,LCC结构电路连接在两组功率开关器件上;电容组件(22)为开关电容电路。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一对多无线电能传输系统,其特征在于,开关电容电路包括两个功率开关器件和一个电容器件,两个功率开关器件的源极相连,漏极分别与电容器件两端相连。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一对多无线电能传输系统,其特征在于,控制器(7)输出八路PWM信号,其中四路分别控制构成全桥逆变器的四个功率开关器件;另外四路分为两组,分别控制两组构成开关电容的功率开关器件。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一对多无线电能传输系统,其特征在于,传输线圈(3)包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丁文李可原江楠
申请(专利权)人:西安交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